转型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审视与思考

2014-11-28 08:03:20张岸嫔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外贸商务实训

张岸嫔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金华商业技工学校,浙江 金华 321000)

一、外贸企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透视

(一)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背景

当前,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背景,来自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经济衰退严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市场需求的疲软对商品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出,外贸企业订单锐减、出口步履维艰,一些外贸企业面临着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

2.来自于国内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

从国内的形势看,当前外贸企业面临“三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三加剧”(资金供给、土地供给、环境空间紧张状况)的宏观环境。而我市外贸企业又以加工型为主要特征,不少外贸企业的利润直逼“零”界点,外贸企业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3.来自于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转变

全球贸易新形势下,传统外贸模式超合理增长已探底,国外买家采购方式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不景气条件下采购更加谨慎,订单从以前的集中和计划到现在的分批和随机,小批量、多批次正在形成一股新的采购潮流,更多的终端批发零售商直接上网向厂商采购,呈现出需求的碎片化和订单的碎片化,由此直接催生外贸企业流通业态的转变,企业力求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转型外贸电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互促共赢。

(二)转型背景下外贸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诉求的变化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双重竞争压力,外贸企业纷纷选择转型来度过这一经济寒冬。外贸电商作为外贸方式的一种创新,外贸电商来势汹汹渐成我国外贸的新业态,为外贸企业求解困境。浙江外贸企业转型背景下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外贸电商人才需求量大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11月金华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已逾13万家。伴随着外贸企业的转型趋势,外贸企业拥有的订单小,交易笔数多,对外贸易网络平台维护和操作、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客户、网络营销、跟单、产品包装和售后等环节增多,外贸企业对外贸电商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种高需求还将进一步持续。

2.企业用人观念更趋实际

随着外贸企业的转型背景,企业用人观念逐步成熟,用工要求日趋理性。从目前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招聘的情况看,从一味追求学历和年龄逐步转变为注重求职者的外贸综合实际能力和水平,体现出务实的用人观,企业用人观念更加趋于科学与理性。

3.企业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凸显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在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企业青睐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即适应工作实际的主动性,也包括能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应具有现实的职业追求和职业意识,企业要求应用型人才能初步了解职位领域的最新热点和发展动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敬业意识;企业对毕业生的网络开拓外贸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产品和行业认知能力、对外贸易网络平台操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形式僵化,特色化不明显

当前很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以校内实训为主,大多数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学校都配有外贸模拟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而言,实训室软硬件建设滞后,仿真度不高,校内基地基础能力包括设施、设备不足,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对接有一定的距离,难以满足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的需要。同时大多部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形式松散,组织困难,教学可控性差,实训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外贸企业一般接纳不了批量学生顶岗实习,培养的学生特色化不明显。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实训教材、模拟软件中实训内容过于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主要表现上:第一,实训内容跟不上外贸行业的新变化,校内基地实训环境、文化与产业界差距较大,实训教材、模拟软件设计的背景产品也以大宗商品的进出口为载体,以传统外贸批发业务为主线,因此主要面向服务于以小商品出口为主,以外贸电商为新贸易方式的金华外贸企业而言,显然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第二,实训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企业依然存在岗前二次培训现象。

(三)实践教学缺乏有效考核机制

实践课程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但现实情况是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或没有真正落实,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实训操作,专业实践操作训练往往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导致实践教学评价过分侧重团队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老师在评价学生上交的作品时往往凭审美倾向或对学生的主观印象来评分,以最后学生的实训结果来评价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因此对实践教学有许多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地方,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念落后,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标准体系,有些评价和准则的制定效度低,缺乏可操作性,未形成一个核心的考核机制。

(四)顶岗实践的平台没有真正搭建

当前很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虽然也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合作尚停留在参观、讲座等较浅层面,实践教学体系的运作过程中,社会、企业参与色彩不浓,学生真正进入外贸公司顶岗实训的机会比较缺乏。同时校内基地开展的实训多为“消耗性”实训,难以满足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的需要,也导致了企业长期投资校内基地建设的信心不足。而且涉及商业机密,外贸企业也很难安排专业对口岗位的实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因此很多学校的实习还是停留在校内基地模拟实训上,顶岗实践教学平台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五)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相对薄弱

目前很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指导老师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践,或者直接由任课教师兼任,再加上部分专业教师又安于现状,不愿主动下企业实习,缺乏在企业、行业实践锻炼,致使实践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三、转型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职成〔2008〕233)指出坚持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课程改革应以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增强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浙江省关于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等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人才。

(二)实践教学调整的基本思路

由于已经变化或正在变化着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从一味追求学历和年龄逐步转变为注重求职者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与外贸企业人才需求期望应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对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是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参照点。

基于外贸企业转型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过去培养传统外贸批发模式下实践技能实训转向更多考虑适应新的流通业态下实践技能的实训;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从校内实训、校外生产性实训的顶岗实训到创业实训,从模拟实训到真实业务实训。

四、转型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对接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专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的新需要,必须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我校对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采用“三段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如下图:

“三段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图

实施“三段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注意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我校地处金华,已在有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之称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设有生产型实训室和创建商贸创业孵化园,从而保障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学生也真正感受到了真实的外贸职业环境和工作任务,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和形成职业素养创造了条件。第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整合。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根据外贸业务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要求编制并序化项目,按核心技能模块、岗位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核心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职业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产品”教学、创新创业和新技术应用。第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着力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人才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带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学习。

(二)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1.构建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三位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

从岗位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来评价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三位一体”课程评价体系其实不仅是对学生专项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从事对应岗位所需职业素质的测试。以外贸制单为例,企业要求单证员制单工作除了要具备专业性和与外贸业务员及报关行、报检公司、货代公司及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外,还要仔细和严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制单工作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有审美、合作、交往能力等素质。

岗位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结构图

2.形成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方案

传统的课程评价多数采用期未卷面测试评价,忽视考察学生学习的“内适质量”和学习过程。根据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特点,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正视学生的基础和差异,让各层次各类型学生获取不同程度发展,建构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方案。

3.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量表

由于不同的评价量表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会有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评价工具的设计力图在设计中体现过程教学评价理念。下面以国际商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例,笔者总结如下评价量表,可供教学中运用。

(1)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

(2)设计课堂任务成果评价量表(以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中FOB、CIF贸易术语项目内容为例)

4.形成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报告

以实训报告的形式记录专业实训成长过程,主要反映学生对实训的技能理解及实训反思,以及学生本人及老师对技能学习的评价。

(三)扩展实践教学载体

国际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中除广泛将真实案例情境和校内基地实训为主要载体外,还应扩展实践教学载体:其一,以项目式模块化教学任务为实践教学活动载体。教师应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细分设计具体的项目,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应用性;其二,以“教学工厂”为实践教学环境载体,“教学工厂”式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引入教学情境,形成“校内实训经营化、校外实训教学化”;其三,流水线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店校”实训平台载体的搭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呈“井喷”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金华全市有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卖家超过13万家。因此搭建生产型实训平台和鼓励学生创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我校投入34间沿街店面设立商贸孵化园——网络外贸分园,总投资200多万,为我校学生顶岗实训和创业实训夯实了基础,也为三段技能递进式实践模式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训条件支撑。

(四)培养实战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培养实战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可通过如下途经:第一,校内建设专业教师工作室。通过国际商务教师工作室的建立,引入企业,开发外贸外包服务项目,引领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共同成长。第二,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并成为合作企业兼职员工。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前提下,科学安排教师下企业和兼职,让专业教师扮演真实的“角色”和有特定工作任务的“实战”。第三,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如制定中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技能提升工程、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特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工程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上述做法,使专业教师实现一个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二种身份(教师身份又是合作企业员工身份)、三项工作(教学、技术和生产),从而培养实战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结语

面临产业发展新背景、教育新理念和人才需求新要求,只有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培养和训练合格的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化的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

[3]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职成〔2008〕233).

[4]《浙江省关于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意见》(浙委办〔2009〕14号).

[5]盛晓兰.基于苏州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6]张岸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谈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管理工程师,2012,(11).

猜你喜欢
外贸商务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外贸电商之痒
商务休闲
中国商论(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