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荣芳,丁惠麟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南京 211121)
高速齿轮箱人字齿圈组合件组装后,试车运行2 h 未发现异常。过一周后进行第二次试车时,开机发现齿圈转不动,并有开裂声音。打开视孔盖后发现一个齿圈开裂,开箱后发现另一个齿圈也开裂,如图1 所示。
齿圈技术要求:材料为20CrMnMo 钢,渗碳、淬回火后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3.0~3.8 mm,齿部表面硬度HRC 58~62,心部硬度HRC 33~42。
齿圈生产流程:1 220~800 ℃锻造成毛坯→粗加工→渗碳、淬回火→精加工。
分级加热渗碳工艺:650 ℃→860 ℃→930 ℃渗碳→840 ℃强冷至400 ℃以下出炉。螺纹孔、端面及内孔涂防渗剂保护(实际螺纹孔内用石棉绳堵塞保护)。
分级加热淬火工艺:650 ℃→830 ℃保温6 h→油冷→190 ℃保温24 h 回火→空冷。
齿圈热套步骤:加工好的齿圈加热后套在轮毂上,再将齿圈和轮毂一起加热后套在轴上,使3个部件紧密地组装在一起,然后车磨成型(图2)。
此高速齿轮箱是大型风力发电设备上的主要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产业,风力发电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发展。齿圈开裂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查明齿圈的开裂原因,对开裂件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分析[1-3]。本研究通过对齿圈断口宏观和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定、低倍组织检查、非金属夹杂物检查、显微金相组织检查等,分析了其开裂原因,对同类故障的分析和避免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1 齿圈开裂后的裂纹形态Fig.1 Cracking morphology of gear ring
图2 齿圈、轮毂和轴热套组装后的形态Fig.2 Assembling morphology of gear ring,hub and shaft after heating
齿圈两端面各有2 个安装孔,断裂是从相对深度较浅的螺纹孔A 靠近底部和底部处开始,呈多源特征(图3)。断面可看到3 个区域:第1 个区域有深蓝色的氧化层,第2 个区域呈灰白色的平坦区,第3 个呈放射状的粗糙区,其面积较大。在螺纹孔底部和附近的螺纹处,由于加工不良形成密集的细小裂纹(图4)。而图3a 中螺纹孔B 清洗后检查,其加工表面虽粗糙,但未发现有微裂纹存在。
图3 断面及裂纹源区形貌Fig.3 Morphology of fracture surface and crack source
图4 加工形成的微裂纹(箭头处为裂源处的氧化色)Fig.4 Micro cracks formed in machining process(arrows pointing to crack sources with oxide color)
从图3a 中A 处取样观察,螺纹底部裂源处有密集的微裂纹(加工微裂纹)存在,开裂是从微裂纹处扩展所致(图5a);断面靠近螺纹边缘呈沿晶状开裂,图3bⅡ区呈解理形貌(图5b),有少量撕裂棱为韧窝形貌;Ⅲ区为准解理形貌(图5c)[4-5]。对氧化色处进行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含氧化铁和少量的合金元素。
图5 断口不同区域的微观形貌Fig.5 Micro morphology of fracture at different position
经光谱分析,齿圈的化学成分见表1,符合JB/T 6396—2006 中20CrMnMo 钢的要求。
靠近螺纹处渗碳层硬度为HV0.2304,而中心区为HBW 234。
表1 齿圈的化学成分及标准要求(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ear ring (mass fraction/%)
切取下面一片试样,磨平后进行热酸蚀低倍试验,结果一般疏松、中心疏松等均小于1 级。
按GB/T 10561—2005 标准评定,B、D 和DS等夹杂均为1 级。
在裂源部位,观察螺纹处、螺纹近底部无螺纹的光杆处和螺纹孔底部加工表面,结果这些部位的表面均有微裂纹和分散及网络状氧化物(图6),侵蚀后在表层均有渗碳层和少量脱碳现象(断裂部位无脱碳现象),渗碳层深度约为0.5 mm(图7),渗碳层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心部组织为条带状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6](图8)。螺纹孔靠近端面处渗碳层较深,整个螺纹已渗透。
齿圈开裂是从吊装孔靠近底部和螺纹孔底部开始的,呈多源形态,裂源处有深蓝和蓝黑色氧化膜。螺纹孔靠近底部和底部区域由于机械加工不良,导致加工表面产生不同形态的密集微裂纹,裂源从微裂纹处形成。
断口有明显的3 个区域,即裂源处的氧化色区、较平坦的扩展区和较粗糙的呈放射状的快速扩展区[4]。
显微组织中可看到螺纹孔内有渗碳层,靠端面螺纹孔口处渗碳层较深,整个螺纹已渗透,而靠近螺纹孔底部则较浅(约0.5 mm)。说明螺纹孔在渗碳过程中,石棉堵塞未能保护好,渗碳气氛已进入,引起螺纹孔内不同程度的渗碳现象。螺纹表面渗碳后,表面硬度高,脆性增大。从图5b 中可以看出断面靠近螺纹边缘呈沿晶状开裂,随后呈解理形貌,均为脆断特征,说明其脆性较大。
图6 螺纹加工表面的微裂纹和氧化物Fig.6 Microcracks and oxide on the machining surface of thread
图7 表面渗碳层和少量脱碳Fig.7 Carburized layer and slight decarburization
图8 条带状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Fig.8 Stripped and granular bainite+ferrite+pearlite
一般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内外冷却的不同时性,会产生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随着直径的增大,未淬透部分的增多,热应力随之增加。所以,大型零件容易产生“热应力型内裂”[7]。齿圈的横截面积在536 mm ×300 mm 左右,裂源部位仍保持片状珠光体为主的组织,说明在热处理过程中,螺纹孔底区域存在一定的热应力。在热处理淬火过程中,中心冷至600 ℃以下处于弹性状态,易在热应力的拉伸作用下,在加工粗糙的微裂纹处因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8-9],同时引起裂纹表面的高温氧化。装车试车时,在启动时较大应力的冲击作用下,会使裂纹扩展。当第二次试车时,齿轮再次受到启动应力的冲击,瞬时导致齿圈的整体开裂。
1)齿圈材料符合20CrMnMo 钢的相关技术要求。
2)齿圈吊装螺纹孔加工表面粗糙度差出现密集的微裂纹、热处理时较高的热应力和螺纹内渗碳是导致齿圈开裂的主要原因。
[1]傅国如,张峥.失效分析技术[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4):212-215.
[2]傅国如,张峥.失效分析技术(续)[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6):318-323.
[3]傅国如,张峥.失效分析技术[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3):156-161.
[4]钟群鹏,赵子华.断口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0-266
[5]朱凯,徐心洁,何军,等.法兰盘接头断裂原因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3,8(3):188-190.
[6]李炯辉,林德成.金属材料金相图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96.
[7]安运铮.热处理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50-255.
[8]李洋,佟文伟,韩振宇,等.发动机引气管卡箍断裂原因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3,8(3):167-172.
[9]张栋,钟培道,陶春虎,等.失效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