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共享工程;支中心;服务;指导
摘要:文章以鞍山市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工作为主线,全面揭示在新时期鞍山市文化共享工程创新品牌、健康发展、文化共享一体服务的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08-02
1全面展开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实现文化共享点面的全覆盖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鞍山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于2004年、2012年两次投入大量资金确保鞍山市支中心平台建设。其中2004年投入80万元,2012年投入30万元,购入了卫星接收设备、网络安全设备、中心机房设备、空间存储设备、专用于共享工程的软、硬件设备,使鞍山支中心共享工程设备建设完全达到共享工程管理中心参考配置标准的各项要求。
2003年,鞍山市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正式成立,同期建立了支中心专门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2008年5月19日,鞍山市支中心正式与所辖的7个县区公共图书馆签订了县级支中心建设协议,并与4城区支中心管辖范围内的42个乡镇、街道签订了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协议。据此,揭开了鞍山文化共享工程全面实施和推广工作的序幕。
2009年2月,辽宁省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里用电视机就能利用共享工程的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进村入户。鞍山地区海城、岫岩、台安、千山四个支中心下设的自然村被纳入“村村通”工程中。从实施进村入户工作开始以来,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先后为辽宁提供了 3,000 小时的视频资源和农业科技类的电子图书资源。同时,辽宁省在接收国家资源的同时,还统筹整合了文化、教育、农业、人口计生、科协、广电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设置了包括金农热线、聚焦三农、供求信息、科普之窗、教学园地、知识讲堂、文化艺术、新闻回放、阳光政务、图书阅览、电影欣赏等栏目。采用模拟电视频道方式在全省的 226万农户实现了共享工程视频资源的入户,每天服务时间为 18小时;采用点播方式,在全省的 209 万农户实现了机顶盒点播入户,每天更新视频资源 3 小时,图文信息 100 条以上[1]。文化共享工程“广电模式”的实施,为鞍山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学科技难、获信息难、看电影难、找市场难,这些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2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文化共享工程健康发展在辽宁省文化厅、省图书馆、鞍山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鞍山市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地市级支中心,工作中坚持政府主管、文广局主抓的原则,以市县图书馆(室)为中心,乡镇文化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室为重点的基层服务网络,打造鞍山特色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品牌。通过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为新时期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搭建新的平台,并以此推进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鞍山市共享工程支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使共享工程成为鞍山地区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特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鞍山市图书馆马骅馆长亲自担任,下设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支中心岗位要求和各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强抓实干,支中心主要工作有:完成了全市共享工程业务建设规划,负责全市共享工程工作;配合鞍山市文广局,加强对市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市支中心的正常运行,承担支中心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市支中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保障工作;负责指导县(区)级基层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业务建设,承担技术保障工作;负责共享工程县级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宣传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认真听取读者意见,不断改进社会服务工作,做到记录准确、规范,及时统计、总结、归档,按时向省管理中心上报数据资料。
目前,鞍山市支中心建设了7家县级支中心和42家基层服务点,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安排从事多年共享工程工作的专职人员担任培训老师,集中组织筹划、精心安排课程、细心斟酌教案,培训了一大批共享工程专、兼职管理员,已经逐步将共享工程人员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制订并完善了人员培训总体规划、培训方案、培训各个年度工作计划等内容。几年间,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90余期,参加培训的各级管理人员达3,800多人次。
3不断丰富特色文献数据库,拓展支中心资源共享服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鞍山支中心经过几年对鞍山地方资源的积累、组织、开发、建设,加工、整理了大量具有一定规模和价值的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目前鞍山支中心自建的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已颇具规模,共拥有23个大类,下设159个数据库,近28,700多条的文本、音频及图片信息,总容量可达29.85G。超额完成了向国家管理中心、省管理中心的上缴任务。所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内容通过鞍山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地域文化”专栏向广大读者提供免费使用和下载,对于广大读者了解鞍山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朱惠明:启动文化共享工程新引擎朱惠明:启动文化共享工程新引擎服务是文化共享工程的落脚点,文化推广是开展服务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使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广服务工作更有成效,文化共享工程鞍山市支中心在做好一般用户的数字信息资源推广服务工作以外,还注重加强对社会各类群体的服务推广工作,创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推广品牌,极大提升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创新水平[2]。鞍山市支中心结合国家共享工程管理中心及省分中心各项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结合本地区读者年龄、文化程度、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读者喜闻乐见的社会服务工作,内容主要以优秀视频展播活动、电子阅读活动为主,让广大读者、市民都能共享丰盛的文化盛宴。以鞍山市图书馆2012年开展地区展播为例:2012年5月15日“跨越时空的文明”铁东区支中心视频展播;2012年6月21日“知识、学识、见识——阅读与人的全面发展”铁西区支中心视频展播;2012年7月12日 “身边的礼仪”立山区支中心视频展播;2012年8月16日“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海城市支中心视频展播;2012年9月5日“孟子的智慧”岫岩县支中心视频展播;2012年9月27日“胡雪岩的启示”台安县支中心视频展播。几年间,累计开展视频展播服务1,487场,接待读者17,076人次。与此同时,市支中心利用鞍山数字图书馆网站平台建立共享工程网站专栏,让全市广大读者、市民都能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网站栏目,看到文化共享工程优秀视频资源和文化精品资源。据统计,共享工程网站栏目点击访问服务量达到了68,597人次,充分体现了共享工程网站栏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整合资源形成联建合力,建成文化共享一体服务模式
指导支中心与基层服务点建设工作是鞍山支中心整个文化共享工程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鞍山市支中心制订每年指导基层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工作计划,依照计划全面开展指导建设工作。以2012年为例,指导鞍山地区7家县级支中心“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百题知识竞赛活动”;指导县级支中心如何填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指导7家县级支中心如何参加“文化共享杯”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活动;指导铁东区支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推荐与报送工作;指导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县级支中心及管辖范围内的基层服务点共享工程网络平台使用与利用的常见问题等内容。几年累计开展实地指导、现场指导、电话指导、网络指导共达548次,确保基层支中心及服务点共享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10以来,鞍山市支中心先后与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鞍山市博物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家单位联合共建共享地方信息资源数据库,签订《共享工程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通过几年的扎实工作,合作共建了鞍山碑志数据库、鞍山民间艺术数据库、鞍钢文化数据库、鞍山文学艺术人物数据库、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11个共享工程地方信息资源数据库。
当前,鞍山市各个公共图书馆存在藏书量少、新书少的情况,须继续大力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丰富文化资源,结合“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鞍山市级支中心的设备,提高鞍山市共享工程的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扩充文化设施网点,早日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网点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深入推进共享工程的实施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共享工程的作用,大力开展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尤其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地方文化、音乐、曲艺、歌舞、美术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共享工程建设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参考文献:
[1]冯锦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J].图书馆建设,2011(2).
[2]贺定安.以地方特色理念构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及服务体系[J].图书馆建设,2008(2).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