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让物理教学充满活力

2014-11-28 08:21:36关晓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4期
关键词:虚像平面镜教具

文 关晓佳

现在教师和学生自己亲手制作教具越来越受重视。在一些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里就可以看到简单的自制教具,甚至一些学生还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做实验,进行学习。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在自制教具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制教具贵在使用,所谓“常做、常有、常用、常新”就是如此。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了解自制教具的重要性,都那么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甚至有一些作者重参评不重使用。不少学校学生参与自制教具的程度也不够。因此,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制教具的重要性,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觉地强化发展自制教具。

一、自制教具的必要性

自制教具一般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经济的原因。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特别是物理教师,坚持自制教具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对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所列品种都是最基本的,虽然有些教具在教学中处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光靠这些品种是不够的。因此自制教具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发展教育的需要。

其次,自制教具一般就地取材,可变废为宝,也可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采集标本,自然省钱。

第三,工业成品教具在设计制造时要考虑成本和工艺的问题,往往做得小而复杂,削弱了教具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因此有时还不如自制教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制教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四,自制教具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制教具来自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教师在研究教学、研究教材时,为了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成教具全面分析,并积极动手改进,将自制教具的研究融入教学科研的活动中去。这样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通过对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的利用去探究物理规律,完成物理实验,也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发挥自制教具无可替代的作用,让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1.自制教具能激趣引入,激发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由于平面镜太过平常,用其引入新意不够。当笔者看到“空箱变物”的魔术视频时,立刻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新课引入,于是利用鞋盒、透明胶带、绒布、平面镜仿制了一个道具(如图1所示)。新课开始,出示神秘道具,当笔者将手伸入“空箱”取物时,手不见了,全班学生沸腾了。通过揭秘,学生们才发现是镜子的魔力,由此引入新课。像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图1

2.自制教具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强学生的记忆

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可以自制教具,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引导作用的实验。例如,同样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虚像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笔者表演了魔术“浇不灭的蜡烛”,当蜡烛一点一点被水淹没,而火焰却燃烧如故,学生表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教师在质疑中带领学生揭示平面镜成像的本质,原来我们所看到的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水浇的火焰也是像,从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印象。

3.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任何一件教具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然后才有创意、构思和设计。只要不是单纯模仿,必然会有所创新。这种创新实践过程包含着制作者的创造精神。

“浇不灭的蜡烛”并非首创,笔者曾多次在网络资源上看到过该魔术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中的应用,并在一次公开课中见过其他教师的现场表演,但一直心存质疑:“浇不灭的蜡烛”这个题材虽好,却也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在现场我们会产生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水中燃烧的蜡烛”的错觉,因为教室里的学生分布在各个方向,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不同的观察角度,一些学生甚至立即就可能看到教师“作弊”;也有一些学生并不能准确认识虚像,并且产生了“假的”即为虚像的错误认识。

通过研究,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做了如下改进:

(1)巧用实物投影解决学生视角问题(如图2所示)。虽然学生众多,但实物投影仪的镜头只有一个。将实验搬上实物投影展台,把镜头调整到观察实验的最佳位置,这样通过大屏幕统一了观察实验的视角,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魔术“水浇蜡烛”的魅力。

图2

(2)虚实对比,科学认识虚像的概念(如图3所示)。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笔者曾介绍了小孔成像。有学生亲手自制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仪器,效果非常好。所以,讲虚像时笔者便顺手拈来,用学生自制教具形成的实像和实验中的虚像对比,加以口头启发和原理图分析,突破“虚像”这一难点。应用学生自己做的教具来讲道理学生特别容易理解。

图3

4.自制教具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自制教具并不是只需要教师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体验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需要,使他们能更主动地去学习科学知识。这个理念应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当中,要尝试让学生动手。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维利曾说过:“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会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认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进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有了采用学生自制小孔成像教具突破虚像这一教学难点的实例。在讲“光的传播”时,笔者播放了小孔成像的Flash动画,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有的甚至发出了质疑。笔者鼓励他们动手验证一下,并以往届学生的作品(如图4所示)作为榜样激励他们探索。果然,通过思考和查询资料,学生创作出了更好的作品(如图5所示)。这个作品不仅能更清晰地成像,还能任取光屏,改变像的大小,用实验验证了小孔成像的大小可以是任意的。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教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图4

图5

三、坚持教具制作,做研究型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具制作已经成为物理教师必需的一项技能。优秀的自制教具就来自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来自于课堂实践的经验积累,来自于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如何坚持教具制作,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自制教具的素材来源

(1)为弥补实验室现有仪器的缺陷而自制教具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器材,在课前反复操作,对现有实验的缺陷做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二力平衡实验的改进(如图6所示)。原实验的不足:一、实验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二、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力不是两个力,有重力、支持力、两个拉力,如果小车运动或有运动的趋势,还必须考虑摩擦力。现在这样改进克服了原实验的不足,且效果良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器材,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程度,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想办法排除改进。

图6

(2)针对教材内容自主研制新教具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多媒体,借助一些动画、图片虽能说明道理,但毕竟是虚拟,缺乏真实感。例如:“力的三要素”就缺乏演示教具,可以尝试自制一个(如图7所示):可以增减砝码,通过观察竹条弯曲情况的不同说明力的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具体操作方法:将细线固定在挂钩2处,保持砝码个数,一次通过滑轮2,一次通过滑轮3,能说明力的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保持砝码个数不变,一次通过滑轮2挂在挂钩2处,一次通过滑轮3挂在挂钩3处,可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教具虽简,却形象直观。

图7

(3)来源于生活灵感而自制教具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都是很好的教具制作素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例如:在讲物体受力会产生形变时,对于弹簧受力要产生形变,海面受力要产生形变,学生们都觉得很容易理解,但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物体受力产生形变就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做如图8所示的简易实验,通过光点移动,学生对微小形变就有了感性认识。又如:利用两个马桶吸代替两个马德堡半球实验,也可以用两个墙壁的挂钩。学生还可以自备,做实验简单又方便,效果更明显。

2.发挥团队力量,促进自制教具工作再上新台阶

多数师生参与自制教具,很自然地会形成自制教具活动。这一活动如果停留在少数、自发、分散的状态,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师生自制教具的水平不一,大家都把教具展示出来,一是可以互相观摩,“评头品足”一番,激发创新精神;二是可以长时间观察,增强印象。特别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同一个题目的教具,展示的教具可比性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作用也更大。因此,自制教具活动有必要在物理教学团队的指导、组织下有序地进行,让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科研热情在团队中得到持续发展,反过来个人的发展也可以成就团队的发展。

图8

四、结束语

研制和完善自制教具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永恒课题,只要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内容就会不断变化,我们对教具的开发与研制工作就要一直进行下去。笔者很庆幸自己工作在一个充满活力和研究热情的物理教研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物理教研活动提供的便利条件。尽管笔者的自制教具有很多不足,但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发展,学生在成长,这不正是自制教具的生命活力所在吗?

[1]董迪健.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思考与探索[EB/OL].http://jyzb.fsjy.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466.

[2]胡成林.略论自制教具的设计原则[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10):32.

[3]大隅纪和.教具的活用技术[M].刘济昌,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李之应.坚持自制教具,做研究型的物理教师[EB/OL].http://www.jxteacher.com/xiedy/column21783/b083e12f-73aa-4b38-9309-b8208e322e03.html.

[5]张道清,刘晓莹,杨茂杏.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09 (2):31-32.

[6] 张伟.论物理自制教具对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价值[J].新课程,2003(4):350-353.

[7] 金生华,李志芳.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J].实验教学,2009(10):149-151.

猜你喜欢
虚像平面镜教具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实像虚像细比对
实像虚像细对比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56
侧面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位置研究
物理教师(2019年2期)2019-03-26 05:37:52
人眼为什么能看到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