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意语文的复兴

2014-11-28 21:50方婷
诗歌月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古典意象诗人

方婷

李森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们诗派的成员之一、撒娇诗院荣誉院长,同是也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自上世纪80年代投身文学创作,在其二十多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中不断探索与反思中国新诗创作,研究当代诗歌的出路,并于2013年始发起云南大学中华文艺复兴论坛,撰有《荒诞而迷人的游戏》、《美学的谎言》等诗学论著多部。其新作《屋宇》诗集,收录了他从2007-2012年间创作的200余首新诗,诗集的独特形式与语言风貌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同时这本诗集也获得了“美丽岛·第二届中国桂冠诗集奖”。为了进一步发掘这本诗集的价值以及李森的诗歌创作,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作家》杂志社、《花城》杂志社、《诗歌月刊》杂志社、《读诗》杂志社、腾冲官房大酒店协办的“李森《屋宇》诗集研讨会”在云南腾冲召开。

会议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段炳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张柠教授、《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先生、诗人默默先生分段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批评家、诗人、文学刊物主编和1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曾担任过云南大学校长的保山市市长吴松教授也向大会发来对诗歌充满敬意的致辞。其中国内的资深诗歌评论家沈奇、耿占春、张柠、敬文东、夏可君、张桃洲、王晓渔,诗人李亚伟、张曙光、李笠、潘洗尘、默默、黄梵、树才、臧棣(提交论文)、王明韵(提交论文)、顾耀东和青年学者余旸、颜炼军、张光昕、一行等就李森诗歌的艺术成就、诗学理念、诗歌创作源泉等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对于李森诗歌被诗歌史遮蔽的状况,默默指出:真正的诗歌首都也可能正是地理上的边疆,而第三代诗人的提法对很多诗人形成了屏蔽,比如像李森这样的诗人,文学史诗歌史都不提及。他认为,李森是无法归类的诗人,他既不是现代派诗人,也不是传统诗人,如果非要归类,那么他更接近于盛唐诗的气象,这个吟咏万物的诗人,其灵气和永恒性都依托于万物,接续于唐宋。张桃洲也指出他当年参编《中国新诗总系》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插曲,本来选入了李森的诗歌作品,但后来因为非文学的原因又被莫名删掉。他认为,如果从地域角度来考察一个诗人的创作情形,的确存在遮蔽和被遮蔽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一个地域的诗歌状况,很可能凭印象数出一些诗人,但还有一些诗人却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缺乏较深的印象和清晰的了解。这也涉及到诗歌史书写的问题,比如有些很浮泛的诗人可能不断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另外一些真正的写作者恰好被忽略掉或隐匿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以云南诗歌为例,李森就是被遮蔽的诗人,还有广西,西南、西北地区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本次会议中,《屋宇》诗集引起的最大讨论就是李森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关联,及其汉语性的问题。与会者通过对李森诗歌的细读与讨论深入反思了当代诗歌如何面对西方传统、古典传统和重建自身传统的问题。诗评家沈奇先生毫不掩饰他对李森诗歌语感及其文人气质的喜爱,他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写作应找回汉语的特有丽质与形式,他从药用、实用、心用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代诗歌内传统建立的必要。他指出李森的诗歌恰好展现了久违的诗性汉语和汉语诗性,并将古典的感兴与现代的象征中和为一。身为诗人、小说家和诗评家的黄梵则认为,李森的诗歌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就是我们向传统诗歌可以学习什么?而《屋宇》诗集中介词的使用、咏叹的方式,及短诗的形式,还有李森诗歌中意象的东方面貌,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诗人兼诗评家张曙光则肯定并阐释了李森诗歌的好与特别,通过对李森诗歌的阅读他发现李森诗歌虽然有意识地借用了《诗经》的手法,但其中又不乏现代元素,其诗歌的清新活泼别开生面。他补充到,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提供给人一种新的看事物的眼光,而批评家则更应排除陈见,重新审视作品。他将新诗的前一百年界定为“求同”的阶段,并认为未来诗歌努力的方向应是确立自身独立品格,即“求异”。这种独立品质的建立既关乎整体语言的写作,也关乎到诗人个人的写作。

评论家夏可君则用“古典诗意语文的全面复兴”概括了李森《屋宇》诗集创作,并认为它实现了纯粹汉语诗歌写作的果断转身。夏可君从中国诗歌的当代性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诗歌内部的细节讨论两方面入手,提出诗歌重返自然性与日常性的两条出路,以及回归传统人文美学的策略。张柠在主持的过程中提醒与会者在关照李森诗歌中传统意象体系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李森诗歌往回看的姿态内部所包含的活泼和尖锐的东西,这本身也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回望和再理解的姿态,同时也是李森诗歌现代的一面。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评论家李骞则修改了以前对李森诗歌是知识分子写作的判断,通过对李森诗歌中关于“桃”的四首诗的细读,他得出李森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实现了古典诗歌和现代意识巧妙融合的判断,其《诗经》式短诗的写法表达了深刻的意味和思考。作为协办方之一的《花城》主编田瑛则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认为读李森的诗能感受到“通达”二字,是一种通天象、达人间万象,而接地气的写作。他能把古今中外、历史现实、天与地、时空、阴阳都贯通起来,并造成他诗歌的独特质感。而对于读李森诗歌的人而言要把全身所有的器官都调动起来,才能呼吸到他诗歌中的气息,能看到其色彩,能倾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感受到他诗歌的温度。《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先生在提交的文章中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词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铿锵之声,同时又有新鲜、干净、抒情的摇曳之美,还有一种微妙的玄学意味。他用唐代孙过庭《书谱》中“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成终篇之准”的见解来看李森的诗,别有洞天春意。青年学者王新则就李森诗歌中的贵族气质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其诗歌实现了在古典的精致优雅与气象苍茫之间的游走,体现出诗人强劲的控制力。

自然物象世界的丰饶形成了李森诗歌与远古农耕文明的契合,及怀乡感受的体认。评论家敬文东从李森诗歌所具有的农耕色彩入手,用生意、生机、生气来概括《屋宇》的创作,并认为李森诗歌巧妙地将农耕时代节奏转化为拯救城市和现代性的途径之一。周公度通过对李森诗歌“春”的解读,认为李森诗歌在形式、节奏以及通感的能力上表现出很强的功力,并称李森是新诗百年以来抒写春日赞歌的最好诗人。云南大学中文系杨绍军教授从《屋宇》诗集对童年和乡土的描写与想象中,清理出李森诗歌中“怀乡”所独具的诗性意味与审美品格。他认为李森诗歌的怀乡不只是对故乡的怀旧,更是对整个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的诗性留恋,其中既包含具象化的怀乡又有古典化的怀乡,是诗人生存经验和情感记忆的显现,也是李森诗歌的抒情性所在。《花城》主编朱燕玲则认为李森的诗歌给人既古典又乡野的印象,很多意象看似繁复,但实际上颇具跳跃性或破坏性,其色彩强烈、丰富、饱满,既有中原文化的元素又有巫蛊的味道。云南大学中文系的蔡丽博士从李森诗歌中的物象与幻象、玄思与抒情、童话与现实三个方面谈了他对李森诗歌中奇幻仙境的体认。

诗人李亚伟曾用“他的诗歌中住着两位美人——幸福与痛苦”来概括李森的诗歌,李亚伟说李森的才气大,经得起消耗。李森诗歌中广袤的自然物象世界也引起了与会者对其诗歌世界中幸福与痛苦的追问。著名诗评家耿占春从意识与无意识的关联中解读李森诗歌的立场,通过对《茨维塔耶娃》、《到达》等几首诗歌的细读,阐述了《屋宇》诗集如何以无意识的乐趣来消解和弥补意识的痛苦。他认为在古典诗歌中自然是人的意识,而在李森的诗歌中,自然本身变成了人的无意识,因此,无意识的话语在李森那里就成为了自然的话语,这也正是李森诗歌和古典诗歌既有联系又非常不同的地方。青年诗评家一行副教授以“成熟的诗人如何处理他的时代”为出发点,阐释了李森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活与语言的双重“原生性”,同时也暗示着他恢复与重建物之生机与词之活力的努力。青年学者张光昕博士则将李森诗歌与拉康理论中“四种话语”进行对接,分析其如何通过四种方式将“缪斯妹妹”这样诗性角色召唤出来。他将李森的诗歌界定为“平流层上的写作”,认为《屋宇》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但却隐含着一种创伤性的快感,而他的写作也正居于这样的快乐与痛苦之间。云南大学中文系李海英博士则从自己移居云南的感受出发,谈到李森诗歌中自然风物的幸福感受背后隐藏的忧伤与绝望。

一些与会青年诗评家则就《屋宇》中的自然美感与日常的断裂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与反思。作为同乡评论家的颜炼军就李森诗歌中的云南风物和自然意象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他认为《屋宇》中不仅包含着胸怀博大的自然,也暗含着将现代意象包融到古典意象之中的企图,他有意跳开现代派反讽的模式,通过对现代意象系统的完全撇开来形成抵抗的意志,自然意象与现实处境形成的张力迫使当代诗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余旸认为李森《屋宇》诗集前期的诗歌一反晦涩的诗歌教条,其玄思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与直观感受,而后期的诗歌则从观望冥思的方式转变成与物对话的方式,从而寻找到和缪斯妹妹对话的清朗语调,其诗歌的声音与节奏也成为他诗歌新的兴奋点与生长点,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当下诗歌叙事机械、硬性的不满,提出诗歌如何承担对城市文明批判的问题。王晓渔则认为李森诗歌一方面呈现出对词与物之关系的明晰意识,《屋宇》让事物自身发言,让物寻找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试图回到写作传统的努力,这种回到写作的传统并不等于复古,也不等于完全把传统作为一个绝对的范本,而是通过对传统的重新激活来完成。他强调在李森眼里是没有传统与现代对立,或者说不存在一个中西的界限,同时他也期望以后能在李森诗歌中读到更多除诗人之外的旁观者。

与之不同的是,诗人兼批评家臧棣从诗歌对现实的超越层面上提出当代诗歌的动机从根本上应回溯到词与物的关联,这并不意味着减弱诗人对现实和世界的省察,相反,这个方式,既可以让当代诗避免廉价的抱怨、空洞的批判,也可以让诗人逾越日常性,从更深邃的抒情视野看待我们的生存。《作家》杂志社主编宗仁发则提醒与会者应在关注李森诗歌的同时关注他的诗歌观,这对理解李森诗歌的创作会有所帮助。例如他在《新诗品》创刊号提出的“五个坚持”与“五个反对”,以及近期李森对纯粹写作和价值观写作的划分,虽然反对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但李森诗歌的写作也正在于对纯粹写作的坚持。

此外,与会诗人还就李森诗歌的语言质感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谈了各自的见解。诗人李亚伟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节制不浪费,气象深沉阔大但又情景缜密,虽然也有后现代的元素,但整体朴素,同时他写的乡村笨而落后,但又当代性非常强,在去翻译去古典残留上是新诗的趋势。诗人树才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主要是在“美”上用力,尤其是他对句式的发明,既清洁、凝练、干净,也有利于他感觉的结晶。也许是他天才般地领略到所谓写诗就是发明别人发明不了的句式,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精神世界的华美、流畅与通透以及物理意象的朴素动人,有时甚至接近一种禅性。他提醒未来李森诗歌的译者一定要关注李森诗歌的句式。诗人兼翻译家李笠则从自己的写作与翻译的心得出发,谈到《屋宇》中最好的、最精华的诗都带有玄思的意味,安静而透彻,相对于现代很多与生活对抗的诗作,李森诗歌具有像云南的天一样明朗安稳的一面,能给人带来慰藉,其诗歌对精准意象的把握和生活态度与特朗斯特罗姆非常接近,读李森的有些诗歌仿佛在读特朗斯特罗姆。而同为云南诗人的雷平阳则作了题为“语言的可信度”的发言,他认为在我们这个走神的时代,诗人是防空洞里的飞行员,地下室里的梦想家,妄想在立锥之地上,在不自由处和在臆想的天空中,获取并护持一份少年精神。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让他看见李森是汉字和物象的双重赤子,粗砺与优雅并存,试图在陡峭的汉语世界与难以穷究的古老河山之间、人和植物之间、人与兽羽之间,搭建一条供自己散步的长廊,为活着的汉字寻找具象的故乡,为旷野上的物事开显汉字的精神指向。诗人兼收藏家顾耀东认为李森是一位自性澄明的灵气诗人,很难用任何一种传统风格来诠释,其诗歌语言精萃丰厚,既蕴含着云贵之巅的硬朗风骨与民族风情,又满含江南古典气质与情怀。

会议闭幕式由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卫东教授主持。他在闭幕式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规格与价值,并对李森的诗歌实践、深远的见识、自由的思想、勇于担当的精神做了充分的说明,呼吁与会者通过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而关注云南文学及云南教育。在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并就当代诗歌未来的走向及具体的诗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风气,圆满地实现了会议的预定目标。

诗人李亚伟曾用“他的诗歌中住着两位美人——幸福与痛苦”来概括李森的诗歌,李亚伟说李森的才气大,经得起消耗。李森诗歌中广袤的自然物象世界也引起了与会者对其诗歌世界中幸福与痛苦的追问。著名诗评家耿占春从意识与无意识的关联中解读李森诗歌的立场,通过对《茨维塔耶娃》、《到达》等几首诗歌的细读,阐述了《屋宇》诗集如何以无意识的乐趣来消解和弥补意识的痛苦。他认为在古典诗歌中自然是人的意识,而在李森的诗歌中,自然本身变成了人的无意识,因此,无意识的话语在李森那里就成为了自然的话语,这也正是李森诗歌和古典诗歌既有联系又非常不同的地方。青年诗评家一行副教授以“成熟的诗人如何处理他的时代”为出发点,阐释了李森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活与语言的双重“原生性”,同时也暗示着他恢复与重建物之生机与词之活力的努力。青年学者张光昕博士则将李森诗歌与拉康理论中“四种话语”进行对接,分析其如何通过四种方式将“缪斯妹妹”这样诗性角色召唤出来。他将李森的诗歌界定为“平流层上的写作”,认为《屋宇》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但却隐含着一种创伤性的快感,而他的写作也正居于这样的快乐与痛苦之间。云南大学中文系李海英博士则从自己移居云南的感受出发,谈到李森诗歌中自然风物的幸福感受背后隐藏的忧伤与绝望。

一些与会青年诗评家则就《屋宇》中的自然美感与日常的断裂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与反思。作为同乡评论家的颜炼军就李森诗歌中的云南风物和自然意象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他认为《屋宇》中不仅包含着胸怀博大的自然,也暗含着将现代意象包融到古典意象之中的企图,他有意跳开现代派反讽的模式,通过对现代意象系统的完全撇开来形成抵抗的意志,自然意象与现实处境形成的张力迫使当代诗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余旸认为李森《屋宇》诗集前期的诗歌一反晦涩的诗歌教条,其玄思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与直观感受,而后期的诗歌则从观望冥思的方式转变成与物对话的方式,从而寻找到和缪斯妹妹对话的清朗语调,其诗歌的声音与节奏也成为他诗歌新的兴奋点与生长点,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当下诗歌叙事机械、硬性的不满,提出诗歌如何承担对城市文明批判的问题。王晓渔则认为李森诗歌一方面呈现出对词与物之关系的明晰意识,《屋宇》让事物自身发言,让物寻找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试图回到写作传统的努力,这种回到写作的传统并不等于复古,也不等于完全把传统作为一个绝对的范本,而是通过对传统的重新激活来完成。他强调在李森眼里是没有传统与现代对立,或者说不存在一个中西的界限,同时他也期望以后能在李森诗歌中读到更多除诗人之外的旁观者。

与之不同的是,诗人兼批评家臧棣从诗歌对现实的超越层面上提出当代诗歌的动机从根本上应回溯到词与物的关联,这并不意味着减弱诗人对现实和世界的省察,相反,这个方式,既可以让当代诗避免廉价的抱怨、空洞的批判,也可以让诗人逾越日常性,从更深邃的抒情视野看待我们的生存。《作家》杂志社主编宗仁发则提醒与会者应在关注李森诗歌的同时关注他的诗歌观,这对理解李森诗歌的创作会有所帮助。例如他在《新诗品》创刊号提出的“五个坚持”与“五个反对”,以及近期李森对纯粹写作和价值观写作的划分,虽然反对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但李森诗歌的写作也正在于对纯粹写作的坚持。

此外,与会诗人还就李森诗歌的语言质感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谈了各自的见解。诗人李亚伟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节制不浪费,气象深沉阔大但又情景缜密,虽然也有后现代的元素,但整体朴素,同时他写的乡村笨而落后,但又当代性非常强,在去翻译去古典残留上是新诗的趋势。诗人树才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主要是在“美”上用力,尤其是他对句式的发明,既清洁、凝练、干净,也有利于他感觉的结晶。也许是他天才般地领略到所谓写诗就是发明别人发明不了的句式,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精神世界的华美、流畅与通透以及物理意象的朴素动人,有时甚至接近一种禅性。他提醒未来李森诗歌的译者一定要关注李森诗歌的句式。诗人兼翻译家李笠则从自己的写作与翻译的心得出发,谈到《屋宇》中最好的、最精华的诗都带有玄思的意味,安静而透彻,相对于现代很多与生活对抗的诗作,李森诗歌具有像云南的天一样明朗安稳的一面,能给人带来慰藉,其诗歌对精准意象的把握和生活态度与特朗斯特罗姆非常接近,读李森的有些诗歌仿佛在读特朗斯特罗姆。而同为云南诗人的雷平阳则作了题为“语言的可信度”的发言,他认为在我们这个走神的时代,诗人是防空洞里的飞行员,地下室里的梦想家,妄想在立锥之地上,在不自由处和在臆想的天空中,获取并护持一份少年精神。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让他看见李森是汉字和物象的双重赤子,粗砺与优雅并存,试图在陡峭的汉语世界与难以穷究的古老河山之间、人和植物之间、人与兽羽之间,搭建一条供自己散步的长廊,为活着的汉字寻找具象的故乡,为旷野上的物事开显汉字的精神指向。诗人兼收藏家顾耀东认为李森是一位自性澄明的灵气诗人,很难用任何一种传统风格来诠释,其诗歌语言精萃丰厚,既蕴含着云贵之巅的硬朗风骨与民族风情,又满含江南古典气质与情怀。

会议闭幕式由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卫东教授主持。他在闭幕式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规格与价值,并对李森的诗歌实践、深远的见识、自由的思想、勇于担当的精神做了充分的说明,呼吁与会者通过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而关注云南文学及云南教育。在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并就当代诗歌未来的走向及具体的诗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风气,圆满地实现了会议的预定目标。

诗人李亚伟曾用“他的诗歌中住着两位美人——幸福与痛苦”来概括李森的诗歌,李亚伟说李森的才气大,经得起消耗。李森诗歌中广袤的自然物象世界也引起了与会者对其诗歌世界中幸福与痛苦的追问。著名诗评家耿占春从意识与无意识的关联中解读李森诗歌的立场,通过对《茨维塔耶娃》、《到达》等几首诗歌的细读,阐述了《屋宇》诗集如何以无意识的乐趣来消解和弥补意识的痛苦。他认为在古典诗歌中自然是人的意识,而在李森的诗歌中,自然本身变成了人的无意识,因此,无意识的话语在李森那里就成为了自然的话语,这也正是李森诗歌和古典诗歌既有联系又非常不同的地方。青年诗评家一行副教授以“成熟的诗人如何处理他的时代”为出发点,阐释了李森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活与语言的双重“原生性”,同时也暗示着他恢复与重建物之生机与词之活力的努力。青年学者张光昕博士则将李森诗歌与拉康理论中“四种话语”进行对接,分析其如何通过四种方式将“缪斯妹妹”这样诗性角色召唤出来。他将李森的诗歌界定为“平流层上的写作”,认为《屋宇》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感,但却隐含着一种创伤性的快感,而他的写作也正居于这样的快乐与痛苦之间。云南大学中文系李海英博士则从自己移居云南的感受出发,谈到李森诗歌中自然风物的幸福感受背后隐藏的忧伤与绝望。

一些与会青年诗评家则就《屋宇》中的自然美感与日常的断裂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与反思。作为同乡评论家的颜炼军就李森诗歌中的云南风物和自然意象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他认为《屋宇》中不仅包含着胸怀博大的自然,也暗含着将现代意象包融到古典意象之中的企图,他有意跳开现代派反讽的模式,通过对现代意象系统的完全撇开来形成抵抗的意志,自然意象与现实处境形成的张力迫使当代诗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余旸认为李森《屋宇》诗集前期的诗歌一反晦涩的诗歌教条,其玄思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与直观感受,而后期的诗歌则从观望冥思的方式转变成与物对话的方式,从而寻找到和缪斯妹妹对话的清朗语调,其诗歌的声音与节奏也成为他诗歌新的兴奋点与生长点,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当下诗歌叙事机械、硬性的不满,提出诗歌如何承担对城市文明批判的问题。王晓渔则认为李森诗歌一方面呈现出对词与物之关系的明晰意识,《屋宇》让事物自身发言,让物寻找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试图回到写作传统的努力,这种回到写作的传统并不等于复古,也不等于完全把传统作为一个绝对的范本,而是通过对传统的重新激活来完成。他强调在李森眼里是没有传统与现代对立,或者说不存在一个中西的界限,同时他也期望以后能在李森诗歌中读到更多除诗人之外的旁观者。

与之不同的是,诗人兼批评家臧棣从诗歌对现实的超越层面上提出当代诗歌的动机从根本上应回溯到词与物的关联,这并不意味着减弱诗人对现实和世界的省察,相反,这个方式,既可以让当代诗避免廉价的抱怨、空洞的批判,也可以让诗人逾越日常性,从更深邃的抒情视野看待我们的生存。《作家》杂志社主编宗仁发则提醒与会者应在关注李森诗歌的同时关注他的诗歌观,这对理解李森诗歌的创作会有所帮助。例如他在《新诗品》创刊号提出的“五个坚持”与“五个反对”,以及近期李森对纯粹写作和价值观写作的划分,虽然反对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但李森诗歌的写作也正在于对纯粹写作的坚持。

此外,与会诗人还就李森诗歌的语言质感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谈了各自的见解。诗人李亚伟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节制不浪费,气象深沉阔大但又情景缜密,虽然也有后现代的元素,但整体朴素,同时他写的乡村笨而落后,但又当代性非常强,在去翻译去古典残留上是新诗的趋势。诗人树才认为李森的诗歌语言主要是在“美”上用力,尤其是他对句式的发明,既清洁、凝练、干净,也有利于他感觉的结晶。也许是他天才般地领略到所谓写诗就是发明别人发明不了的句式,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精神世界的华美、流畅与通透以及物理意象的朴素动人,有时甚至接近一种禅性。他提醒未来李森诗歌的译者一定要关注李森诗歌的句式。诗人兼翻译家李笠则从自己的写作与翻译的心得出发,谈到《屋宇》中最好的、最精华的诗都带有玄思的意味,安静而透彻,相对于现代很多与生活对抗的诗作,李森诗歌具有像云南的天一样明朗安稳的一面,能给人带来慰藉,其诗歌对精准意象的把握和生活态度与特朗斯特罗姆非常接近,读李森的有些诗歌仿佛在读特朗斯特罗姆。而同为云南诗人的雷平阳则作了题为“语言的可信度”的发言,他认为在我们这个走神的时代,诗人是防空洞里的飞行员,地下室里的梦想家,妄想在立锥之地上,在不自由处和在臆想的天空中,获取并护持一份少年精神。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让他看见李森是汉字和物象的双重赤子,粗砺与优雅并存,试图在陡峭的汉语世界与难以穷究的古老河山之间、人和植物之间、人与兽羽之间,搭建一条供自己散步的长廊,为活着的汉字寻找具象的故乡,为旷野上的物事开显汉字的精神指向。诗人兼收藏家顾耀东认为李森是一位自性澄明的灵气诗人,很难用任何一种传统风格来诠释,其诗歌语言精萃丰厚,既蕴含着云贵之巅的硬朗风骨与民族风情,又满含江南古典气质与情怀。

会议闭幕式由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卫东教授主持。他在闭幕式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规格与价值,并对李森的诗歌实践、深远的见识、自由的思想、勇于担当的精神做了充分的说明,呼吁与会者通过对李森诗歌创作的关注而关注云南文学及云南教育。在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并就当代诗歌未来的走向及具体的诗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风气,圆满地实现了会议的预定目标。

猜你喜欢
古典意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诗人”老爸
愤怒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轻古典风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