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著名画家王林旭

2014-11-27 11:42李士杰
北京纪事 2014年7期
关键词:墨竹画竹竹子

李士杰

而今,有这样一位被称为当代著名画家的人。他是我山东老乡,有“官衔儿”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因为他的画作不仅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送出国门,而且被世界上153位总统收藏。

王林旭以画竹而名世。而竹在中国蕴涵着丰富的意义。他笔下的竹子或摇曳生姿,或粗壮遒劲。更重要的是,他画中之竹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它质朴茁壮、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意趣盎然,既是人格的写照,又喻示着时代精神。

中国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曾为王林旭题词“虚其心,立其身,写万竿竹,成一代人”。

王林旭作为一位画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很多国家的首脑进行交往,又以联合国和平使者的身份开展中外文化交流。

1993年4月,江泽民主席在王林旭的《墨竹图》上题词:“双清高节”。并赠给来华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先生。他的名气漂洋过海,令很多国外政要都对他的墨竹作品珍爱有加,其笔下的墨竹由此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纽带。

美国前总统布什称赞王林旭是“世界共同拥有的画家”。他潜心作画,认真做事,以竹子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在深研竹子生态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笔墨表现的技法和规律,使竹子的画面表现突破了传统拘囿,给竹子赋予了别开生面的意象。

2008年1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著名企业家何鸿燊先生购买了王林旭创作的《春光和韵图》捐赠给北京奥组委,说:“竹子比喻君子,君子高风亮节、和谐包容,正好代表我国文化多元一体,画作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2008北京奥运的精神内涵,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它代表了港澳台同胞对‘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的热切期盼,祝愿我国社会和谐,共创繁荣。”

我认为,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融汇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工笔、写意、重彩、金碧,都不拘泥于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再现,而强调主观的意会、写意,因此,更加注重想象力的高度发挥。

20世纪80年代,王林旭东渡日本访问,他克服了日本画风偏于小巧精秀、画面刻板的缺点,将墨与金银混合泼洒,在虚幻的淡墨空间拼贴出似山非石的近景物象,使作品呈现浓淡、黑白和金银交汇的宏大图形,从而越过了西方抽象的表现模式,形成超象的端倪。

上世纪90年代,他在美国的各大博物馆里“拼命”地吸收了从印象派到毕加索、德库宁等大师作品中的“营养”,他利用长期在海外研学之便,接触到很多活跃在国际画坛的资深艺术家,走访了大量博物馆和美术馆,遍览历史佳作,研摹大师技法,在博彩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他开始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方式来突破自己。在画竹的同时,对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名山大川,画了大量写生。

有一次,他在黄山作画时突逢大雨,水珠落于画板的瞬间让他顿悟水墨的灵性,或以五彩交织,尽显缤纷;或如大雨倾盆,空蒙氤氲;或如腕底神助,精细收拾。

最终,他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他在现实中难以表叙的心境。

王林旭的成功之路是很艰辛的。他1959年6月出生于山东平度县灰埠镇三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家境非常贫寒,奶奶是他画画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老人家每天教他用削好的竹尖蘸着烧火的木棍灰和油灯燃留的烟灰,在砖地上画出一条条稚嫩的线条。6岁时,他开始用树枝学习画画。“文革”期间,他偷偷捡回破“四旧”扔弃的旧书画,关上门在小屋里临摹上面的人物。乡里、县里只要举办书画展览,他总是每场必去,一坐就是一整天,专心临摹展览的画作。在乡里上中学时,他立志一生以画为业,发誓“不当画家就去当和尚”。

王林旭曾经表情苦涩地对我说:“小时候的我,就像一竿生长在岩缝里的顽强的竹子。”

在历史上,我国传统的文人写竹、画竹通常表达的或是怀才不遇,或是壮志未酬,而王林旭作品中的竹子无论是豪放粗犷还是精细秀润,都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昂扬向上、高风亮节的精神,并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博大的胸怀。

世间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

1980年王林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潍坊教育学院美术系,1982年7月毕业分配在市电影公司,主要工作是画电影宣传画。他时常因为生活困难而缺衣少穿,也时常因为“没有粮票”而多吃野菜少吃粮。他常常带着几个凉馒头搭乘“便宜车”或徒步深入江浙、湖广、川黔等地竹林写生、素描。他特立独行不入群,痴迷寻竹、研竹、画竹,因此同事们不叫他“王林旭”而叫他“王林竹”。

1987年,王林旭考取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离开山东老家到北京求学发展。他在北京遍访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等名师大家,苦心研修,深得这些艺术大师的传授。他艺术功底日见精进,实践和理论并举,先后出版了《王林旭墨竹画集》《东方墨竹画集》《中国美术史纲》《中国文化史纲》《中国画史述》《东西方文化艺术比较学》等专著10余部,在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被誉为当代中国理论与绘画并举的“新人文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北京人或者说是北京美术界人士最早知道王林旭这个名字,大概是在北京亚运会期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于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1990年初,时任山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的王林旭因工作需要调到中央民族大学工作,他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大型画展,积极为北京亚运会作画义卖筹集资金,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举办亚运会。

2008年5月20日,王林旭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举办的抗震救灾捐赠会上创作的巨幅墨竹作品《竹报平安》,并向灾区捐款个人全年的工资,他说:“我一直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疾苦。虽然面对强大灾害,我的爱心显得有些微薄,但希望能够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王林旭的爱还体现在他“挤出”宝贵的时间,积极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积极研究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辞辛苦地到全国各地调查社情民意,挑灯夜战地撰写政协提案。

王林旭常说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是:“人这一辈子,就要干啥、像啥,无论是画画,无论是当干部,都不能混吃混喝地活着。”

我从王林旭一字一句的话语中,从他撰写的政协提案的字里行间,从他“实干兴邦”的行动中,听懂了、看到了他对祖国人民的真诚……

(编辑·韩 旭)

猜你喜欢
墨竹画竹竹子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画竹题诗
王光先国画作品
“胸有成竹”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咏竹、画竹情味生
板桥画竹解肝郁
苏东坡画竹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