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中国人精神中的两个维度

2014-11-27 03:47史飞翔
文史春秋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颜回做官史记

史飞翔

孔子与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横跨千古的两位思想巨人,他们分别开创了儒家与道家学派,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格局并进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将孔子与老子进行对比是一件十分有趣且意味深长的事。

2500年前,孔子和老子,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在洛邑(今洛阳)曾有过一次见面,史称“孔子问礼于老子”。关于这次“巨人之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这样记载的: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都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德行高的人,顺利的时候呢,则像出门驾车,自己能够掌控方向;不顺利的时候呢,虽然如飞蓬飘转流徙而行,无法掌控,但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些东西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要告诉你的,就这些了。

孔子拜见老子回到鲁国后,弟子们问他,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顾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认为老子就像龙一样,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可见,孔子对老子是多么崇拜、佩服。

孔子见过老子后,一改过去张扬的作法,变得深沉内敛,遇事也能客观冷静,思想开始走向成熟。这一年,孔子34岁。

由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孔子与老子的这次相会并不愉快,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所以会导致如此结果,与二人的出身大有关系。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少时贫且贱,故一心渴望入仕做官。孔子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求官”的一生。纵观孔子的一生,孔子求官若渴,一生都在寻求从政的机会。无论是早年做“委吏”和“乘田”之类的小官,还是后来做“中都宰”“司空”“司寇”(分别相当于诸侯国首府市长、建设部长和司法部长)一类的高官,均对政治表现出强烈而浓厚的兴趣。为了做官,孔子周游列国14年,“累累若丧家之犬”;为了做官,孔子不惜委身献媚于女子、小人;为了做官,孔子拍胸保证和自我推销,“如有用我三年,三年其为东周矣”“苟有用我者,期月可已可也”。孔子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对颜回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颜回啊,如果你发财了,我来为你管钱吧)。《史记》载:“孔子明王道,于七十君,莫能用。”孔子终其一生政治理想屡屡受挫,仕途处处碰壁。今天我们之所以感念孔子,是有感于他那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其尤未悔”“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

与孔子不同,老子出身贵族,曾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博览群书,深谙兴衰存亡之道,故能清虚自守、无为而治。“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与老子的分歧与其说是两种学说的不同,毋宁说是两种人生观的根本对立。相比于老子的智慧、超然、洒脱,孔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士不可不弘毅”,便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栖栖遑遑折腾了几十年,直到晚年才算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与孔子相比,老子不失为一位大思想家、一位智者,可以说,他打见到孔子的第一眼时就看出了孔子此后整个一生之命运。他临行前送给孔子的那段话,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可惜的是,孔子当时未能领会。只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在遭遇了一生的坎坷挫折之后,孔子这才想起老子的先见之明。

猜你喜欢
颜回做官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颜回偷食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颜回之乐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