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翔
摘 要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开展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划分为三个因子,分别是认知因子、情感意志因子和产出评价因子,以此为框架的具体培训满意度指标包括宣传满意度、培训场地满意度、培训课时满意度等11个指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训满意度;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9-0079-04
实施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实现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满意度调研,针对农村劳动力这一主体进行培训满意度评价影响指标的梳理,对于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培训过程中影响培训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培训满意度背后各因素指标间的潜在联系,并据此提出促进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改进对策。
一、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变量测量量表主要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1][2][3][4][5][6]为基础进行构造,同时结合本研究的特点并通过专家讨论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培训满意度因素题项都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对相关变量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进行测量。
在正式调研前,本研究首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对原始量表进行适切性分析,对原有量表中不利于被调查人员理解的问题进行通俗化和中性化处理,对部分意义相近、表述重复的问题进行合并,对部分与调查目标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进行删除,最终形成培训满意度影响因子测量量表,由培训宣传满意度、培训场地满意度、培训课时满意度、培训设备器材良好度等指标构成,见表1。
正式调查中,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三地610名参加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员发放问卷,通过整理统计,共收回有效问卷5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3.93%。
表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汇总
(二)调查样本描述
从年龄分布上看,调查人群中18~25岁占22.66%,25~35岁占28.52%,35~45岁占27.93%,45~50岁占15.82%,50岁以上占5.08%;从学历分布上看,小学学历占3.32%,初中学历占65.43%,高中学历占26.17%,大专以上学历占5.08%;婚姻状况上,已婚占95.51%,未婚占4.49%。被调查人员培训前人均月收入1927.16元,培训后人均月收入2313.04元。
(三)因子分析
在量表提供培训满意度各项指标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尝试进一步找出满意度影响诸因素背后的潜在联系。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借助于少数几个因子对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这一方法通常将内在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归类后每一类变量成为一个因子,从而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量表的大部分信息内容。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方便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需要进行KMO检验和 Bartlett球形度检验来检测量表指标间的相关性,只有在进行这一相关性测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通过提取因子来探究原有变量的信息。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评价指标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得出KMO检验值为0.878,Bartlett卡方检验值为1197.188,自由度55,sig值小于0.001,表示高度显著,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显示,表中前3个公因子加入后,此时累积贡献率达73.603%,即约74%的总方差可以由3个潜在因子解释,表明3个公因子可以反映量表中的大部分信息。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为更好地体现原始变量间的联系,以及更好地解释所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成份矩阵正交旋转后形成旋转成份矩阵,通过对于同共因子的梳理,结果见表3。
表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在培训宣传满意度、培训场地满意度、培训课时满意度和培训时间安排适合度指标上具有高载荷,相应的因子载荷值为0.880、0.879、0.835和0.734,该因子内的指标均不直接评价培训的效果优劣,但是可以反映受训人员对培训最直接的主观印象,可以将其归纳为认知因子。
第二公共因子的高载荷指标包括培训设备器材良好度、培训师满意度、教材满意度和教学手段满意度,相应的因子载荷值分别为0.849、0.795、0.762和0.767。这几项指标均与情绪情感有关,均形成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的态度和观点,是培训过程中的深度体验,对于培训满意度的形成具有关键性影响,可以将第二公共因子命名为情感意志因子。
第三公共因子高载荷指标包括培训内容实用性、工作效率改善度和工作方式改善度,相应的因子载荷值分别为0.789、0.789和0.783,这三项指标与第二公共因子不同,它们侧重于培训后行为和结果的评估,作为培训过程的延续,这几个指标体现了对于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后行为和结果改变的关注,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三项指标真正体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因此将第三公共因子称为产出评价因子。
二、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因子解析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中各指标间的联系。认知因子、情感意志因子和产出评价因子分别从不同层面形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架构。
(一)认知因子
认知因子由培训宣传满意度、培训场地满意度、培训课时满意度和培训时间安排适合度指标构成。为提高培训满意度,需要在培训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动员,并通过改善培训环境、完善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培训管理,使受训者在培训之初就拥有对培训良好的印象,进而形成良好的培训期望,最终形成的良好培训效果。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再就业转移培训的宣传和动员,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使培训人员形成良好的培训动机[7]。一般而言,培训动机既取决于受训者自身的学习兴趣,也取决于培训部门的积极动员、引导以及持续激励,后者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更为重要。需要遵循成人教育规律,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具体情况,对包括培训课时和培训时间安排等环节在内的培训教务安排进行周密筹划。在制订培训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特殊的工作作息习惯,要考虑到课程安排对受训人员产生的影响。除此以外,课程安排还应该充分体现有效性和科学性,“繁冗拖沓”或者“敷衍了事”是受训人员对培训安排做出的两种极端、消极的认知感受,受训者会据此做出培训有用与否的直观判断。所以在培训前,组织方需要进行缜密的培训设计,使得受训人员可以感觉到培训安排的紧凑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再者,要改善培训环境,在培训班级规模、教室选择等方面要加以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情感意志因子
情感意志因子包括培训设备器材良好度、培训师满意度、教材满意度和教学手段满意度四项指标。除了浅层次的直观认知外,受训者对培训也有深层次的情绪意志认识,这类情绪情感同样会影响到培训满意度评价。为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需要严格挑选师资,选拔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胜任农村成人知识技能培训的培训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参与到培训项目中。其次,良好的实训设备器材是实现培训的基本保证,要保证培训中设备器材状态良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种类繁多,需要的设备种类也品类多样,缝纫、纺织、电脑维修、机床操作等培训项目均离不开必要的实训设备和器材。同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培训中使用自编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材的选择标准不在于知识的系统性,而在于易读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激发受训人员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受训人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如设计合理的参与式教学可以加强培训中对于知识要点的示范和参与,对于培训满意度影响明显,具体要求是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通过理论教学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能力。
(三)产出评价因子
产出评价因子包括培训内容实用性、工作效率改善度和工作方式改善度三项指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因此,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实用性、工作效率改善度以及工作方式改善度等方面的认可对于其满意度评价的形成格外重要。对于培训内容实用性的设计,要根据培训目标进行精心组织,注重在内容上的甄选,使得培训内容能够涵盖工作和劳动岗位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务必与实践密切联系,切忌内容空洞;同时要注意各次授课内容上的衔接,做到先易后难,先一般再具体,适应成人教育发展规律。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改变的评价是培训满意度中最实质性的评价内容,因为通过上述指标的评价可以了解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行为上的改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逻辑上看,受训人员在这一因子上给予高评价意味着他们通过培训获得了转移就业的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培训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