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肯》走进观众“期待视野”的艺术

2014-11-27 05:04高芳卉
电影文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林肯

[摘 要]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林肯》在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后备受关注。本文即以英美文学中的“接受美学”理论观照这部独特的历史传记片;通过对该影片视听语言“互文本”系统地分析考查,探索传记电影以“对白”推进剧情的叙事手法和以“创新期待”为主的观众解读模式;进而试图阐释斯皮尔伯格在舍弃了他的长镜头、大场面等常见电影元素风格之后,是怎样以沉静内敛的艺术表现力把一部本土英语言电影带进全世界观众的“期待视野”。

[关键词] 《林肯》;电影受众;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因领导南北战争并在宪法上解放黑人奴隶而最终促使国家统一,被后人尊称为“新时代国家统治的楷模”。他出身寒门但品质超群,励精图治却又不幸遇刺,马克思曾评价说:“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1]在受众审美视角日渐开阔的今天,如何通过影视作品重塑定格于历史丰碑的伟人林肯,并使之满足全球观众的审美期待,其难度不言而喻。2013年2月,在陆续获得了12项提名奖之后,以英文对白取胜的《林肯》最终荣膺第85届奥斯卡的影片最佳艺术指导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巨额的票房与荣耀背后,是什么力量让导演斯皮尔伯格再次勘破当代电影“接受美学”的艺术境界而让本土英语言电影获得世界的认可呢?

一、电影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

20纪世60年代,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士坦茨学派发表了系列关于文学的接受和作用理论。它把读者的接受效果作为文学史演进的内在动机,认为文学史是作家、作品、读者互动的历史,而文学作品的价值更有赖于读者的接受意识。[2]电影接受美学吸纳以上文学领域成果,并朝新的方向拓展。雨果·闵斯特伯格( Hugo Münsterberg)发表的《摄影剧:一次心理学的研究》成为西方电影接受美学的肇始,他强调观众知觉和心理幻觉造就了电影艺术;而电影学名著《想象的能指》将电影美学话语直接视为鼓动观众欲望、推动电影工业发展的力量因素;相较于文学接受美学,与之有重叠意向的电影接受美学是克里斯琴·汤普森( Kristin Thompson)提出的“背景组合”机制。[3]

“背景组合”,是把影片视为众多元素符号组成的开放系统,其艺术和表达效果依赖于观众的社会语境。影片援引各种可供观众消费的系统元素从而构成一个独特组织;观众则依据源生于此组织的系统元素或程式、规范来解读这部电影。其实这套电影系统的范畴与文学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不谋而合。“期待视野” 是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它包括读者已有的文学经验、阅读中与文本的交互期待(被肯定或否定、被满足或挑战)和不断重新调整期待视野的循环动态过程本身。依据以上理论,电影学者艾伦认为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更多地集中于全体性、公众化的视域,是一种公共的互文本系统。这种互文本包含承载影片之间共通的元素、技法和类型模式的“电影互文本”;利用绘画、文学、风俗、戏剧等其他艺术类型的“非电影互文本”;涵盖商业、法律、生态、政务等反美学性质元素的“外电影互文本”[4]。而后两者互文本随着观众审美视域的开阔,会不断内化为电影互文本中的一种普通元素。

二、《林肯》的独特“互文本”系统

在电影的“背景组合”中,互文本系统通常以视听语言的形式呈现,具体包括文字符号、自发声响、音乐背景、运动影像和语言对白这五种形式。影片《林肯》中,反高潮,去戏剧化,依赖人物“对白”正是该“电影互文本”最大的特色。

(一)避免情节铺叙,以“对白”支撑全篇

斯皮尔伯格电影的艺术风格曾被总结为:故事叙事完整化、主题中心化、内容国际化、细节情感化和具有民族风格等。打量他的电影互文本,在其以往的科幻和战争影片中,他那招牌式的长镜头极能渲染感情,气势磅礴的大场面也屡见不鲜。但是在《林肯》中,他变了。从雨中黑人谈话到林肯遇刺突然歇幕的150分钟里,斯皮尔伯格采用了大量的室内戏和人物对白。不了解美国历史的观众或许在室内的静像中觉得些许沉闷,但聆听每一段对白,其信息量都堪称庞大,而且充满戏剧色彩。

在剧情方面,以往长镜头渲染的戏剧化故事情节减少;完整化、中心化的叙事特征不再依靠画面和音乐背景来铺叙。《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宏大场面和《战马》中人性交织的细腻煽情不见了,更多的是总统林肯略显疲倦的语音与静室里明暗交错的光线。斯皮尔伯格刻意放弃了剧情、情绪上的传统技巧,他用大容量的台词来推进剧情,处处显示出了林肯本人在狂风骤雨中清醒的沉着与克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肯》的互文本确实让观众的期待视野有了许多新意。

(二)打散叙事格局,重塑精神品质

林肯总统出身下层社会,他是美国历史的一段传奇,但斯皮尔伯格只讲述了他的四个星期。电影《林肯》截取了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总统被刺身亡之前的历史断面。此时,再度当选总统的林肯呼吁国会重新考虑并通过第13条修正案。经过林肯与国务卿西华德的努力,1865年1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终于写入了美国宪法。这是伟大的历史时刻。在这个共时性的平台上,斯皮尔伯格打散他多年坚持的“故事叙事完整化”的风格,把众多电影互文本元素通过演员、观众和电影本身的艺术指标融入林肯的这段生活与政治舞台。《林肯》的“期待视野”呈现出与以往人物传记电影迥然不同的变化。

林肯是美国的英雄,塑造英雄主义形象的电影离不开主旋律。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去中心化、偏离主旋律的电影情节。比如,为了使国会多数议席投赞成票,林肯团队采用威迫、利诱、收买、暗箱操作等手段,使好莱坞高扬已久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作出了妥协;林肯夫妇在外人面前同仇敌忾和光鲜无比的外表下,他们自己却有着因为在战争中失去长子而造成的深深隔阂。在《林肯》中正派、反派不再脸孔化,也不以历史道德的正义感来决定双方较量的胜负,而是用历史结果来淡化过程和细节。以往观众期待视野中史诗般的叙事格局,被担负历史使命的人物形象冲垮,电影互文本终于回归到人物的塑造与时代精神的诠释之上。

(三)镜头内敛,人物出彩

在技术手段上,《林肯》的电影互文本抛弃长镜头渲染和大场景营造,在景别运用的顺序上做了有利于对白式叙事的调整。以往用大环境交代背景的手法,被室内的光线和交谈的气氛直接替代;用中景交代人物的动作反应习惯,则更多停留在人物交谈时流露的气质与神态的塑造上;先以近景或特写表达人物细微表情、动作,再回到大全景交代时空的手法,更是直接让步于大容量、戏剧色彩浓烈的对白语言。在此,我们看到斯皮尔伯格电影技术手法的克制,意义表达的含蓄与留白。

不得不提的是,《林肯》任用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担纲主演林肯,双冠影后莎莉·菲尔德饰演林肯妻子,而汤米·李·琼斯饰演激进的撒迪厄斯·史蒂文斯。尽管片中昏暗的色调让人感到压抑,但巨星的卓越演绎点亮了人物性格。正是透过他们出彩的演技,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谙识了美国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感受到了林肯的才华与魅力。

以上,我们把电影《林肯》接受美学境界演绎的成功视点放在创作团队与“电影互文本”身上。现在,再来关注一下我们观众的不同期待视野。

三、站在时间序列上的观众

《林肯》的观众在经历了对于电影的形象感知和理性认知后,开始运用自身的经验体系和整体社会语境来考量、解读和规范这部电影。这种互动式的“期待视野”会让《林肯》的内涵充满肯定与否定,挑战与创新。观众的期待视野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定向的期待,主要取决于观众自身喜好与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另一种是创新期待,它是在定向期待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时代主题与社会语境。

(一)历史横截面上的“定向期待”

我们解读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时,期待视野中出现的是国际人道主义情结;欣赏《外星人ET》时,期待视野充斥全人类童真的情绪。面对美国家喻户晓的伟人林肯,斯皮尔伯格慎重地选择了历史作家多丽丝·凯恩斯·古德温的《对手的团队:林肯的政治智慧》为蓝本,邀请普利策奖得主托尼·库什纳执笔进行改编,他的重量级创作团队要给观众带来一位脸孔化的、“定向期待”式的伟人吗?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有些疲惫的、脆弱的、纠结而又诡辩的历史人物。林肯更加人性化、复杂化的面孔使美国观众的期待视野焕然一新。也正因为如此,全世界观众站在那个“废奴制时刻”的历史横断面上,欣然接受了这样一部以英语言打造的本土民族主义电影。

(二)时间序列上的“创新期待”

法国思想家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5]这正是对于电影观众创新型期待视野提出的要求。在思想内容上,今天的观众要学会站在时间的序列上带着时代进步的思维,以后来者的目光打量先贤的事业与荣辱。当林肯面对着是结束内战,还是把废奴写入宪法的两难决择时,观众也在帮他排除万难、酝酿选择。但是,政治斗争之艰巨、利益关系之复杂、南北战争之残酷和中年丧子的切肤之痛,让他放弃了很多道义上的程序而采用了非常的手段来达到目标。观众看到斯皮尔伯格收敛起刻意矫揉造作的主流情节,改用冷峻的叙述,试图记录一段最真实的、改变美国命运的历史。

在艺术形式上,更加沉静、内敛的表达方式使这部对白冗长的人物传记电影独树一帜。影片中纪实的虚构表现出林肯既是总统,也是丈夫、父亲、战友的多重身份;而大段阴暗画面,表征出其历史任务的艰巨性;从微弱的声音到疲倦的神情,刘易斯对林肯的诠释既感性奔放又理性克制;台词用力恰如其分,大段落的对白凸显了自然流畅的剪辑效果;用光和布景手法精致而考究,快速移动的景别立体了剧中人物形象;不用管弦配乐和画面剪辑来制造的剧情高潮、尽量的弱化戏剧冲突、以留白的方式还原历史,这种深沉而收敛的表现力,耐人寻味。

四、结 语

《林肯》的观众以不断进步的电影互文本,把自己从好莱坞商业片影视娱乐化的视听倾向中超拔而出,进而逐渐转化成为对于历史、民族、命运和自由的视听思考,其实这是电影观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当英语民族的英雄、伟人在电影语言的刻画下成为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对象时,以电影接受美学打造的共通语义空间已经占领、并征服了当下所有国际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1] 刘祚昌.美国内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 曾耀农.电影研究与接受美学[J].绥化师专学报, 2001(09).

[3] 徐枫.电影研究中接受美学的三个向度[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2(01).

[4] [美]艾伦,戈梅里.电影史:实践与理论[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5] [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高芳卉(1980— ),女 ,陕西汉中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林肯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导演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满足和提升
安静从容 林肯M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