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存在主义教育观

2014-11-26 00:47刘小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

刘小平

摘要: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幅度向前推进的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也成为社会各层关注的热点,“人性化”正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式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以课本为中心”、“分数压倒一切”的观念统治着整个教学过程。此时,对教育中生命个体的关怀成为教育哲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应时代之要求。

关键词:存在主义 教育哲学 生命个体

存在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形成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于法国。从存在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它的产生、兴盛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以德国为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战争也使德国的工农业生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人们感到自下而上受到威胁。战败的悲观和失望情绪笼罩着全国,民族尊严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政治、经济、文化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但它在人们心中所形成阴影则会一直影响他们。劫后余生的人们听腻了战争中的种种民族大义,厌倦了政府为争取胜利捏造的集体荣誉。他们要为自己而活,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活。于是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呼出了人们的心声。

存在主义把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当作全部哲学的核心,关注人存在的起初特性,如爱、激情、决断、痛苦、死亡等,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对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无疑具有巨大参考价值。[1]

首先,从教育目的谈起。

在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人要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活。而教育就是为了发展和培育人的这种个性而存在,教育要唤醒个人的自我意识,让个人确认自己的存在,进而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2]教育不应该把人培养成整齐划一的“知识产品”,因为他们只是一个活动的知识储存器,毫无创新可言,同时也失去了它做人的尊严。

然而,反观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体制,似乎恰恰有点与之“反其道而行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抱有一个终极的目的,即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人民造福。在这个方向下,学校教育成为批量生产“知识储存器”的工厂,而社会则成为消费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工厂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完美的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原则。这种现象在大学里最为明显,甚至出现如下规定:如果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于三分之一,则停止该专业的招生。不知大学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还是在培养定向技术工。

在这种教育影响下,能有什么个性发展可言?它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只会机械工作的庸才。真正的人才是自己发展出来的,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定错了位!

其次,从课程内容方面谈谈。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把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确定课程的依据。在存在主义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习上才会主动,才会有效率。[3]另外,人的境遇时刻在变化,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的,绝对的。固定的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

但是,注重基础的传统观念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致使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及大学的一部分课都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灵活性非常低。基础的重要意义在于,任何学习和研究、开拓和创新,都有狭义与广义知识的积累性和继承性,并以前人已经取得和成就为起点;任何学科和专业,任何产业和职业都有其知识、才能、方法上的基本功。这些作用在我们教育实践中被无限扩大了,并把基础雄厚作为优势宣扬。

可是,我们没看到另一面,把基础奉为“金科玉律”的一面,在基础至上的环境里,任何怀疑、轻视、削弱乃至全盘否定基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迷信基础,形成思维定势,不能站在书本外思考问题,创新意识被牢牢束缚在萌芽状态。基础教育把一个个性格的小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个死气沉沉、鲜有个性的指示容器。

有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刻:近年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等竞赛中,我国学生常常名列前茅,甚至总分第一,独占鳌头。连世界第一教育与科技强国美国也黯然失色。可是在当代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知识科技创新能力的诺贝尔科技经济奖的获得者中从1901-2001年中,中国仅有一人占总数的0.18%,而美国获得此奖项者达230人,占总数的43%。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失去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自制度化教育出现以来,学校教育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主、扎实基础为本。教育把外在的知识量化并作为追求的目标,“忽视了教育的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面对的是处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教育既然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应当以人为本,顺应学生的天性,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天性,而是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克千,樊莘森.存在主义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

[2]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斯蒂芬“良心”的生成与成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体意识的存在主义解读
为存在主义所受责难的辩护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以存在主义和符号学为主导对简约主义包装设计的理念解读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内涵
——评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