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
摘 要:译者的风格研究不仅是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开创性运用,而且是连接翻译研究和语料库计算机技术的桥梁。在检索并分析了100多篇我国21世纪以来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研究文章后,笔者发现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对语料库这一技术的简单介绍而且研究切入点过于集中。基于本文的述評,笔者希望这一研究的不足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调整研究的方向,使译者的风格研究全面化、实证化。
关键词:语料库;译者风格;翻译;统计方法
一、综述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翻译研究方法,其思想是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对大量真实的翻译现象进行描述(胡显耀,2007,p.214)。然而一直以来,利用语料库来研究译者风格的学术文章在学术界很少,这使笔者深感遗憾!
二、我国近10年语料库译者风格研究调查与述评
Mona Baker (1993) 不仅是第一个倡导把语料库应用于探究翻译现象的学者,她首先提出并实践了用语料库来探索译者的风格。她成功地将语料库中发现的语言模式与超语言的翻译过程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Baker 的这项研究利用语料库对比分析了英国当代著名翻译家Peter Bush和Peter Clark 的多部译著, 发现了两者不同的翻译风格。
国内语料运用语料库的方法来研究译者风格的文章也相对较少。笔者基于www.cnki.net ,对2004年到2013年关于用语料库方法来探索译者风格的文章进行了一个统计后发现,这10年中共82篇,其中的41篇是基于Baker的译者风格研究模式的,属于实证性研究。剩下的41篇基本上都是对Baker模式的一般介绍。笔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应该是实证性的,我们不能仅限于评介层面。
笔者将41篇的实证性研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小说为例子(24篇),第二类是以古代诗歌(散文)为例子(12篇),第三类是以现代散文为例子(5篇),以下分别阐述。
刘泽权、刘超朋和朱虹(2011),利用语料库软件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分析对比了《红楼梦》的四个英译本,乔利译本、邦斯尔神父译本、英国汉学家霍克思/闵福德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本),发现乔译多使用长句,邦译较易阅读,杨译对原文尊崇最大但阅读难度较大,而霍译明显趋向英语的叙事方式。
任敬辉和王立欣(2012)选取我国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英译为语料,比较分析了分别来自中国译者许渊冲、译者W.J.B Fletcher 和杨宪益与戴乃迭的三个不同英译本。研究结果表明,许渊冲的译文所含信息量较大,翻译策略趋于意译。W. J.B Fletcher 的译文和杨宪益与戴乃迭的译文则解构相对简单,更符合原语读者的习惯,翻译策略偏向直译。
最后一类是现代/当代散文,只占了其中的12%。霍跃红(2011)选取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分别来自中国译者、西方译者和中西合作译者的三个译本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Simple Concordance Program 4.0 和 Textanz 从译本中的词汇变化量、句子长度、可读性,以及情感表现、比喻修辞翻译等方面入手,对《荷塘月色》三个译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关于国内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述评,作者希望翻译界对翻译研究的思路有新的探索,能更多地将语料库的统计技术应用于翻译研究,为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式的证据;同时也能为以后研究译者风格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系统、可复制的模式,从而为译者的风格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野。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译者风格客观存在的分析,从而能引起日后广大研究者们对散文英译的重视,呼吁学术界乃至社会对译者的社会地位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霍跃红(2010),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比较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1(2),111-115。
[2]霍跃红(201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应用研究—以《荷塘月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32(4),69-73。
[3]刘泽权&闫继苗(2010),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与翻译策略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3 (4),45-47。
[4]任敬辉&王立欣(2012).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与翻译策略对比研究,外语教学3月(中),208-209。
[5]王家义(2011),译文分析的语料库途径,外语学刊,158(1)128-131
[6]胡显耀(2007),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小说词语特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6)33,214-220。
[7]赵晴(2008),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