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振龙
摘 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话剧的表演形式相对单一,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话剧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出现的实验话剧、探索话剧等被统称为先锋话剧,先锋话剧以它新颖的表现形式、表演手段以及与以往不同的内容,让观众眼前一亮,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先锋话剧的成功对于我国话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先锋话剧;创新;发展
纵观我国的话剧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话剧是以写实为主的。在八十年代之后,话剧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时的中国文艺界里,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先锋思潮,如新潮试验小说,第五代电影,朦胧诗等。这一时期的话剧也开始尝试在表演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比如探索话剧和实验话剧等等,这些类型的话剧在我们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另类了。这些类型的话剧在表达的手法上采用了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方式上也更加现代,在当时话剧以写实为主的状态下出现的这些新的话剧表现方式,就被统称为“先锋话剧”。正是有了这些话剧的产生,使得一直保守发展的中国话剧有了新的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旧的话剧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对于现代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加新奇和刺激的东西,而先锋话剧正是追求新的手段和创作思维,利用多媒体来对现代话剧进行演绎,它具备传统的话剧表演中没有的元素,因此,受到了现代人们的喜欢。先锋话剧中的“先锋”二字,其实在每个时代都存在,在一些新的话剧形式诞生的初期,都可以称作是“先锋”,因为很多新的题材或者表演方式都是从这些新形式的诞生开始的。
在国内,很多人对先锋话剧的概念区分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对于一个话剧到底是不是先锋话剧,很多人也说不清,先锋话剧、实验戏剧以及后现代戏剧这三者往往混在一起,不能很好的界定开来。先锋话剧,其实是带有实验性质的一类话剧,它是在探索一些新的表演形式,它具有实验精神,与传统的话剧习惯不相符,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很多观众或者研究者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在目前国内,“先锋话剧”主要指的就是带有实验性质的话剧,或是探索新的话剧表现形式。
在中国话剧的发展中,孟京辉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它是九十年代中国先锋话剧的旗帜。话剧在中国的欢迎程度并不是特别高,除了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话剧艺术团体常年处于亏损状态,话剧的剧目数量比较少,而且经济低迷的状态下,人们也无瑕去顾忌精神层面的享受。话剧的受欢迎程度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系,还与话剧本身的吸引力有关。在以前,话剧的表演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不仅观众不满意,连演员也同样不满意,这样的情况下,话剧的精彩程度很低,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对话剧进行革新。而孟京辉就是勇于对话剧进行探索的一个人,他的戏剧充满了热情、叛逆和戏谑,富有个性。传统的话剧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无聊,不好看等,而先锋话剧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话剧的看法,使话剧具有了活力。
先锋话剧可以说是话剧中的一个新兴事物,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到一些坎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部艺术作品的成败往往受到商业因素的牵连。好的戏剧作品要能够经得起大众的考研,能够被大众接受才能有市场,才能创造经济价值。而先锋话剧符合年轻人求变求新敢于创造的的精神,所以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它有自己的市场需求,而有需求就证明它是有价值的,先锋话剧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受到追捧,这对于话剧来说是一件好事,先锋话剧在不断探索中必然会推动中国话剧的发展,是一个敢于创新的鲜明事例。
先锋话剧的很多表演形式都非常的新颖,在传统的话剧作品表演中从未出现过,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艺术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这种以往完全难以接受和想象的话剧形式非常的喜爱,而先锋话剧中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比如多媒体、音响设备、灯光设备等,使得话剧的表演更加丰富,更能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但是,在这些表面的现象之下,必然有其难以撼动的根基,才能使先锋话剧一直存活下来,而不是昙花一现,这就是先锋话剧一直坚持着话剧的本职,它所表演的故事、情感,都是我们生活中真是存在的事物,只有抓住话剧的本真,才能不失其原本的味道,才能一直发展下去。
先锋话剧只是中国话剧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插曲,这种话剧正在逐渐的被人们熟知和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先锋话剧必然还要进一步的发展,来适应更新的时代需求,我国话剧发展要抓住大众的思想需求,不断探索,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话剧理论。并且在话剧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改变和进步,新的手段、新的思想会一直融入到更新的话剧中,只有这样,中国话剧才能变得更加成熟,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 赵亮 实习生 陈忧子. 小剧场话剧30年: “先锋”和“实验”已成寻常概念 “艺术”与“票房”仍是最大壓力[N]. 工人日报,2012-08-06005.
[2]杨新宇. 消费文化视域下的话剧市场热点剖析[A].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