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文学批评为何“缺席”?

2014-11-26 05:12马忠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缺席

摘 要: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它有文体、温度与活力,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理解,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

关键词:不说真话;缺少体温;脱离文本

批评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未必依附于批评的对象,仅依靠自身的精神力量给读者以美感。可是如今所看到的文学批评大都呈现一副媚态和疲态,有思想、有观点、有见解、有锋芒的批评越来越少。也难怪经常听到人们抱怨:批评缺席。实际上,文学批评家们很少缺席,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一个又一个文学场合。那么,批评家这种在场的“缺席”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不说真话,没有可信度

不说真话,遇到问题绕着走,是当下文学批评的一大通病。今天回过头来阅读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当代作家评论》、《作品与争鸣》、《文学自由谈》等文学评论刊物上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锋芒毕露、语言生动、批评中肯,让人如饮甘泉。这些批评对读者理解作品的精髓,理解文学的要义都大有启迪,对作者把握生活脉搏、提高创作水平也大有促进,对繁荣文学事业起到了助推作用。但是,近些年,文学批评却成了王大娘的皮蛋——变了味。人情批评、圈子批评、空头批评、好话主义,是批评界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

这样的批评与真正的文学精神无关,与真正的文学批评精神无关,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目的。就拿作品研讨会来说,要么高赞好象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会出现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要么就是说一些空洞无物、不咸不淡的大话、套话;说一些云遮雾罩、不着边际的废话、屁话。还有的批评家满篇都是新术语、新名词、新概念,明明一句很明白、很简洁的语言就能说得很清楚、很到位,他偏要弯绕绕地说一些个个都不理解、人人都不明白的“鸟语”。就象赵丽蓉演小品时说的,就是不好好地说人话。这样的批评对作者来说,起不到半点磨刀石的作用,对读者来说,起不到一丝毫的启迪作用,致使文学批评丧失了它本身应有的力度。

缺少体温,没有生命力

当下的文学批评,学院派占据强势,其“纯学术”的批评常常艰深晦涩,玄虚空洞,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触及复杂的创作现象,有任何憾动体验、震动心魄的感觉。在似曾相识的批评里,看到的是“能指”、“所指”、“俄迪浦斯”、“镜像”、“后现代”、“后殖民”,看到德里达、福柯、本雅明、杰姆逊、萨义德等众多繁复、令人眼花缭乱的词汇。评论者经过一番概念的搬用,逻辑的推演,最后证明出了“每个人都有十个手指头”,绝对符合学术规范,可是艺术感觉呢?问题意识呢?貌似深刻的专业形式之下是贫血的内容与对艺术与现实感觉的极度匮乏。

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它有文体、温度与活力,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理解,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一个好的批评家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作品出来了,有没有什么新东西?或者是旧东西的“原画复现”“借尸还魂”?这个东西为什么出现在此刻?它呈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征象?是时代的病症,还是一种亟待批评家大力开掘的新鲜的艺术力量?要想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是靠书本理论就能够对付的,它需要批评家长期积累的对艺术、对生活几近本能的敏感,没有感觉是断然做不出有生命力的文學批评来的。如果有意地使情感“零度化”的语言,这样的批评也必然干瘪,味同嚼蜡。所以说,文学批评要尽量突出自己的主张,文气多一些,尽量回到文学本身;地气多一些,从自己的现实环境中提取出文学精神;灵气多一些。如此,方能增强文学批评的魅力或可读性。

脱离文本,没有针对性

批评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然而,在我们这个不少人心态浮躁的年代,老老实实读作品的批评家越来越少。看看当下报刊上的文学批评,充斥版面的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扯虎皮作大旗,拉拉杂杂唬弄人的文字,一些批评家根本不深入文本,不潜入作者文字之中,王顾左右而言他,完全就是在那隔靴挠痒。作为批评行业之一员,这些年我也参加过一些作家、作品研讨会,我注意到,有相当一批批评家是不认真阅读文本或者根本不读文本的。不管是评谁的作品,有的评论家张口就来,直接把评张三的话搬到评李四的作品上。这种没有深入文本的批评业已成为当下批评界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缩影。

批评首先面对的是文本。对于批评家而言,他的一切关于艺术的思考和阐释,都只能从阅读做起,进入那个文本提供的世界,通过作家的描写和形容,细致地品味和体悟作家的用心立意,而且务必“细读”。当然,细读只是对精品而言,粗劣之作,是不必为此费神的。批评家不是先知更不是巫婆,他的经验来自于阅读,而并非察言观色。批评的合法性在于任何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都有接受自由评判的义务,批评本身不是目的,它一方面可以满足阅读者的表达欲望,用个人化的理解赋予作品以更多的内涵,另一方面,批评家通过先声夺人的价值确认,给后来的阅读者以启示和引导。所以,负责任的批评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作者简介:马忠,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缺席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刑事缺席审判的法理反思与制度优化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少年儿童不能“缺席”
论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诉讼模式
现当代中华诗词不应缺席中国文学史
《我依然爱你》 生命教育,一场永不缺席的陪伴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姜君:一汽丰田不想缺席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