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红
(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中牟451450)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具有季节性,每年秋冬季节流行,发病常见于3 岁以下婴幼儿,此阶段的婴幼儿肠道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发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肠穿孔甚至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笔者对160 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进行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牟县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8月~2014年1月由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160例,年龄6~36个月。其中男88 例,女72 例。腹泻每日均在5 次以上,粪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大便常规检查轮状病毒抗原为阳性,白细胞≤3个/HP,无脓细胞及红细胞,伴有发热呕吐,合并轻度脱水56 冽,中度脱水29 例,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 例,男43 例,女37 例,年龄6~24个月,平均(18.6 ±7.5)个月,对照组80 例,男45 例,女35 例,年龄7~36个月,平均(19.2 ±6.3)个月,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正常饮食、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 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
1.3 疗效判定[2]①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成形,镜检正常。②好转: 体征减轻,大便仍稀水样,镜检正常。③无效: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大便仍稀水样,镜检正常或有脂肪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1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流动,注意病房消毒,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2 次,患儿在病程3~4 d 时为排毒高峰期,易感儿只要10个病毒即可感染[3]。每天换一次床单,有大便污染随时更换,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
2.2 心理护理 对患儿应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鼓励患儿父母多直接照顾患儿,尽可能多陪伴患儿,可将患儿喜欢的具有安慰性的物品带人病房,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多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并给予安抚、鼓励及表扬。
2.3 病情观察 观察排便量、性状、次数、记录出入水量、正确收集大小便标本,及时送验。由于腹泻时体液丢失较多,注意观察囟门、眼窝有无凹陷,口唇、口腔黏膜有无干燥,皮肤弹性、末梢循环情况等,从而判断脱水程度。观察有无手足抽搐、惊厥、乏力及肌张力减退等,评估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
2.4 用药护理 补液时严格执行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注意调整输液速度,保证输液量的准确[4]。每小时巡视记录输液量,了解补液后第一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必要时记录24 h出入液量,以提供补人及丢失的平衡比从而配置合适的补液计划。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口服药物的服药方法,应用肠道微生物制剂时,告知与其他药物间隔2~3 h 服用,以免相互作用失去效果。给幼儿少量多次喂水,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退热药退热,退热后及时擦干汗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5 饮食护理 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目的,原则上不禁食,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 h,其他均应继续饮食,即可促使肠黏膜再生修复,降低肠黏膜的渗透性,避免诱发肠黏膜萎缩,又可保证机体营养和能量供给,防止营养不良。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可缩短每次喂养时间,腹泻超过10 次/d 并且量多者,暂停母乳喂养,给予去乳糖奶粉代替,时间不超过24 h,并指导母亲及时排空乳房[5]。人工喂养者可喂以米汤、水稀释的牛奶,暂停辅食或改用豆制品和发酵奶,每日加餐1 次,忌食生冷、不洁和油腻食物,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稳定,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6 臀部护理 选用柔软吸水类尿布,每次更换后使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或者破损处以40%氧化锌油涂擦,同时注意防治尿布炎的发生,但涂药时应注意,使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力量适中。如皮肤出现溃烂、破损,应尽量暴露臀部,也可用红外线等照射,使局部干燥,促使伤口愈合,注意防止烫伤[6]。
2.7 健康指导 指导家长做好各项家庭护理,保持手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食物新鲜。母乳喂养时用热毛巾擦洗乳房后喂奶,食物要煮透,流行季节不要到公共场所。经常到户外活动,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家庭护理有利于腹泻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3.1 主要观察指标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在退热、腹泻停止时间及呕吐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见表1。
表1 患儿主要指标改善时间比较(n=80, ±s)
表1 患儿主要指标改善时间比较(n=80, ±s)
组别 退热时间(t/d)止泻时间(t/d)呕吐改善时间(t/d)观察组1.22 ±0.71 2.68 ±0.43 1.62 ±0.19对照组2.40 ±0.75 3.72 ±1.25 2.73 ±0.22
3.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80,n(%)]
轮状病毒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致死,故又是儿科的危重急症之一。观察组患儿经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臀部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1]张金梅.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3):2 602-2 604.
[2]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商广芝,李松,李淑芹.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2):78-79.
[4]苏 丹,刘金玲,贾林楠.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4):1 470-1 471.
[5]张 芳,武庆斌.循证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 371-1 372.
[6]周 芳.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5 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