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杰,程言美,胡树华,王 松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的评价。美国学者构建了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数,OECD提出了“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欧盟则创建了创新积分卡,国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一般包含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1]。罗守贵运用德尔菲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各地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2]。罗发友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6个省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3]。刘国新等采用最优脱层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嫡值法3种综合评价法对全国32个省市区进行创新能力综合评价[4]。何亚琼提出增长效率概念,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计算出31个省市创新能力指标值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方法进行相对评价[5]。刘顺忠运用DEA方法分析我国各地创新系统的特点,对各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6]。易伟明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各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7]。官建国以专利作为中间产品,应用两阶段模型,结合DEA模型,分别对创新活动的技术有效性、经济有效性以及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价[8]。苏屹应用随机前沿分析,以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评价了各区域创新绩效差距,指出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绩效的非效率现象[9]。
胡树华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四三结构模型[10],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含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创新主体、创新产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故称为四三结构。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四三结构运行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群创新体系“四三结构”运行评价模型
(1)创新投入创新指数主要包括创新人才指数、创新资金扶持指数和科技创新支撑指数。人才、资金和科技是创新投入的三大流,是创新投入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区域内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培养及引进能力,区域内对创新给予的资金扶持以及区域内的科技创新的支撑水平,共同体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投入状况。
(2)创新主体创新指数主要包括政府创新指数、企业创新指数和科研机构创新指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主体,是改造创新客体的主观能动活动者。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
(3)创新内容创新指数主要包括科技内容创新指数、制度创新指数和管理创新指数。创新主体根据创新投入,围绕创新内容进行创新。从创新的研究路径来看,科技创新出现最早,随后是制度创新,最后是管理创新,一切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科技、制度、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要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情况,必须对该区域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状况进行研究。
(4)创新产出创新指数主要包括产品产出创新指数、产业产出创新指数和环境产出创新指数。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产出主要是指产品、产业、环境三个类面上的系列成果。产品是区域创新的直接产物,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等等;产业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创新成果的重要连接点和体现;环境则是创新产出的宏观产物,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根据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统计的31个定量指标,15个问卷调查、专家打分定性指标,共计46项指标,构建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四三结构评价模型,见表1。
表1 基于四三结构的我国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指标
续表
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正在崛起,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 GDP[11]。根据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全国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和我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布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综合考虑数据选取的便利性和科学性,本研究选取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等12个城市群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对象为2009年,来源包括全国、各省市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和高新产业统计年鉴、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各省市第二次R&D资源清查公报等,部分定性数据参照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和中国城市创新报告综合计算得出。
为了客观公正地对典型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通过建立模糊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个城市群的综合评价值。
(1)离散系数法确定权重。城市群区域创新强弱差异的表现,在指标上体现为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法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如果区域创新评价体系中某指标的数值能明确将各城市群分开,说明该指标在这项评价上的分辨信息丰富,应该赋予该项指标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该指标较小的权数。离散系数法公式如下:
(Ⅰ)建立理想方案
(Ⅱ)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
(Ⅲ)利用离散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
(Ⅳ)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若Ft<Fs,则t方案排在s方案前。考虑到本研究所建立的是相对模糊偏差矩阵,最终结果是一个成本型模糊矩阵,即t城市群排在s城市群前。
根据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四三结构运行评价模型,分别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对12个典型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 (见表2~5)。
表2 12个城市群的创新主体创新指数得分状况一览表
表3 12个城市群的创新投入创新指数得分状况一览表
表4 12个城市群的创新内容创新指数得分状况一览表
表5 12个城市群的创新产出创新指数得分状况一览表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得出12个城市群基于四三机构的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排名,见表6。
综合分析7种聚类方法的结果,我们将12个城市群分为4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同属领先层,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主体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快速追赶层,在创新产出上较为突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属于稳步发展层,辽东半岛、中原城市群等6个城市群属于探索起步层,各项创新指标都较为落后。
表6 12个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运行得分状况一览表
为了更好地了解12个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的层次状况,我们采用7种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对原始数据和模糊数据进行聚类,见表7。
表7 12个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7种处理方法下的聚类分类情况一览表
综合分析7种聚类方法的结果,我们将12个城市群分为4类: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同属领先层,珠江三角洲属于快速追赶层,山东半岛、成渝和海西属于稳步发展层,辽东半岛、中原等6个城市群属于探索起步层。
将表3~6中的四维评价结果和表6的12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的总体评价情况生成雷达图,其结果如图2所示。几乎所有城市群的四维波动方向和幅度几乎一致,出现了城市群创新体系四三结构同步非均衡现象,即某个城市群的一个维度较强,那么此城市群的其他创新维度也较强;某个城市群的一个维度较弱,那么此城市群的其他创新维度也较弱。假定城市群四维排名波动满足四维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四维排名波动幅度不超过样本城市群半数,即视为同步非均衡现象。从研究样本来看,共有10个城市群出现了四维同步情况,占到了样本城市群近84%,导致我国城市群整体上表现出了同步非均衡现象。
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城市群的区域创新差距较大,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城市群仍旧处在区域创新的起步摸索阶段。从城市群的非均衡分布来看,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均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在创新主体方面,绝大部分城市群的企业创新和科研机构创新都较为落后;在创新投入方面,资金对创新的扶持力度较低,尖端创新人才较为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效用和协同性差;在创新内容方面,各方面的创新都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在创新产出方面,由产品创新带来的产业创新的传导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产品、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较差。
城市群的区域创新和均衡发展必须以创新投入集成、创新主体联动、创新内容转化和创新目标导向为战略思路,努力实现城市群区域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推动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和高效运行。城市群可以通过成立推进组织、实施示范工程、落实创新内容、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实现区位经济向城市群一体化经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引进型经济向内生辐射型经济的转变,以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图2 城市群创新体系四三结构同步非均衡情况
[1]李海基,周霞,李红.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3-14.
[3]罗守贵,甄峰.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3):31-35.
[4]罗发友,刘友金,孙婷.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2,(2):22-23.
[5]刘国新,冯德雄,姚汉军,罗险峰.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1):84-88.
[6]何亚琼,秦沛,苏竣.中国31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增长效率评价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1):101-104.
[7]刘顺忠,官建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1):75-78.
[8]易伟明,刘满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119-121.
[9]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3(2):265-272.
[10]苏屹,李柏洲.基于随机前沿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3,28(1):125-133.
[11]胡树华,邓恒进,牟仁艳,杨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四三结构”模型及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0-22.
[12]陆培法.城市群:重绘中国经济版图[N]人民日报,2010-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