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阴补阳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2014-11-26 00:55时国臣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牵拉中风针刺

时国臣,郑 琦,高 霞,刘 敏,王 婧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足内翻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它使患者足部与地面接触不良,重心向前移动有困难,跨步和步频、步速降低,当患者前移时产生典型的足趾拖拽,影响步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观察临床病例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针灸四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个月。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3岁;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②年龄在40岁以上,75岁以下;③经影像学证实脑出血或脑梗死;④病人偏瘫侧足内翻。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6次,休息1天,治疗4周。

2.1.1 针刺治疗 选穴:患侧照海、三阴交、阴陵泉、申脉、绝骨、阳陵泉。操作方法:以上穴位分别施以针刺补泻手法:迎随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即阴经穴位迎着经络走行的方向成45°斜刺,施轻插重提、大幅度捻转泻法,阳经穴位顺着经络走行的方向成45°斜刺,施重插轻提、小幅度捻转补法。以上诸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1次。

2.1.2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按照Bobath为主的方法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打破痉挛模式,诱发分离运动,时间为30 min。

2.2 对照组

仅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操作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3 观测指标

参照足内翻角度评定[2],重度:足底与下肢呈90°;中度:内翻足底与下肢呈 90°以上,125°以下;轻度:内翻足底与下肢呈125°以上;正常:足底与下肢呈180°。

4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足内翻体征完全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足内翻体征基本消失,正常活动不受影响;好转:足内翻体征减轻,正常活动受到明显影响;无效:治疗前后足内翻体征未有明显变化。

5 结果

5.1 足内翻角度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足内翻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足内翻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纠正足内翻;组间差值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治疗组在足内翻角度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 <0.01,2)P <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30 138.10 ±9.05 160.10 ±7.701) 22.00 ±4.213)对照组 30 139.07 ±9.06 153.70 ±7.892)14.63 ±3.28

5.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6 讨论

中风后足内翻是因为足的阴侧过盛牵拉力过强、足的阳侧过虚牵拉力过弱而形成的;足外翻是因为足的阴侧过虚牵拉力过弱,足的阳侧过盛牵拉力过强而导致的[3]。笔者根据上述理论,采用泻阴补阳法,先选取位于阴经的穴位照海、三阴交、阴陵泉,采用针刺泻法,以泻阴之盛,使筋脉挛急得以缓解;再选取位于阳经的穴位申脉、绝骨、阳陵泉,采用针刺补法,以补阳之虚,使筋脉弛缓得以改善。正如《内经》所说“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从而调整阴阳两经的功能状态,协调阴阳失衡,达到疏通经脉气血的作用,使足内翻得以纠正。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中风后足内翻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产生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而预防痉挛状态发生的根本措施是要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4]。此外,通过不断输入和强化运动信息可以促使神经细胞突触再生、发芽从而实现对中风后患者大脑皮层功能进行重组[5]。针刺结合正确的康复训练即是通过向肌肉和关节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打破中风后足内翻的异常运动模式,同时,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及皮肤感觉的冲动,从而发挥易化作用,促使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使大脑细胞“功能重组”,以实现对低位中枢的调控,从而纠正足内翻。

传统针刺对现代康复医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两者的有机结合对足内翻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80

[2]尹科.针刺治疗脑梗死足内翻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3(12):75 -76

[3]张文义.阴阳补泻手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外翻100例[J].中国针灸,2009,29(2):145 -146

[4]郭民霞,俞世勋.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的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5):287

[5]赵钛.现代偏瘫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2

猜你喜欢
牵拉中风针刺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