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喜
学校举办数学文化节,邀请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到校上课。听惯了语文大师们的课,很想见识一下数学大师的风采。
开始上课了,期待中的“精彩”并没有出现,贲老师的语言和语文教师比起来显得有点“苍白”,似乎少了激情与诗意。就连课前互动也是那样的简练,颇有一种“单刀直入”之感。这样的课好像少了点“荡气回肠”,也似乎缺了点“酣畅淋漓”。
强烈的目标意识
贲老师执教的是《乘法口诀的复习》。整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枝不蔓,不拖泥带水,几无旁逸斜出,无论是课始的对口诀,课中的数字游戏(说口诀),还是后来的看口诀列算式或看算式想口诀……所有的环节都紧紧围绕“乘法口诀”展开,其目标意识是很多语文教师“望尘莫及”的。想想我们的语文课,常常跟着感觉走、听凭学生牵。常常抛开文本随机发挥讲“感受”,信马由缰讲“拓展”,曾经与“综合结太深的缘”,与“人文攀太近的亲”,与“多媒体贴过密的心”。猛回首,方知耗了时间,偏离了教学目标,课堂表面的热闹终究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其实教师都明白,语文教学如果偏离了“语文”这一目标,那就必将陷入“课将不课”的境地,语文教学要像数学教学那样,始终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拓展教学空间,寻求教学生成,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引领。
强烈的效益意识
走进贲老师的课堂,可以时时感到老师们强烈的效益意识,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学设计环环相连,师生互动有机穿插,可谓不让一分钟空耗,不让一个人悠闲。
字字珠玑 贲老师的课堂语言少了几分激情与诗意,然而其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却举轻若重、简洁明了。常常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情感有效地激发起来,把课堂时间最大化地交还给学生。想起了平时的语文课,大段的激情独白,长篇的诗意朗诵屡见不鲜,教师的脱口秀似乎成了语文教师展示自我口才的必备“包装”。也许,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语言需要华美与铺陈,但是课堂的四十分钟毕竟是个常数,教师的独白只会挤占学生的宝贵时间。教师太多的个人表演只会让人现场很感动,过后什么都没有。精简讲授语言,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找到真正的感动,这样的课堂才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实惠”。
面向全员 贲老师的课堂最让人难忘的是每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每一道练习题全班学生都全情投入,看不到学生在交头接耳,无所事事。想想平时的教学,提出的问题,只要有部分人,甚至是几个人附和,就会心满意足,欣然进入下一环节,靠几个优秀生撑门面完成一节公开课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当自己陶醉在少数优生精彩发言的时候,当为个别学生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何尝去想过那些一节课一次手没举,一个问题没有回答的学生的感受呀!常埋怨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可又有谁敢说,班级学生的两级分化和自己的“全员意识”的不足无关呢?如果课前预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课上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问题的难度或表述方式,让更多(最好是全部)的孩子参与进来,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心中有个底线要求的话,保证学生全员的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益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强烈的训练意识
也许是学科的特殊性,贲老师的课,从上课到下课,总在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反馈,把思维训练、想象训练、操作训练、表达训练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应该说在训练的意识上贲老师又给我们树立了样子。看看我们的语文课吧!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训练”不知何时踪迹全无,很多老师更是谈“训练”色变,认为“训练”是“理念落后”的代名词,课上学生“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极为普遍。刚观摩一次市级优质课比赛,粗略统计了的数据令人瞠目,二十四节课上学生动笔写字的课仅有可怜的7节,而7节课上总的动笔时间也只有可怜的31分钟。一节三年级的课,13个生字竟1个未写,教者在课后的说课中竟美其名曰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写字能力。听了这样一番高论,真不知孩子该如何写出一笔漂亮的字?还有,语文课虽然现在也有不少小练笔,但往往是课快结束之时点缀而已,不像数学课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人人过关地训练。小练笔等是否也尽量放在课内完成,然后进行反馈、点评,真正实现语言的内化呢?
……
当然,每门学科有每门学科的特点。也许数学老师们听了语文课同样也会带给他们别样的震撼!用语文的眼光看数学课,只是想从数学的“理性”中学到更多利于语文的东西。感谢贲友林老师带给我一节别样的数学课,其强烈的目标意识、效益意识、训练意识在带给我震撼之余,更多的将是思考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