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的母亲》想到的

2014-11-25 14:38刘刚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罗斯福老舍意识

刘刚

老舍的《我的母亲》,语言朴素直白,字里行间透出的真情却令人感动不已。

老舍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上所具有的淳朴性格,成为他一生汲取不尽的生命源泉。儿子对母亲的爱也感人至深。“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在这饱含泪水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热爱之情。文章还抒写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没有遵循母亲的意愿成婚;违背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抗战期间,无暇回家陪伴和侍奉老母。当母亲带着遗憾离去,留给作者的是深深的思念和自责,文章以“心痛!心痛!”作结,愧疚和悔恨之情达到高潮,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老舍对母亲的爱,使作品具有特别的感染力,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古人云:“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如此,何况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子女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读后让人感动不已。

居里夫人是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不懂得感恩,任凭教师怎样说教都无济于事。原因何在?我认为:

一、家长的教育有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没有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长辈都把孩子看成心肝宝贝,孩子要什么,能满足的就尽量设法满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社会,大多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想着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不知道感恩。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再现、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知恩,并捕捉日常生活中自己受到的恩惠,从而使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二、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我们要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实施感恩教育,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开展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收集相关的公益广告,写感恩征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心胸开阔,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让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如开展 “为父母或长辈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弱势群体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学生的自然之举。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恩,便会拥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我相信,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人,在事业的道路上定能成功。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公司应聘,他的口才及能力很被经理赏识,决定重用他。但经理无意间发现他所填的表中家庭成员一栏却是空的,就问他为什么不填。他说,我父母都是农村人。就因为这一句话,他失去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连自己父母都看不起的人,就算再有能力,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赏识,注定不会成功。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让它展翅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

重读《我的母亲》,再一次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我们才能真正对得起给我们恩惠的人。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斯福老舍意识
北平的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老舍的求婚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