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不是教育的唯一尺度
——教育不应缺失或忽视情趣、浪漫、感动、诗意、真善美,对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时,不仅仅要说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师”,还要说他是否是一位“有诗意的教师”“有情趣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有人性的教师”“有故事的教师”……因此,“深刻的思想”只是教育的一个尺度,而不是唯一的尺度。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
◎有个性的校训才不会沦为花瓶
——校训,犹如家风,发挥校训的育人作用,必须摒弃那些八股化、同质化的校训,让全体师生真正参与到制定校训的活动中,汲取师生智慧,制定出体现学校特色、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为广大师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的校训。
(红网 张卫斌)
◎“文理不分科”回归通识教育
——中学的文理分科,导致许多学生只知专业领域,不知社会万象,并因智力不完全开发,抑制创造力,对社会与人生也颇多偏执。取消分科,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恢复高考全科考试,学生可得到全面平衡发展。只有综合人才,才是发育完全的人才,才有可能从一个学科跨越到另一个学科,打通学科界限,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由此引发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从而找准其一生的发展方向。
(《燕赵晚报 》 毕舸)
◎师资差距成为测量教育均衡与否的主要标尺
——城乡和不同城市间的师资差距已经形成严重的教育生态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义务教育均衡已由过去主要表现在硬件上转变为软件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师资差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校训贵在“借古开今”
——训者,引导、劝勉、激励也。学校要真正把校训融入学校文化中,才可对师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引导、规范作用,而如今很多学校校训在思想内容、表达形式上存有不少问题,缺乏个性,真正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具有导向性作用,又不能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特色性。
(《光明日报》 孙邦华)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青年学子的课本里,应该把古代经典留住。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光明日报》叶小文)
◎“补课又不是杀人放火”暴露谬误教育观
——近日,江苏高邮市某校教师要求学生到校外培训中心补课,并收取高额费用,事情爆出后,当地记者前去采访问及如何处理时,教育局某负责人不耐烦地称,“又不是杀人放火,要处理什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姜朝晖)
◎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
——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
在基础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给李白、杜甫们更大的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机缘被中华文明的薪火淬过,让那一片源于屈陶李杜、飘自王杨卢骆的清风朗月,在新的时代,继续吹拂照耀今人,让下一代依然优雅如瓷、坚韧如丝,让这份“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人民日报》李泓冰)
(丹 丹 晓 晓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