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胜
[摘 要]道教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后,就与当地宗教文化民俗等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道教文化。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对道教在河湟土族地区的传播历史进行梳理,并对道教对土族地区的民间信仰、风俗民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提出道教与土族传统风俗之间互溶互进的观点。
[关键词]道教;土族;历史,考察
道教是我国一个本土化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法术见长。自从形成起,就一直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传播,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也是道教传播的一个重要区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土族。土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分布,在收到经济、地理等因素影响下,逐渐与道教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青海土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概况
土族世居我国甘青地区,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的:互助、民和、大通、同仁、乐都等县,与汉、回、藏、蒙、撒拉等民族杂居在一起。这些地区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境内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左右。关于土族族源的问题,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但比较倾向于“吐谷浑说;”,解放后才正式确定为土族,在此之前,其自称为:“蒙古尔”、“察罕蒙古”、“土昆”“土户家”等,他称有:“霍尔”“土人”、“土民”等,由这些多种自称和他称中,我们不难理解,土族的族源有可能非常复杂。因此,在其宗教信仰中既融入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又有苯教、道教、地方神、萨满等宗教的身影,但其主要信仰仍为藏传佛教。
二、道教在土族地区传播简史
早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纪念随军征讨吐谷浑时,逝世于大通金娥山的妃子金娥,特命在此修建道观,取名圣母祠,改山名为金娥山,并令大将元寿驻守此山,留随行道士主持圣母祠,唐朝时,驻扎在乐都的文官武将开始在乐都武当山上以及周边地区修观建庙。明朝时,大通元朔山即修建有太元宫、紫峰观等道教建筑;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位于现在互助县威远镇西北15公里处的五峰乡白多脑村五峰山上营建五峰寺。明末清初在内地道教衰落的形势下,许多游方道士流落青海,在民间传道。清朝乾隆时期,西宁佥事杨应琚在五峰寺建有房舍三楹,名“寒泉精舍”,并立有《五峰碑记》。民国时期,古鄯、巴州隍庙有出家道人、道姑居住,进行修道和传教活动。可见在现今土族聚居的地区,道教很早就开始在此传播,并留下了大量的宗教遗迹。据有关资料统计:互助县境内,在民国29年(1940)曾成立道教会,设会长1人,推事4人,管理道士、阴阳、风水等共76人。1949年,有道士2人,教徒132人。大通县在1949年前,道观有40余座,信教群众人数约万余人。其中,元朔山上有出家道士13人,道姑2人,分别主持山上15处庙观。民和解放初期,全县有出家道士4名、道姑4名,分别居住在巴州隍庙、古鄯隍庙、总堡龙泉寺、东沟驮古岭寺等处。在这些信教群众中,主要以汉族群众为主,也有少量土族信众。
解放后,在一定时期内,该地的许多道观遭到破坏,如互助的五峰寺,民和的巴州隍庙,观庙内道士、道姑被迫还俗。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被破坏的道观庙宇又开始陆续修建起来。道教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也恢复起来。
三、土族地区现有道观及道士的基本情况
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历史上曾经兴盛的道观,在岁月中化为了尘土。但是,在信教群众的不懈努力下,一些新的道观又营建起来。现将土族地区所有现存道观统计如下:
(一)互助县:现有道观一座:石板泉道观,位于互助县威远镇。住观道士两名。有详细个人信息的1人。
(二)大通县:现有道观3座,分别为:娘娘山金娥观、老爷山道观、大通县观音洞。娘娘山道观和老爷山道观都位于大通县桥头镇,娘娘山金娥观建于民国时期,现有道士9人左右,老爷山道观初建于清代,现有道士5人,在老爷山的在右侧出洼中建有尼姑庵一座,罕有人至,取名“观音洞”。里面有道姑两名以上。在大通县道观中,有详细个人信息的7人。
(三)乐都县:该县境内的道观比较多现存的有:位于乐都县引胜乡的武当山道观,道士18人;乐都县马营乡的昆仑山道观,道士15人;马营乡的九寺掌道观,道士5人高庙镇的南山寺,道士1人;洪水乡的石沟寺,道士2人;其中,南山寺和石沟寺归属乐都县管辖,其他都为青海省管辖。有个人详细资料者10人。
(四)民和县:1、位于民和县川口镇的下川口道观,道士3人;2、巴洲乡的巴洲道观,道士2人;有详细个人信息的1人。
以上皆是对互助、大通、民和、乐都四个地方道观以及道观内住观人数的初步统计。同时,在这些地区的民间还存在许多正一道士。根据青海历届道协代表会议的会议名单统计,参会代表中互助县正一派道士为5名,大通县为10名,乐都2名,民和16名。这些正一道士全部为男性,全部为汉族,不住道观,居家修道。
(五)对土族聚居四县的道观、道众初步分析
从所统计上来的道士人数来看表现出如下特点:
1、道观内所住道士全部为全真派,而正一派道士全部不入住道观。
2、互助全真道士1名,正一道士5名,共6名;大通县全真道士7名,正一道10名,共17名;乐都全真道士10名,正一道士2名,共12名;民和全真1名,正一道16名,共17名。从数据上,乐都、民和和大通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力相对较大,而互助相对弱些。从道教派别在四个县内的影响上来说,全真道在乐都影响力比正一道要大,大通两派实力相当,而民和和互助两地,正一派在信教人数上占有优势地位。
3、从男女比例上来说。全真道19个人中,坤道占7人;而正一道33人当中,无一坤道。
4、从民族成分上来说,全部为汉族。
5、从信教群众的年龄层次上,平均在50岁左右。
6、学历层次上,高中8人,占15%;初中31,占59%;小学13人,占25%;总体学历层次不高。
四、土族地区道观中的神灵
在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等地的农村,基本每个村庄都修建有一座庙宇,建筑面积不大,庙内中供奉着一二个或三四个神灵。这些神灵中,有属于道教系统的,如二郎神、灶神、财神等。有属于民间信仰的地方神,如勒木(骑骡天王,也称娘娘)、路易加勒(老爷)、尼答克桑、柴俩布桑(山神)、丹木煎桑(羊头护法佛)。总体上看,主要以地方神居多。这些供奉在村边小庙的神,一般被称为村神,也就是保护整个村子平安的神。经统计,村神主要有龙王爷、娘娘、摩羯爷、文昌爷、五郎爷、土主爷、坐神爷、寺主爷、先生爷、四郎爷、大王爷、青马督司、索家大帝、黑池爷、没脚龙王、黑虎大神、黑马祖师、豆娃娘娘、变化二郎、阿姑娘娘等。除了村神之外,在许多土族的家庭中,一般也供奉一位神灵,来保护家里的平安。这些家神一般为祖师爷、灶君娘娘、白马天将、金丝绵羊(即羊头护法、羊头人身)、牛头护法(阴阳的祖师)、丹煎他母爷、他母爷等。在土族群众中,有关道教的宗教活动,一般通过阴阳师进行。比如婚丧嫁娶,都要请阴阳师算日子、开殃榜、做法事、观风水等。另外,还有搜牌子、立雷台、祭神农等宗教活动。所以,在该地区作为宗教职业者的阴阳师,在土族中拥有相当的地位。
从土族所信奉的神灵以及他们的所举行的宗教活动中,反映了道教文化对土族的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道教文化自身也发生了变异。主要表现在道中有佛,道佛合璧,甚至某些萨满教的内容也搀杂在道教之中。
五、余论
道观是道教文化最集中的载体,而供奉有道教神灵的村神和家神又是道教文化与其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的承载者。通过对土族地区道观的调查,以及对道士数量的统计分析,了解到在土族地区正一道士远远多于全真道士。信教群众仍多为汉族群众,土族信教群众较少。但是在土族中的村庙和家中的神灵调查中,我们发现,土族人们的信仰中已经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道教文化已与土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融合在了一起。在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具有隐形的道教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谢海成.青海“在家道”的民俗学解读.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9月第4期
[2]李少波.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中的道教神祗崇拜现象.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
[3]马延孝.乐都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略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