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写作夺魁方略

2014-11-24 00:46韩延明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11期
关键词:老舅第二人称李明

韩延明

据抽样分析,从文体上看,高考作文中记叙文的比例不足20﹪,能够跻身于一类文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记叙文写作成为制约高中生作文水平的一大瓶颈。在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备受冷落,议论文写作成为重头戏,这就导致了考场作文议论文一统天下的“怪”现象。考生只局限于“八股文”式的议论文体写作,枯燥无味,缺乏真情实感,扼杀了创作的灵性,致使高考作文走进了死胡同。试想,在千人一面的议论文堆里,突然杀出一两篇精彩的记叙文,那将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怎样的惊喜?这样的作文不进天堂谁进天堂?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就必须转变观念,大胆尝试,用我们的灵感和智慧,打造不同凡响的记叙文,为我们的写作园地增添靓丽的风景。

常言道:“文无定法。”然而,写好记叙文还是有“法”可依的。掌握了这些写作之“道”,并不懈地锻造,何愁不能写出锦绣华章!在此,结合实例,谈谈高考记叙文写作夺魁的秘诀。

一、百花齐放选好文体

写作记叙文,除了运用常见的写人、叙事、描景、状物形式之外,更应该大胆尝试,创新文体,敢于挑战“禁区”,以“新”“奇”“巧”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有时候,用被人们冷落的文体进行表达,反而恰恰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使文章迅速“升温”。考场比较实用的文体有小小说、书信、通缉令、寓言故事等。选取自己最拿手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强项,就有望出奇制胜,收获意外的惊喜。

小小说。小小说往往以故事取胜。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多变的叙事手法,往往能够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高抬贵手,给出理想的得分。如2014年高考课标Ⅰ卷满分作文《双赢》,写苏觉和李明一同参加公司招聘考试,双双进入复试,考官设计的主题是“爱”。在公司只录一名员工的形势下,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主题相差甚远的老虎。苏觉出去后,他发现苏觉的画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就悄悄添上了一只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才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羞愧万分,灵感一现,便悄悄在李明画的老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结果,两人都被破格录取。作者选取小说这一文体,故事曲折,卒章显志。特别是对苏觉的欲扬先抑,补叙又形象突变,富有艺术韵味。

书信。通览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书信体时有所见。特别是近年来,书信体倍受青睐,有明显升温的趋势。因为这种文体便于面对面倾诉,心与心交流。用书信体表达,仿佛是作者与对方促膝交谈,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人倍感亲切。书信体可以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也可以采用讨论对话的形式,自由灵活,容易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艺术效果。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满分作文《这爱像糖浆黏住了翅膀——写给父母的一封信》,通过“下棋”这一生活琐事,表现父母对自己的溺爱和娇惯。作者用书信体形式,与父母面对面表达自己的担忧:“爸爸妈妈,难道你们不觉得你们的溺爱和娇惯,是在抹杀一个孩子成长的权利吗?”文章情感真挚,情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的小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章。寓言的篇幅短小,寓事说理,寓庄于谐,很适宜高考作文写作。思维灵活的考生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设计诱人的情节,编写生动的故事,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表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因为寓言大多简短明快,新鲜活泼,趣味盎然,所以能深深地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在高考作文中能轻而易举夺魁。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满分作文《两只猴子》,就是寓言体的典范之作。文章讲述的是两只猴子的故事:训猴人给两只猴子穿同样的衣,戴同样的帽,大猴子脱下来丢到一边,小猴子满不在乎地穿戴上;给它们喂食,大猴子总是自己挑选,不受嗟来之食,小猴子来者不拒;训练时大猴子对锣声充耳不闻,小猴子言听计从……结果大猴子骨瘦如柴被放归山林,快乐自在;小猴子膘肥体壮也被放归山林,因活动困难又不会觅食而活活饿死。文章对大猴子面对“喂食”拒不听从的描写,对小猴子面对“喂食”逆来顺受的描写,活画出鲜明的个性特点,令人赞叹。

二、悬念频起彰显磁力

在记叙文中,巧妙设置悬念可以使行文波澜迭起,增添文章的“看点”;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注意力,激起阅读的兴奋,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可使读者在情节的起伏中,在感觉的一紧一松一收一放中得到快感,直至山穷水尽之时抖开包袱,展现出一派柳暗花明,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在2014年高考作文中,成功运用悬念手法的佳作不在少数,而尤以课标Ⅰ卷满分作文《双赢》为最。文中写道:“(苏觉)走出去,看到李明还坐在那里,悠闲自得,好像他的画也完好杀青了。李明对苏觉笑笑,苏觉莫名其妙地望着李明的背影。”李明画完了吗?他又在笑什么?此为悬念一。苏觉看了李明的画,“总以为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他踌躇满志地添上了几笔”,他添的是什么?此为悬念二。当苏觉“听到自己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之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两人为何惊讶?此为悬念三。文章接着写道:“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更有意境了。”这是怎么回事?简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此为悬念四。就这样层层设悬,让读者欲罢不能。这样的文章怎能不让人大开眼界,获得高分!

2014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老舅的皮影戏》也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文章开篇写老舅异乎寻常的高兴,引起悬念。接着,写老舅快奔五十了,仍孑然一身;老舅很怪,闲来无事,就摆置他屋里那只黑皮箱,很少和人交流;很少喝酒的老舅,今天居然喝起了酒。就这样层层蓄势,直到文末揭开谜底——原来皮箱里装的是皮影,老舅曾经是个优秀的皮影戏演员。文章明写皮影戏的“春天”,实际上影射了老舅生命的“春天”、传统文化艺术的“春天”。

三、奇思妙想独特构思

写文章时,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方式,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一个写作高手,总是善于在文章结构上精心设计,打造新式产品,取悦于读者。文章构思精美,就像一个身段完美的女子,中乎黄金分割,展现给人们的一定是个婀娜多姿、完美无瑕的艺术精品。记叙文的构思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可以设置小标题,可以时空穿越,可以人物互化,可以旧瓶装新酒,也可以巧用蒙太奇,不一而足。2014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守成不如变革》是一篇深得构思之妙的精品佳作,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文章写春秋战国,兵革不息,诸王招贤纳士,变法强国。商鞅入秦见孝公,提出“秦欲王天下,必厉行改革以振疲弊之势”的主张。然而,以甘龙、杜挚为首的保守派竭力反对,坚持“自古强国之法,莫不效仿先贤之道,谨守先王之法”的守旧立场。双方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商鞅慷慨舌战,最终使甘龙和杜挚满面羞惭,悻悻而退。作者不走寻常路,去空发议论“老规矩”的得与失、取与舍,而是别出心裁地借商鞅变法的重新演绎去诠释除旧变革之道,通过相互驳斥的辩论,逐层敲击,结论水到渠成。

还有2014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权威和平民的对话》,成功塑造了“权威”和“平民”的形象。作者给“权威”和“平民”披上人的外衣,赋予人的情感,让二者巧妙对应了作文材料中的“编剧”和“表演艺术家”两个角色。文章通过“权威”和“平民”的对话,道出了“权威”也有错误的情况,借以表现主题“错的就得改”。文章想象丰富,构思新奇,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四、第二人称拉近距离

第二人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叙事方式,它有时出现在文章的局部,但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成为通篇主要的叙述人称。在记叙文中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关系。这就是说,当作者用“你”来称呼作品中的人物时,他同时也就将读者置于“你”的位置,读者就会产生作者正在跟他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受,使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三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消失,从而使读者与“你”合二为一。这样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我们不得不承认,“你”的表现力无可替代。2014年高考四川卷《一条老狗》是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这篇文章让阅卷老师流泪,得到专家指导委员的高度赞赏。其成功的秘诀,就是熟练运用第二人称,用真情打动了人心中的软肋。作者选取一条老狗作为写作对象,以狗写人。这老狗的形象分明是许多曾经站起来,赢得精彩世界,而今步入老境,英雄不再的人的写照。作者通篇运用第二人称,始终以一个朋友、一个见证者的身份与老狗推心置腹,掏心掏肺与心灵对话,既有对老狗往昔叱咤风云的尽情讴歌,更有对老来“虎落平川遭犬欺”的哀叹与不平。文章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再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透过窗子,我看到了你》,选取了生活中的五个场景:“窗外,你牵着我的小手,去附近的小卖店给妈妈打电话”、“ 窗外,瘦小的你弓着身子从车站往回走,那是我刚上车的时候”、“ 窗外,你躺在病床上,苍白无力”、“ 窗外,我捧着雨,伫立在你的坟前”、“窗外,我跪倒在地,捶打着黄土,呼喊着你”,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奶奶直接对话,表达自己深深的忏悔之情,亲切自然,感人肺腑,靠真情赢得了阅卷老师的芳心。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舅第二人称李明
老舅养鱼
送给老舅两包烟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李明
老舅
浅谈韩语第二人称的分类、用法及使用范围
老舅不孤单
看什么
“您”字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