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美术本真

2014-11-24 04:27蓝洁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面具新课标美术

蓝洁

在美术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不断的改革美术教学。然而在课改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曲解和滥用了新课标中的核心理念。反观一下身边的美术教育,美术课堂华而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公开课上得热热闹闹,精美的FLASH动画、生动逼真的视频、煽情的文学语言,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充斥着美术课堂,使美术教学越来越虚化,渐渐远离了美术的本体性。我们应该还美术教学和教育以本真,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美术材料的运用与尝试

以《面具》一课为例,面具是一种半立体的艺术,要通过材料媒介来制作面具的造型。而一些教师的课堂中,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的关于面具的游戏,只是对各种脸型和五官进行了拼凑。学生在脱离了各种制作材料之后,用画笔在纸上设计出面具的造型,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说这只能算得上是设计草图,并没有体现出面具的立体性、材料性及实用性。而在另一些教师的课堂中,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综合材料,根据实际需要来制作完整的面具。学生在创作时能自如地使用材料进行组合创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材料制作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思考解决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要素组合搭配之后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二、巧用多媒体,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如《面具》一课中,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各种五官组合成一个面具形象,表面看课堂氛围很活跃,也运用了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实际收获多少?这种教师事前制作好的五官造型,学生在课上只是进行简单的拼凑,而任何一种拼凑可能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如何设计面具及五官,如何进行大胆的变形与创新,这些老师在课前都代替学生做完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没有太多的实效性,只是哗众取宠的工具而已。可见,滥用多媒体可能导致丧失美术的特性,从而影响美术课程的价值实现。而教师生动的示范能够弥补多媒体的局限性,教师个性化的示范,既做到了“言传”又做到了“身教”,以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折服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可以更直接的掌握基本的技巧和创造的方法。为了避免教师示范导致学生盲目模仿,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出实际有效的示范过程,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引导。其结果同样可以在掌握技法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的完整性

如《面具》一课中,有些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教的过程浓缩在40分钟里完成了,但是除去讲课、展示、评价的时间外,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时间不足20分钟,刚刚画出了面具的基本形就下课了。等到一个星期后的美术课学习的又是新的内容……这样学生的作业始终停留在起稿阶段,永远只是个半成品。学生不懂如何去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美术教学的缩影。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失去了连贯性和完整性,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作业只是普通的练习,下课后就可以当作垃圾一样扔掉,而不会视之为美术作品珍藏起来。

美术教学并不是讲完就算是完成了教学。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完整的教与学,从教师的引导示范到学生选材制作面具基本形,再到添加装饰细节完成面具玩偶造型,到最后学生戴上自己的面具表演话剧才算是完成。这样的美术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学。学生在完整的教学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生的创作不再是苍白无力的凭空想象,而是生动、循序渐进的完整创作。

四、淡化美术的功利性

在平时教学中,急功近利常常左右着我们思想。教师们可能更注重学生的技法和画面的表现,却很少真正的鼓励学生真情的表达。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恰恰是美术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但是由于各种功利的驱使,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正在蔓延。有些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果,由教师确定学生的创作主题、创造思路。学生们在精彩纷呈的生活图画面前,创作活动变得有些无所适从。其实,指导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学生在绘画时,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而要因势利导,多启发,多鼓励,加深他们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与情感的表达。美术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有意义无功利目的的美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才能真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切实提高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具新课标美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创意美术
面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