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军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3年提出了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其所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对报酬公平与否的判断是通过对自己所得报酬与他人所得报酬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的。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教师利益分配机制,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从而破解班主任“不想管”的难题。
1. 进行职称评审改革,提高班主任岗位地位
有班主任戏称自己“干的是卖‘白面的活,挣的是买白菜的钱”。一些学校班主任每月的补助仅100元左右,与科任教师的收入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极大地挫伤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进行职称评审改革,将班主任的职称评审单独作为一个系列,使班主任工作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岗位地位和福利待遇。基本设想是:在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同时,将班主任的职称评审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个系列进行评审,也设立初级、中级、高级等职级,并设置相应的职务工资。一个教师,如果既担任学科教学,也担任班主任,并且学科和班主任都是高级职称,那么他既可以拿学科的高级职务工资,也可拿班主任的高级职务工资。这样一来,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做班主任的积极性,班主任“轮流坐庄制”“行政摊派制”将一去不复返。其实,这种做法在广西柳江县已有先例。广西柳江县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制定了《柳江县班主任专业资格等级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将班主任专业等级划分为初级、二级、一级和高级四个层次,主要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效果四个方面30多项指标实施评审,这一改革举措在班主任队伍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2. 强化学校服务意识,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
学校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而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首先,学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组织协调,避免班主任从事重复劳动。有班主任感叹“班主任就是保姆,不仅是学生的保姆,而且是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团委老师的保姆”。的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班主任要应对学校各个部门下达的任务,填写多种形式的文本材料,而且很多都是相互重复的东西。为此,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做到步调一致,实现资源共享,避免班主任做一些无用功。此外,为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各处室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一些统一的格式或模板。如德育处可以为班主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各类主题班会)提供统一的专题资料。如此,不仅可以将学校的教育重点和活动精神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班主任,而且可以为班主任节省大量时间,班主任只须在统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加以修改完善即可,从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再则,学校要加大对班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将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文娱、生活、实践活动、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都放手让学生小组去组织和管理。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班主任幸福指数
全国著名班主任、校长李镇西就目前很多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现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让老师乐于当班主任,首先学校要营造一种氛围,让老师感到做班主任的价值,体验到乐趣……班主任待遇要高得让不当班主任的老师眼红才合适!”的确,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充分利用物质激励手段,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我的建议是通过绩效工资来提高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绩效的幅度必须要以能够让绝大多数班主任“心动”为标准。这个标准是多少呢?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认为,应该将班主任工作量纳入教师课时量,从而确定班主任津贴数额。而在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应将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由此推之,班主任的津贴应该是教师基本课时费的一半。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的财政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而学校的绩效工资高达三千多元,班主任的岗位绩效是全校最高的,与校长的岗位绩效保持一致,因此该校形成了教师千方百计地争当班主任的可喜局面。此外,在绩效工资改革中可以将班主任的津贴分为两部分:基础津贴部分和绩效津贴,基础津贴用于区别教师“干多干少不一样”, 绩效津贴用来区别班主任“干好干差不一样”。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