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2014-11-24 04:24曾小芳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圆形价值数学

曾小芳

数学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数学老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才能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开阔视野,激发数学创新的动力,从而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介绍有关的背景文化;可以作专题演讲;也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些形式丰富的数学小作文、科普报告、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要灵活采取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动口动脑,积极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的倾向于“系统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高效接受式学习方式。但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知识经济社会,仅有这种学习方式已远远不够,我们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练习中解救出来,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已成为必然。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可先用现实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作示范,而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学生相互协作,人人动手、动脑,很快都学会借用圆形(如硬币、墨水瓶盖等)或圆规画圆;然后,教师进一步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如果要建设一个圆形大花坛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进而再探索“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这样启发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大胆探索。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及学习兴趣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大力挖掘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如在讲授“黄金分割”中,可适当讲述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穷魅力:漂亮的五角星图案;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4克/厘米3,月球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恰为0.618;每昼夜24小时中需保持睡眠9小时,而9与15之比为0.618的近似值;人的正常体温是37℃, 37℃×0.618≈22.9℃,在此温度中,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生理机能都处于最佳状态,人们感觉最舒适;报幕员站在舞台的一个黄金分割点,最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一件件实在的事例、一幕幕精美的画面,有力地印证了黄金分割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再如在探讨了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的一些特征后,可引出这个故事: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对圆就有了精辟的描述。电脑出示墨子的头像和墨子对圆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圆有而且仅有一个中心,从圆心到圆周上任何一点距离相等。将圆的历史研究成果呈现出来,能让学生的视野在时空上有了更广阔的延伸,对圆的认识也更加具体丰富起来。

三、借用现代化手段,展示数学文化的美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展示数学文化的奇异和美,积极传播数学文化。

比如在讲述圆时,可通过电脑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典型而非常漂亮的有关圆的图片:自行车轮胎、景德镇出产的圆形瓷器、月球上的环形山、向日葵、光环、电磁波等;还可动画演示一颗石子丢在平静的水面上,水面荡漾出的美丽的圆形波纹,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圆的无处不在,世界上因为有了圆才变得有此美妙。让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开展学科之间的文化交融与渗透

如在讲授有关溶液配制的应用题前,我先认真地钻研了初三化学中有关溶质、溶剂、溶液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将糖水、盐水这两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作对照,再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演示溶质、溶剂和浓度间的关系,学生就能直观地把握好各个概念的实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解答相关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又生动有趣,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这个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责任编辑 罗 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形价值数学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一粒米的价值
圆形题
“给”的价值
圆形变身喵星人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