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2014-11-24 04:04李拴曹李存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施肥技术商洛市马铃薯

李拴曹+李存玲

摘 要:以近年来组织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开展了商洛市马铃薯施肥现状调查,实施了马铃薯“3414”试验,研究制定出商洛市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并将该技术与脱毒种薯、规范间套、起垄覆膜、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该文主要介绍了商洛市马铃薯施肥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高效施肥技术。

关键词:商洛市;马铃薯;施肥技术;集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32-04

商洛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全市总土地面积1.93万km2,辖1区6县126个镇、街道办事处,常用耕地13.2万hm2,总人口247万人。境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主要种植制度是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冬马铃薯-蔬菜、春马铃薯//春玉米,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16万hm2。

2006年以来,随着“压麦扩薯”战略的实施和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推进,商洛市马铃薯种植规模及效益逐年攀升,2011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68万hm2,产鲜薯87.75万t,总产值13亿元,分别较2006年增加2.56万hm2、57.8万t和10.6亿元,增幅分别达54.7%、65.9%和81.5%;种植面积占到全市总播种面积的27.2%,夏粮面积的46.1%。按照《商洛市主要农产品“十二五”区域布局规划》和《商洛市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马铃薯主产区面积发展到6.67×104hm2,单产1 500kg/667m2以上,总产鲜薯150万t,年总产值20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 000元/a。

为实现6.67×104hm2马铃薯产业大市、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蔬菜专用型夏季马铃薯生产基地目标,2012年春商洛市农技站以组织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基础,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以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为平台,组织实施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主要运用现代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野外调查、采样测试为切入点,以田间试验研究、配方设计、配肥加工为核心,以示范推广为落脚点,对全市马铃薯施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走访分析;建立了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推荐施肥指标,形成了马铃薯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制定出适合商洛市推广应用的马铃薯区域施肥配方;形成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规程,将脱毒种薯、规范间套、起垄覆膜、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应用,实现技术效益最大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1 商洛市马铃薯施肥现状

1.1 有机肥施用量减少 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洛市以家庭零散养殖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受到冲击,农户自有农家肥数量变少甚至没有,加上大批农民务工进城,留守在家的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他们体力有限,不用或少用农家肥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普通现象。在调查的7 200户农户中,只有3 816户用农家肥,仅占调查总农户数的53%,平均年施有机肥1 000kg/667m2左右,较过去平均3 000kg/667m2下降了67%。

1.2 肥料种类较少 商洛市马铃薯生产中常用肥料为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以及一些三元素复合肥,不用或少用钾肥,施肥品种单一。

1.3 氮磷钾配比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氮肥施用量过大,磷肥施用量次之,不施或少施钾肥。每667m2施肥量平均为氮肥11.42kg、磷肥5.31kg、钾肥0~2kg,氮磷钾比例大约为11∶5∶1。

1.4 施肥方法不合理 施肥时期与马铃薯生育期需肥规律不能充分有机的结合,农户一般是将全部肥料作种肥一次性施入,未施或少施追肥。

2 存在问题

2.1 土壤有机质、钾素含量下降 马铃薯是高产喜钾作物,近年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由于不施或少施有机肥、钾肥,使马铃薯种植田块的有机质、钾素含量呈下降态势。经对马铃薯种植重点区土壤采集化验,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田块有机质、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9.5g/kg和112.7mg/kg,分别较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1985年)减少5.9g/kg和23.3mg/kg,减幅达43.3%和20.6%。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土地质量降低,土体结构不良。

2.2 土壤磷素累积 由于磷酸二铵的大量使用,加之磷素易固定、分解慢的特点,使磷元素在土壤中有所增加,平均含量为19.57mg/kg,较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1.27mg/kg,增幅为6.9%。

2.3 增产不增效 按农户习惯施肥料方法,马铃薯平均单产1 039.8kg/667m2,较不施肥平均单产955.4kg/667m2增产80.4kg,平均增收87.6元/667m2,平均节本增效1.5元/667m2,增效甚微(按2012年每kg纯氮4.32元、P2O54.67元、K2O6.08元、鲜薯1.09元/kg的市场价格计算)。

2.4 肥料利用率偏低 由于氮、磷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肥料当季利用率偏低。经调查,肥料当季利用率平均为:氮肥30%、磷肥20%、钾肥50%,有的县区磷肥当季利用率仅10%。

2.5 马铃薯生育后期脱肥严重 商洛市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农民往往是将所有肥料作基肥或种肥一次性施入,而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没有追肥习惯,加之全市马铃薯种植田块多以砂质壤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导致马铃薯生长后期出现叶色发黄、薯块膨大缓慢等现象,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3 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制定

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和效益,促使全市马铃薯科学高效施肥,2012年以来,商洛市农技站以马铃薯“3414”试验为基础,开展了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关研究。endprint

3.1 试验安排 全市在马铃薯主产区共安排马铃薯“3414”试验38个。试验前,各试验点15点混合采样,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的土壤养分测试方法测试出各试验点土壤养分含量;试验严格按照“3414”方案设计,分设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2水平施肥量分别为12-8-15、10-6-12、8-6-10;马铃薯品种是紫花白,供试肥料为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8%)和硫酸钾(K2O50%);马铃薯播种时氮、磷、钾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田间管理同大田,收获时分处理收获,进行产量考查。

3.2 试验分析

3.2.1 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的建立 将试验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出各试验点的氮、磷、钾相对产量,作出相对产量与土壤测定值之间的回归方程,以相对产量55%、75%、85%、95%为临界值标准,初步制定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参照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分布状况,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指标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3.2.2 推荐施肥指标确立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功能,将“3414”试验进行分析、拟合,取得各试验点的三元二次方程,并进行典型性判别,将判断是典型肥料方程且肥力水平相近、施肥量相同的试验采用类均值法、边际效益分析法进行分析,建立不同级别下的马铃薯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获得它们的最佳施肥量及产量:单产>2 000kg/667m2,每667m2

施纯N、P2O5、K2O分别为12kg、9kg、13kg;单产在1 500~

2 000kg/667m2,每667m2施纯N、P2O5、K2O分别为9kg、5kg、11kg;单产<1 000kg/667m2水平,每667m2施纯N、P2O5、K2O分别为6kg、3kg、7kg。

以最佳施肥量及产量为依据,参照全市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土壤养分测试值及变化趋势,作出不同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肥指标。

3.3 制定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促进成果转化 以马铃薯不同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肥指标为基础,结合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和全市马铃薯生产实际,我们提出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以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合理施肥。

3.3.1 需肥特性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较为敏感。根据试验,每生产100kg马铃薯,需吸收氮(N)0.48kg、磷(P2O5)0.29kg、钾(K2O)0.55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6∶1.1。马铃薯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至增长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迅速膨大,所以吸收的养分较多,约占全生育期的50%;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又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因此,施足基肥,并且在块茎形成期适时追肥,对于马铃薯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3.3.2 施肥原则 坚持重施农家肥,增施磷肥,合理施用氮肥,大量增施钾肥的原则。

3.3.3 施肥建议 详见表3。

3.3.4 施肥方法 由于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冬播一般在12月底元月初、春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获,一般生育期为90d左右),加之常用地膜覆盖,所以一般是农家肥和全部氮、磷、钾肥在整地作基肥沟施或穴施;也可作种肥,但肥料与马铃薯种薯要分开放置,一般是将肥料集中施在种薯之间,将有机肥盖于种薯之上。另外在盛花期,可结合马铃薯“一喷三防”(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二十八星瓢虫、茎线虫病、地下害虫)进行叶面喷肥。一般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40~50kg,叶面喷雾1~2次即可,以补充马铃薯生育后期所需营养,延缓衰老,增强叶片功能。

4 加快技术集成,实现效益最大化

先进的生产模式和技术集成,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在开展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的同时,也实施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总结提炼农民群众长期生产实践成果,创新马铃薯规范间套玉米高产高效模式,探索、组装集成了脱毒种薯、规范间套、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统防“五大”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形成了以马铃薯科学施肥为主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即在种薯应用上,淘汰了群众种植多年的自留种,优先选用紫花白、早大白等菜用型高产脱毒种薯;在马铃薯种植模式上,形成了低热区纯种冬播地膜马铃薯、中温区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蔬菜、高寒区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等规范化套种模式,技术模式的日益成熟、完善,使商洛市创新的马铃薯玉米间套高产高效“商洛模式”,成为陕西省六大区域性先进集成技术之一;在带型上,将原来“多、乱、杂”的种植带型根据种植区域和农民种植习惯,统一规范为2种高产高效带型,即167cm对开带(双套双,即2行马铃薯间套2行玉米)和110cm带型(双套单,即2行马铃薯间套1行玉米);在播种方式上,探索形成了墒情不足先覆膜后播种、等墒播种、人工造墒播种、膜上覆土、播种器应用等技术措施;在种植密度上,改群众稀植为合理密植,将株距由30~40cm缩小到23~26cm,使167cm对开带种植马铃薯密度达到3 500/667m2穴以上;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大力推广脱毒抗病品种,抓住种薯药剂处理、地下害虫防治、晚疫病防治、药剂控制旺长等关键环节,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各县区围绕马铃薯科学施肥,加大了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力度,先后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集成模式。商州区总结提炼了以马铃薯科学施肥为主体的“五个统一”、“八大技术措施”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成为商州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商州模式”。即统一应用脱毒种薯、统一规范间套、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地膜覆盖、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五个统一”,选择地块、精细整地,选用良种、草木灰拌种,巧施底肥、配方施肥,适时早播、规范间套,规格起垄、严格覆膜,防治病虫害、提高商品率,及时放苗、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确保高产的“八大技术措施”,规范了质量标准,达到了技术水平与产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丹凤县提炼了改马铃薯随意施肥为配方施肥等“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马铃薯播种密度,1.67m对开带马铃薯密度达到3 500株/667m2以上;改平作为深沟高垄栽培,改常规种薯为高产脱毒种薯,改群众习惯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保障了技术措施的到位。商南县总结提炼了以配方施肥为主体的“六大关键技术”,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上采取统购脱毒微型薯、统一交由专业合作社组织繁育、县农技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将扩繁的种薯优惠供应项目区的脱毒种薯自繁自育“商南模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肥技术商洛市马铃薯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马铃薯有功劳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定边马铃薯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
胖胖的马铃薯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