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为媒,穿针引线

2014-11-24 02:32:48李敏娟
考试周刊 2014年82期
关键词:丝织品我园丝绸

李敏娟

《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案例研究》是我园的省级立项课题,本园的发展路线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彰显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基于课题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我园在“十一五”课题的主题式研究的基础上,开辟了篇章的版块式内容。我园把整个课题内容分成了丝绸文化篇、农耕文化篇、饮食文化篇、景观篇和人文篇,现就丝绸文化篇的微型课程构建谈谈我园的几点做法。

一、“丝”从哪里来?——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对“丝绸”探究的兴趣。

设置悬念指在教学情境中为幼儿创设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幼儿的关注,达到急切期待结果的积极状态。丝绸文化篇章的构建主要以“丝”为主线,我们以问题“丝从哪里来”开启篇章的大门。

1.参观丝织品基地,让幼儿的疑问“油然而生”。

古镇震泽具有天然的丝绸物质资源,有较多丝织品基地,如蚕丝被加工基地、丝织品展区等,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开展的丰富教育资源。带领幼儿参观丝织品基地,不仅有利于幼儿获得丝织品直观感性的经验,而且有利于幼儿了解家乡的丝绸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此为切入口,为幼儿设置悬念,让幼儿在参观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出“丝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幼儿对于丝绸的探究兴趣浓厚。

2.实践活动:养蚕,让幼儿的质疑“一知半解”。

幼儿有了疑问,教师就要善于“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教育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为了帮助幼儿解决“丝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改变了以往传授、告知的教育方式,大胆放手让幼儿开展实践活动——养蚕。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亲自养蚕,了解蚕生长的过程,感知蚕一生的变化及农民伯伯养蚕的辛苦。

二、“丝”怎么来的?——实践体验,巩固幼儿对“丝绸”经验的积累。

在饲养蚕宝宝的基础上,幼儿获得了与蚕宝宝相关的丰富经验,但是,幼儿对于“丝是怎么来的”这个疑惑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策略引发幼儿更深层次地学习。

1.参观缫丝厂,让幼儿的质疑“豁然开朗”。

震泽的多处缫丝厂是为震泽的丝绸文化孕育而生的,在那里可以直观有效地帮助幼儿找到一直以来寻找的答案。我园组织大班组幼儿参观缫丝厂,并把幼儿参观和缫丝的全过程(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编丝)进行了录像,以便小、中班幼儿通过录像的方式轻松了解缫丝的全过程,帮助全园幼儿解开“丝是怎么来的”这一疑问。

2.实践活动:抽丝,让幼儿的体验“其乐无穷”。

幼儿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做”的机会,让幼儿把所见、所闻和所想的知识有机转化为亲身体验,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幼兒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可以帮助幼儿重新构建知识库。

我园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茧子抽丝实践活动。首先,每位幼儿拿一个碗,把准备好的蚕茧外面的一层丝抽调,把里面的蚕壳去掉,再把抽好的蚕茧放到开水中浸泡1.5分钟,必须用筷子把蚕茧按到水底,等1.5分钟过后,水就会变黄,这时可以把蚕茧拿出来,放在手上,从蚕茧的一端用手轻轻一拽,就可以抽出一根丝,拉的时候,力气不能太大,否则会把丝抽断。整个抽丝活动中,每位幼儿都全神贯注、动作轻巧,力争把丝抽得最长。可见,幼儿在这种体验式学习中享受到的快乐是不可言喻的。在此基础上,我园还组织中大班的幼儿开展了全园性的抽丝竞赛,评选出了多名“茧子抽丝大王”。这种以点及面的研究方式,不仅将我园“丝绸文化”篇章的研究推向了高潮,而且有效烘托了我园“丝绸文化”的研究氛围,凸显了本园“古镇文化传承”的办园文化特色。

三、“丝”有什么用?——回归生活,拓宽幼儿对“丝绸”知识的视野。

基于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幼儿学习内容应该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教育宗旨最终是要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的。我园结合古镇的蚕花节、丝绸节等重大节日风俗,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感受现代丝绸文化的艺术美,了解丝绸文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1.丝绸展活动,让幼儿感觉“大开眼界”。

丝绸展是一种展示会,集中而全面地向人们展示现代化的丝织品,品种繁多,有日用品、装饰品、家具用品等,可见,这样的活动能够较好地丰富幼儿对“丝绸”知识,拓宽幼儿对“丝绸”知识方面的视野。我园充分利用这个教育资源,组织全园幼儿参观丝绸展。在此基础上,我园充分发挥家长资源,调动全园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丝绸织品,在园内开展了“美在震泽”的丝绸展,还举行了“我型我秀”的丝绸模特大赛,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丝绸服装的美。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园幼儿对于“丝绸”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初狭窄的理解,而且构建了一个“丝”从哪里来到“丝”有什么作用的完整概念,有效提升了幼儿对于“丝绸”知识框架的深入构建。

2.手工制作竞赛,让幼儿的创作“天马行空”。

丰富而庞大的经验积淀是幼儿大胆创作的基础,所以,在前面一系列“丝绸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幼儿丝绸手工竞赛(幼儿手工制作比赛、亲子制作比赛、师幼合作比赛),制作方式多样,有扎染、印染、废旧物品装饰、教玩具制作等,充分体现了多角度、多维度和多途径的比赛方式。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参与各类手工制作比赛,有效提高幼儿对于“丝绸”的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美的能力。

我园丝绸文化篇章的有效构建是以“丝”为主线贯穿始终的,以参观—实践—体验的教育模式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这个篇章的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园课题研究的特色,为我园以后几大篇章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当然,我园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信在今天的研究之路上,我园会走得更稳、更真、更实。

猜你喜欢
丝织品我园丝绸
户外厨房诞生记
好家长(2022年2期)2022-11-22 09:54:07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清代寺庙用丝织品种类、用途略论——以布达拉宫丝织品为例
遥望“丝绸路”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6
“一带一路”下陕西地域文化丝织品图案设计
今传媒(2018年7期)2018-09-27 06:50:16
路上丝绸
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 02:05:06
明封光禄大夫左府督缎幡的保护修复
缂丝传统纺织技艺
大观(2017年9期)2017-12-12 11:32:48
丝绸情调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