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2014-11-24 18:43蔡丰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形象性古汉语

[摘 要]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在活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形象性的特征。本文拟从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外语境的烘托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

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活用包括词义、词类、词的色彩等方面的活用。……显示了作家高度的语言修养和汉语词汇的巨大的艺术张力。”[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步研究古人为什么‘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功能,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2]本文所探讨的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就属于修辞角度方面的研究。形象性是指文艺创作和语言交际中,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人们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那么,事物形象性特征的形成势必跟形象思维有关。“形象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内部也具有特殊的操作方式,其中联想和想象活动就是形象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操式。”[3]想象和联想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的其他相关的概念。”[4]“想象是一种对形象性表象加工处理的高级意识活动……想象指通过对记忆中的形象性表象的改造融合活动。”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是理解事物形象性特征的主要方法。本文拟从词语活用中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外语境的烘托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一、抽象语义的形成

古汉语词类活用后有时会形成抽象语义。抽象语义和具体语义相比,其空间特征较弱,人们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且发挥自己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才能正确理解。那么,抽象语义的形成就导致了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的产生。1、名词活用为动词。《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句中“肘”由名词活用为抽象动词。“肘”字既具体交待了动作行为的部位名称,又生动地描绘了连续发出的二个动作。“肘”这个活用词的作用具有“撞”、“碰”等动词都无法概括的意义。那么,“肘”的抽象语义就需要我们通过想像和联想才能体会。2、动词的使动用法。《汉书·武帝记》:“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句中“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诸侯王朝见”。我们需要运用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想象“朝”的抽象语意关系的改变。从而更加明确句中主体和客体,主动和被动,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也更加明确“朝”的抽象语意的义界。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孟子·尽心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句中“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是一个抽象语义,生动传神地表达了古人的主观认识。“小”这个抽象语义也需要我们通过想像和联想才能体会。其他如数词、动词、形容词活用后的语义也可能是抽象语义。活用后产生的抽象语义激活了我们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对活用后的抽象语义展开发散的、辐射状的语义联想,使我们对活用后的抽象语义有更深刻地理解。因为抽象语义为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的形成作了铺垫,那么反之,抽象语义也是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汉语在词语活用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类活用中的辞格运用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特别是把辞格同词语修辞、语音修辞配合使用。造成了一种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使其更显示出汉民族语言的独特风格。从而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而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我们形成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形成了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就设有“转品”这一辞格。“说话时把某一类品词移转做别一类的品词来用的,名叫转品。”[7]“词语的转品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且用例不鲜。只是以前尚没有‘转品这一说法。只称作‘词语活用罢了。”由此可见,词语活用实质上就是一种修辞手法。古汉语词语活用中经常运用的辞格有比喻、借代、对偶、排比等。张炽先生在《论词类的修辞效应》中涉及到了很多常用修辞格,且详尽地论述了常用修辞格在词语活用中对活用后词语形象性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本部分就张先生暂时没有涉及的两点修辞格略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1、复辞。“……隔离的,或紧相连接而意义不相等的辞格。”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句中第一个“老”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赡养”、“孝敬”;第一个“幼”也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抚养”、“教育”。又如《论语·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个“君”、“臣”、“父”、“子”都是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意为“君主”、“臣子”、“父亲”、“儿子”都必须尽自己所在地位的责任,不能越礼。“老”、“幼”、“君”等词活用后的语义的形象性因复辞辞格的运用更加凸现出来。2、回文。“回文也常写作迴文,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10]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句中第一个“信”是动词活用作抽象形容词。第一个“美”是形容词活用作抽象名词。又如《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句中第二个“言”是动词活用作抽象形容词。我们亦能通过感受回文辞格来体会词语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古汉语词语活用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由此,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形成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的又一主要原因。在运用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想象和联想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体会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三、内外语境的烘托

修“语境,可以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言内语境指的是上下文。一个词,一个句子,是否合适,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取决于它在上下文中的地位。”“言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时间、空间等物理因素和社会坏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心理因素。”那么,言内语境能使活用的语义指向更加明确;而言外语境为活用后词语的语义的理解起补充阐释的作用。那么,内外语境的烘托可以使语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更加明显。1、言内语境的烘托。如《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句中“安”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安定”。结合言内语境,“安之”指的是“使远方人”安定。又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而未废也。”句中“目”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眼色”。“之”根据言内语境来确定指的是毛遂。明确了语义指向后,“安”和“目”活用后的语义的形象性的特征就更容易理解了。2、言外语境的烘托。言外语境跟历史事实、历史典故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关。A、跟历史事实相关的言外语境。如《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贰”本为数词,在句中活用作抽象动词,意为“两属,同时亲附对立的双方”;“东”、“西”本为方位名词,在句中活用作具有抽象意义的状语,意为“向东”、“向西”。我们或许不太容易理解其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当时(僖公三十年),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且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句中“贰”、“向东”、“向西”等活用后词语的形象性特征。B、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言外语境。如《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句中“兄”名词活用为抽象动词,意指“像对待兄长一样”。为什么刘邦提出要视项伯为兄长呢?这也跟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有关。孟子《跬道》曰:“理亦无所问,知己者阕砻。良驹识主,长兄若父。”可理解为:“长兄如父。”这就揭示了兄长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中受尊敬的社会地位。了解这些社会文化之后,我们就知道刘邦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项伯,实质上是想拉拢项伯。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兄”活用后语义的形象性特征。内外语境的烘托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范围。也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总之,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内外语境的烘托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充分理解古汉语词类活用中的抽象语义、修辞手法和内外语境,不仅能使我们充分理解活用后的语义,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活用后语义的形象性特征。

参考文献:

[1]孔昭琪.《红楼梦》的词语活用[J].泰安师专学报.2000(04)

[2]张帜.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J].锦州师院学报.1995(01)

[4]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7

[3][5]陈树林.形象思维的内在运演机制及其本质特征[J].学术交流.1990(06)

作者简介:蔡丰(1987-),女,湖北浠水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训诂学和模糊语言学。

猜你喜欢
形象性古汉语
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的形象性写作策略指导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梅县客家话对古汉语语音的传承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性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