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琳
[摘 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从筹备、会址的选择到正式召开历时17年之久,在组织上、思想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长期的酝酿。最终,于1945年4月正式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延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七大的筹备是历时最长、会址筹建变迁最多的一次。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准备召开七大,但之后由于革命战争形势的复杂,直到抗战已临近胜利,于1945年4月才正式召开。本文仅从中共七大筹备过程中的数次延误、会址选择及物质筹集历史细节加以论述。
一、中共七大的数次延误
在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制度上,两次代表大会之间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中共一大到六大时间间隔一到两年,而六大至七大中间间隔十七年之久,期间曾先后五次提出筹备召开“七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如期举行。
1931年1月7日,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决议案中提出“四中全会认为必须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大会,委托新的政治局开始必须的准备工作,以保障这次大会要有各地党部的好的代表,要有对于苏维埃运动经验的郑重的总结的可能,要有对于工业中心党的工作经验的郑重的总结的可能,要通过党的纲领和其他文件。”[1]这时正值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之时。此后,“围剿”战连绵不断,共有五次之多。这一年中央领导人也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央领导机关亦处于危险状态:4月,政治局候补委员、参与领导中央特区顾顺章被捕叛变;6月,党的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日常工作难以坚持。在这种情况下王明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周恩来也被迫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江西瑞金。上海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均不到半数,共产国际远东局提议,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三人任中央常委,博古负总的责任。1932年底,在上海的博古、张闻天等人,实在坚持不了工作,请示共产国际将中央机关搬到苏区。随着“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苏区,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召开七大之事已无暇顾及。
到达陕北,头一年多未能“定居”,或只能临时定居。加之中央忙于战争,争取有了立足点,又与白区、江南游击区难以联系,召开全国性会议尚缺乏客观条件。1937年1月,中央机关迁驻中共中央延安,环境相对稳定,但面临严峻的抗战形势,统一战线尚未建立起来,中央上层把精力放在国共谈判上。1937年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党中央又忙于出兵抗战。与此同时(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反对党的正确路线,挑起党内矛盾。相对稳定后,1937年12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关于召开七大的工作,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指出“在最近时期内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党的工作,均有严重的意义”[2]会议成立由毛泽东为主席、王明为书记的七大筹备委员会,毛泽东、王明、张闻天、陈云、康生5人组成秘书处;毛泽东、王明、朱德等25人组成七大代表召集委员会。1938年2月27日至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研究七大的准备工作,认为党的七大应“立刻进行具体准备”。4月,任弼时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作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书面报告。其中报告了中共中央决定于最近半年内召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以及拟定的大会日程和准备情况、出席大会的人数,并希望共产国际给予指示,并派代表指导工作。6月,接替王明工作的王稼祥回国,季米特洛夫与他和任弼时谈话“国际认为,中共七次大会要着重于实际问题,主要着重于抗战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不应花很多时间去争论过去十年内战中的问题”,“七大决议要特别注意短期的、实际的东西。七大要吸引许多新的干部”。8月,王稼祥回到延安,向中央政治局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9月29日至11月6日,在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召开七大的重要性,通过了《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期间,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国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其中指出“本来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在本年召集的,因为战争紧张的缘故,不得不‘七大推迟到明年”同时因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七大工作再次延迟。
六届六中全会后,七大的筹备工作有序地进行着。1939年6月14日、7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两次向各地党组织发出通知,规定了七大代表的名额分配和选举中的具体问题。同时提出除正式代表外,各地还应选出三分之一的候补代表,遇到正式代表因工作不能出席时,候选代表可依次递补为正式代表,在未得补为正式代表时亦可出席大会,但无表决权。通知要求各地于9月1日前选出代表待命。此间,周恩来因坠马右臂骨折,治愈后不佳,政治局决定让他前往苏联医治。12月,周恩来在莫斯科伤愈出院后,在给共产国际的《中国问题备忘录》中,通报七大将于1940年三四月间召开及有关准备情况。正当各地选出的七大代表陆续向延安集中时,1939年底开始,国民党顽固派相继发动反共高潮,随后日伪军又加紧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攻,使中共中央筹备七大的工作受到影响,原拟会期不得不向后推延。
1940年3月下旬,周恩来、任弼时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共产国际派准备出席七大并了解情况的师哲也随同抵达。中央政治局决定,委托任弼时负责继续进行七大的筹备工作。在任弼时的主持下,七大会场的选址进行了精心的勘察,经过比较,会场最后确定在延安的杨家岭。不久,中央大礼堂即在这里动工兴建。代表资格的审查和大会文件、材料等各项筹备工作也相继展开。1941年3月12月,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就七大的准备工作,又一次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研究。初步议定在“五一”劳动节召开七大,要求完成大会的一切准备工作,而且决定七大的议程主要为三大报告:毛泽东政治报告,朱德军事报告,周恩来组织报告,并作三个相应决议:原定的党章报告并入组织报告,职工报告改为作职工问题专门讲演;组织问题和军事工作开始准备报告材料,各种政策条例由政策委员会加快讨论,汇集成册,作为大会材料。会议还确定成立七大秘书处等会议机构,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王若飞、李富春为副秘书长:同时提出再商议一个旁听代表名单,提交中央政治局批准。随后不久,中共中央又决定推后召开七大。同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又曾打算于次年上半年召开会议,后因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其他工作冲突,召开七大被再次推迟。
1943年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的《关于“七大”代表赴延安出席大会的通知》指出,“七大”准备在年底举行。同时中央政治局致电各地分局,决定彭德怀等人来延安参加“七大”,“来延诸人交待职务后即行动身,近者九月内,远者十月内,到达延安参加预备会”。后来由于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胡宗南调集重兵准备闪击延安,党内正进行审干工作,高级干部的路线学习尚未结束,“七大”只好再次推迟举行。
二、中共七大的会址选择
七大会址的选择亦如其开会的时间一样,经历数次改动,最终于1945年确定在中共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延安杨家岭。
当时,日军飞机不间断地飞临延安上空轰炸,对军民和参加会议代表们的安全构成威胁,考虑这一点,中共七大的会址最初选在安塞县李家塌。1940年5月,任弼时和李富春亲自去安塞实地考察。他们觉得李家塌位于沟壑区,四周高中间低,环境隐蔽且便于防空,是当时形势下召开大型会议的“好地方”。可是,这里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且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较远,再加生活物资比较缺乏,上千名参会人员的物资供应很难跟上。他们给中央汇报后,经过再三思考,只好放弃这一计划。
从安塞回来,他们又在延安城周围各个山沟选择会址,最终选择放在延安枣园后沟。这个地方树木比较密集、高大、葱郁,便于隐蔽;离中央领导人和参会代表们的住处相对近些,方便来往,也便于参会代表生活物资或应急物资的采购、供应。于是在沟内西山背阴处一片平坦的坳地处盖了礼堂,还在附近处建窑洞解决住宿问题。但建成后才发现,枣园后沟虽然秘密条件好但地方过于窄小,难以容纳那么多代表。另外,吃水也成了难题,当地只有一口水井且水质不好,不够这么多人使用,只好放弃。
安塞李家塌和枣园后沟失败后,选址问题仍需要解决。经多方权衡后,最终,1942年初,中共中央委员会所在地的杨家岭选定为七大会址。这里地势相对开阔,两边山坡比较平缓,交通便利,方便物资的采购、供应,当时已经建有不少窑洞,最重要的是中央党校的校舍就可以直接让代表们居住,只需建一座大会用的礼堂。而杨家岭原来就有一个砖木结构的小礼堂,是中央机关由城内凤凰城迁移后修建的,可供三四百人使用。1941年冬天一位临时住在礼堂还没有分配工作的文艺青年为取暖引发了火灾,大火烧毁礼堂。党中央确定会址后不久,当时任中央副秘书长李富春请来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建筑专家杨作材,让他在小礼堂原址基础上重新设计一个规模大、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杨作材很快就设计好两个修建方案:第一个规模比较大,可容纳所有的中央机关人员在里面工作。李富春看后取消了这个方案,采用了比较适用又有特色的第二个方案。方案确定后便开始动工修建。施工过程中,除了当地的建筑工人参与外,中央机关以及部队、院校的干部职工都参加了义务劳动。礼堂建设速度很快,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礼堂朴素大方、壮观美丽,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特点:外观是苏联式,内部是陕北窑洞式的石拱结构。礼堂占地1056平方米,大厅长36米、宽34米、高11米,可以容纳上千人。礼堂采用四个大石拱为主梁,而不采用当时大型建筑管常用的两排柱子,避免遮挡视线,当年,这是延安惟一没有使用木梁或木柱的大型建筑物。建筑的主要用材是延安遍地皆是的石料,同时又利用了陕北石匠高超的砌拱技术。礼堂的外表装饰,吸收了西方建筑的一些特点,礼堂的东北角有一个石柱,它是借鉴美国一册工程教科书上希腊的建筑风格,在一块整石上完成设计的,下粗上细,慢慢收缩,像少女的手臂,被称为希腊多列斯柱式。其实,修建大礼堂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座建筑到底有什么用途,这是严格保密的。当时形势如此复杂,有人看到如此“浩大的工程”,有些不解,认为当时经济如此困难,大修土木是一种奢侈,直到七大正式召开,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中共七大的物资筹集
开好七大仍需要物资方面的保障。1944年下半年,党中央组织有关人员开始物资方面的筹备工作。粮食、蔬菜、纸张、药品以及其他物资的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人员众多、场面宏大、会期较长的七大正常举行。
当时战争环境复杂,国民党又加紧封锁,延安物资供应相当紧张,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筹措物资的基本原则:因陋就简,尽可能就地取材,延安数量实在有限而不能满足供应的,就到附近的解放区筹措。
召开会议,需印制大量的材料,但纸张又是最欠缺的。聪明的延安人想到当地多见的一种绿色的植物—马兰草,它的叶子又扁又长,有韧性,是一种很好的造纸材料。于是,筹委会便组织有关人员,采集大量的马兰草作原料,应运土办法,很快制造出了一种比较适用的马兰纸,解决了纸张的供应问题。七大所用的会议材料包括毛泽东所作的著名报告——《论联合政府》也是用马兰纸赶印的。
基本工作筹备完成,1945年4月23日,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委员会代表大会终于在红都延安隆重召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9.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