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良东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原本如此,语文来自于生活,又最终回归于生活,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既然语文学习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何不打破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重生?生活就是舞台,生活就是大语文。
语文大家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中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其重要思想就是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衔接。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结合。这里所说的社会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堂、各学科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家庭生活、社会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另一层是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总之,语文离开生活就成了空壳,或没有实际内容。
回顾我们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缺乏“大语文观”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的敏锐触觉,使学生能从中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并养成自觉学习与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把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与课堂上的语文教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吸引力、趣味性。也只有那样,语文学习才能植根于生活,才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可惜,直到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联系生活的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好。有的教师为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满堂灌”、“填鸭式”,使本来充满情感内涵的文章,变成没有了营养价值的苦涩的“干馍馍”。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上课老师是唾沫横飞,学生是恹恹欲睡,这样的语文课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新我们那种“唯书”、“唯师”、“唯一”的陈旧教育观和育人观吧!与时俱进,建立“大语文观”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当务之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单单靠语文老师枯燥无味的语言分析与支离破碎的内容讲解是学不好语文的。还是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养成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真正掌握学习语文的主动权,成为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吧。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语文生活化方面做过很所有益的尝试,现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如何引导语文走向生活。
一、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
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学生的学习不再被封闭在书本里,不再被禁锢在屋子里,当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教室走进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纯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走向主动探究和创新的学习方式,学习也就会兴致勃勃了。生活增添了色彩,身心得到了愉悦,语文学习也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了。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例子,只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能深深地感悟到“语文与生活同在”。
二、让学生观察生活实际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而又无限广阔的,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新鲜事情。因此,只要我们多多留意周围的世界,睁大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会经常有惊喜的发现;只要睁开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就能发现那些富有深刻哲理、对人们有启迪意义的写作素材;只要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对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典型的细节和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留意,写下点点滴滴的片段材料,制成卡片,归类收集,写上标签,就能丰富自己的写作资源,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只要素材仓库丰满了,不但日后写作时能随时选用,激活自己的写作思路,开阔自己的写作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避免提起笔来就感觉没什么值得写的,无话可说,或者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呻吟。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写细节、不懂得怎么写具体事物的困惑。其实,这也是因为没有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多倾听、细观察、勤思考、学会积累语文学习中的生活素材的原因。如果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注意留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就可以学好语文,就可以为课堂上的语文学习积累生活素材。所以,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
三、让学生思考生活实际
当QQ越来越介入到中学生的生活并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时,我们可以举行“中学生上网聊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当韩寒的事迹经常挂在学生的嘴边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对中学生而言,是能力重要还是分数重要”的辩论;当《喜羊羊与灰太狼》、《我的野蛮女友》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谈资时,当杨幂、李宇春、贝克汉姆、李敏镐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时,我们可以组织“如何看待我的偶像”的课堂讨论;当“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成为校园生活的主旋律时,我们可以编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小话剧。那时,青春的热情被唤起,青春的热情在涌动,大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参与热情之高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教学效果之好也是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难以企及的。而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四、让学生积累生活实际
积累生活实际离不开大量阅读,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博览群书来收集素材。文章是社会生活的间接反映,广泛阅读可以增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我国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诗经》、战国时的诸子散文、魏晋南北朝的杂文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文典范,需要我们去广泛地阅读。眼下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也并非难事,从网络上,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的素材,而且方便快捷,对提高写作能力定会有极大的益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高举起生活、实践的旗帜,把生活引入语文教学。让语文返回生活的轨道,使语文学习得到生活的及时滋养,从而改变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书面,轻生活”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思想束缚,最终实现学生既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又积极实践生活,自由、快乐、个性化的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