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玲
语文备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年年备课年年无新意,无非就是今年抄写去年的,去年抄写前年的,用这样的方式备课不但老师失却了热情,而且还深感备课的累赘。久而久之,备课这一环节变得无足轻重,教师备课形同虚设。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呢?首先要从当下存在的备课弊端说起。在当前语文备课中,有这样几个显著的问题:第一,备课多备的是学习的内容,缺少的就是怎么学的设计;第二,备课总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有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备课;第三,备课总是倾向于罗列一些活动的过程,将三维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条状,缺乏长线储备。
综合种种弊端可以看到,作为课堂孵化器的语文备课急需改造。那么,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笔者认为,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态入手,采用立体化的方式,建构一个备课磁场,让学生在这个磁场中悦读、悦视,而后悦听,最终实现悦动,在课堂中开启智慧,积累丰富的营养,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初中语文备课策略。
一、求知其中,备设思维场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因而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以课堂求知为主。这个时候备课该备什么呢?单单备知识点是不够的,而是要备求知场,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其中,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备好学习的情境场,而且还备好思维的发散场,提升学生的生命素养。
例如,在教学《端午日》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备课案:第一,我预习我快乐。给一些字词注音并组词,说说一些词语的意思。第二,我阅读我感悟。想象一下,作者描绘了当时的什么场景,用一些词语来表示。第三,我探究我自信。画出对桨手的描写。第四,我期待我思考。对于端午日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传统文化有什么是缺失的?写出自己的思考。第五,我有才我展示。学生可以根据生词、句子解释等来进行演板或者其他的展示。显然,这样的备课设计更像是模拟试题场,这里缺乏磁场的威力,缺乏活动的场景,缺乏语文熏染和体验的磁场。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如果只是给学生罗列知识清单,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真正的语文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场”的角度出发,带着“求知场”的设计理念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层次、活动方式等多重学习要素。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云南的歌会》备课时,列了两个板块:一是学习模块,一是助读板块。在学习模块里有精读课文这个部分,让学生钻研体会课文第四段,进行美点欣赏。在助读板块有几个预设,要学生读出声色之美,读出点面结合之美,读出动静合宜之美。从这些备课的环节可以看到,明确空间、指点文本、条理清晰,这样流畅的语言实践备课才是学生和老师需要的。
二、动态育智,备设心灵场
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是由作者、教者和编者、学生组成的一个多维智慧场,在这个磁场中,师生应能够展开活动,并且在活动的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启迪。在备课时,教师要关注智慧的生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候要在备足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备活、备实课堂能动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悟和理解,以预设开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个性生成,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孕育智慧。
例如,在对《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进行备课时,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何不直接提出来呢?(预设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由这一论点可以得到“鱼”与“熊掌”的比喻,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和“熊掌”是人们熟悉的美味,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去取其中最美者这是最合乎情理和逻辑的,由此引出了舍生取义的论点。)论点提出来后,文章围绕重点论点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学生展开讨论,而后明确文本的主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举行辩论活动,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来各抒己见。
在这样的一个预设的设计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将自己的感觉尽情抒发出来,无形中营造了一个培育智慧的磁场。在这个磁场中,学生能够在真诚而丰富的多维互动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和智慧的精选,显然这样的备课是非常有效的。
三、励志滋养,备设励志场
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带领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通过语文教育的渗透和融化,加强育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语文课的备课环节,教师也要从育人活动入手,将育人这个环节融入备课之中,备设一个强大的心灵磁场,起到励志、激趣的作用。
例如,在对《老王》这一课进行备课时,笔者从文章主题和备课定位入手,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实际,另一方面则从文本入手,进行了这样的备课设计:请结合老王送鸡蛋的课本插图,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文字,注意加点词语所蕴涵的感情,应当读出其中的语气,并进行分析,说明其中的缘由;请结合这段文字,搜索故事,浏览一些图片,谈谈对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善心的人的看法。在这个设计中,将具体可行的语言实践和心灵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获得渗透,从而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逐渐靠近和融入,使得教育的育人因子得到有效的消解,磁场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
四、执行酝酿,备设建制场
语文备课内容在对语文求知、育智、励志等环节进行整合之后,逐步变得丰盈起来,此时就需要一个整体组合和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解决的重心就在于把握好“学什么”、“怎么学”、“谁来学”、“用什么来学”等学习要素。
备课时,教师要立足课堂机制,对高品质的课堂机制做充分的准备和创设。课堂探究、课堂评价、反思机制,这些都是营造备课建制场的必要因素。
例如,在备课《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教师就要充分预设课堂表情、诵读情感、朗读顺序等,在预设中时时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兼顾平等、民主的课堂组织过程,让学生的参与和生成都不会受到丝毫损害。此外,要让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生命感应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中自然流淌,这是课堂备设建制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总之,在语文备课教学中,做好各种预设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孵化器,教师有必要创设磁场,用磁场意识来规划课堂教学,全面安排课堂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主和平等的交流,同时获得心灵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预设都是基于融合,而不是强加外力的束缚,对于中学生来说,自由是非常重要的。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备课备到适用有效、充满磁力,只有这样,才能释放课堂教学的精彩,让学生享受到课堂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