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2014-11-23 02:39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南昌330038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文化产业向量

■刘 珊(1、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昌 330013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8)

空间集聚是指依托某一特定区域或尺度的空间载体(如城市、区域、产业园、园区等),人口、企业、产业、资本以及制度、文化等各类有形或无形的要素集中的情况。产业集聚是上下游企业的众多企业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行为,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空间集聚程度的度量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

(一)测度方法介绍

本文选用埃利森-格莱泽(1997)提出的埃利森-格莱泽指数(E-G指数)来度量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度。在本文中利用就业量来评估文化产业部门的空间集聚水平,用 来表示我们所考虑的r区域中部门s的就业水平,是部门s的总的就业水平,记赫芬达尔指数代表每个区域部门就业份额的加权平方),指数越大,说明产业集聚度越高,反之越低。

(二)测度结果与分析

E-G指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可以明确考虑某部门的就业分布是以劳动者在厂商内群聚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厂商数据的缺失,本文中采用杨洪焦(2008)所提供的方法,即假定所有厂商的规模相同。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下同),计算结果见表1、表2。

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中,空间集聚指数普遍偏低,文物业、公共图书馆、文化经营机构、网吧和文化教育机构集聚水平呈增长趋势,其中文物业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23.53%;群众文化机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娱乐场所和文化科研机构集聚水平出现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艺术表演团体,降幅达35.17%。表2反映了2008-2011年间我国31个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E-G指数的变动趋势。

从表2数据上分析,我国各地区间EG指数体现了较大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产业省域间的不均衡十分明显,空间集聚指数较高的省份多出现在东部及沿海省份,而西部边远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本文将2008-2011年中国31个地区空间集聚指数归类,如表3所示。

仔细比对表1与表2,可以看出E-G指数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的变动轨迹相对复杂,为了研究该指数在2008-2011年的整体变动趋势,本文引入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在图1中可以看出文化产业集聚指数核密度曲线右尾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波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右偏,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文化产业集聚呈现加速态势。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不同因素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建立如下形式的panel data模型:

其中,CIit表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变量,area表示不同地区地域文化资源存量的向量,industry表示产业发展动力的向量,input-output表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向量,policy表示产业政策向量,β0,β1,β2,β3,β4分别代表上述向量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贡献度,μ代表随机误差项。模型构建的整体思路是利用空间集聚指数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避免解释变量过多而造成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在进行计量分析前,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处理,具体因子见表4。

表1 文化产业各行业的E-G指数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选用混合模型采用GLS法估计以期消除截面数据间的异方差。在进行模型估计时四组变量分组进入进行回归,结合Hausman与LM检验结果,对方程(1-4)本文选用固定效用模型,方程(5)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计算结果见表4。

在方程(1)中各地区文化资源的禀赋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均藏书量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有正向影响。通过方程(2)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产业的集聚,而生产税净额的估计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目前影响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更多在于企业的“量”而非产出的“质”,同时估计系数在方程(5)中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其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当地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服务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综合技术效率、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综合纯技术效率和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规模效率这4个因素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都是显著的。本文选取了实际完成基建投资、人均文化事业费和物流价格指数作为产业政策变量,当引入了地理经济的向量(area)后,反映文化产业公共投入的两个变量即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和物流价格指数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可以看出,人均文化事业费对空间集聚的影响作用将不再显著。

表2 各地区文化产业的E-G指数

表3 2008-2011年中国31个地区空间集聚指数归类情况

表4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图1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指数核密度图(Epanechnikov核函数)

结论与启示

我们通过E-G指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进行了数量测度。

计算结果表明:从2008-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指数整体上在不断提高,空间集聚呈现增长趋势;从行业视角看,空间集聚指数普遍偏低;从地域视角而言,地区间空间集聚的差距明显。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是自然因素、地理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导向等的共同作用。

本文通过2008—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上述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的启示意义有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由文化自然资源和消费者市场需求驱动的集聚状态,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构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等方面。

第二,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对空间集聚有显著地正向关联,必须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加强产业链的横向联系,避免产业空间布局中出现“集而不聚”的现象。

第三,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差异性发展的途径是:保护自身文化资源,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省份“抱团”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共享,避免地区间盲目竞争。

1.皮埃尔·库姆斯等,安虎森等译.经济地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8)

3.金煜等.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4.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

5.Ellision.G,GlaeserE.L.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dart 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文化产业向量
向量的分解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
文化产业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
中国绿色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以2007年为例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