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化的语篇功能研究——兼论关系从句的再分类

2014-11-23 02:46朱长波
关键词:连贯性句法语篇

朱长波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在对关系从句结构(即关系从句+核心名词)的研究中,存在一种广泛的结构主义倾向,即只看到其NP属性,相应地也只注意其指称功能。这种倾向既体现在关系从句的传统分类上,也体现在语用取向的分类上。Comrie根据是否改变核心名词的外延将关系从句分为限制性的和非限制性的;[1]而Thompson则根据核心名词的指称属性和关系从句的信息属性将关系从句的功能分为两种:限定和命名(事实上,Thompson的分法只考虑限制性关系从句)。[2]无论哪种分法,都是着眼于核心名词的外延或曰指称范围上的,这种基于核心名词外延的分类远不能满足对关系从句丰富多样的功能的描写。如果说“命名”可以在语义上理解为通过增加核心名词的内涵而缩小其外延,以达到指称其下位概念的效果,而“限定”可以在语用上理解成为受话人提供一个识别核心名词所指的参照或路径,[3]那么“非限制”的使用动因或功能是什么?两种分法都没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一个语义上不改变核心名词外延的句法范畴,可能需要从语用层面去探求其动因。有研究认为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功能是承载后景信息,[4]这是非常有见地的,但命名为“描写性关系从句”似乎不能很好地反映其语用功能,因为“描写”是个语义概念;另外,对其语篇功能的揭示似乎也还不够彻底。不过,该文已经开启了一种取向上的转变,即由单一指称性取向向指称、述谓并重迈出了重要一步。事实上,关系从句的功能并不限于为核心名词服务,承载新信息的关系从句更像是以一种隐含的方式表达一个命题。

限制性的,如:

(1)她把她妈妈刚给她买的一双新鞋子弄丢了。

“她妈妈刚给她买的一双新鞋子”隐含“她妈妈刚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子”。

非限制性的,如:

(2)The Greeks,who were philosophers,loved to talk a lot.

“The Greeks,who were philosophers”隐含“The Greeks were philosophers”。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考虑语境等因素,以上的隐含表达也可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如:

(1)’她妈妈刚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子,她把它弄丢了。

(2)’The Greeks were philosophers and loved to talk a lot.

无论是采取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所表达的命题意义是一样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采用关系从句结构或者说进行关系化?我们认为这种动因可以从语篇的角度去寻求,关系化是一种语篇连贯手段,对关系化的使用可以增加语篇的连贯性。

一 提高话题连续性

话题连续是语篇连贯的基本要求,话题的频繁变更会降低语篇的连贯度。根据王寅,原型性语篇连贯除需满足形式衔接以外,还需满足三个语义条件和一个语用条件。[5]其中三个语义条件之一就是命题之间的索引性或相关性。命题间的相关性可以由话题来组织,共同的话题可以成为相关命题间的纽带;相反,如果话题频繁变换,就难以形成具有统领性的认知参照点,从而无法为受话人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如:

(3)我母亲是北京人。北京位于河北境内。河北省人口不像江苏,浙江两省那样密集。这两个沿海省份气候比较潮湿。

语篇对话题连续的要求实际上也跟人的记忆限制有关,话题的变更需要更多注意力的投入,而频繁的变更会增加短时记忆的负担。

在语篇的建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名物是很多的,但由于受到话题连续性的制约,真正能够成为话题的名物是很少的,而且主话题通常只能有一个。那么与非话题性名物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何编码就成为一个问题。一个名物成为话题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述题,没有述题就不会形成话题。关系化正好可以把一个直接命题(结构层面对应于一个小句)变成一个包含隐含命题的名词性结构,使其核心名词不对主话题形成干扰,从而保证话题的连续性。请看:

(4)强发在这没遮拦的一片白光中干活,赤着黝黑的脊背,穿着一条原本是白的,如今已经变成了灰黄色的浸透了汗水的裤衩,脚上是一双四分五裂了的塑料凉鞋。

以上语篇的话题是“强发”,整个语篇围绕“强发”劳动时的恶劣条件和高强度进行描写。假如第三、四小句不进行关系化,则“裤衩”和“凉鞋”就会对主话题“强发”形成干扰,从而降低整个语段的连贯性。如:

(4)’强发在这没遮拦的一片白光中干活,赤着黝黑的脊背,穿着一条裤衩,原本是白的,如今已经变成了灰黄色且浸透了汗水,脚上是一双塑料凉鞋,四分五裂了。

当然,受话人对语篇连贯性的要求是一个程度问题,或者说,受话人对于连贯性差有一定的容忍能力,尤其是当为了取得特定的语用效果时,可以需要牺牲一定的连贯性。请看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一段描写:

(5)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作者为了突出祥林嫂的悲苦命运,做了两个特别的处理,即把“空”和“下端开了裂”以述题的形式出现,这是因为直接命题比间接命题要凸显。但值得注意的是,语篇的连贯性不如关系化后的高。如:

(5)’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 前后景结构的句法实现手段

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可以进入语篇信息流的信息是非常多的,处在叙述主线上的是前景信息,而不在叙述主线上的、起铺垫作用的是后景信息。前者直接推动语篇的发展,后者虽不直接推动语篇的发展,但对于完整理解前景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补充。前景信息和后景信息一起组成语篇的前后景结构。一个语篇的前后景结构虽然取决于语篇的主线,但恰当的句法匹配是其得以实现的关键。前后景结构的句法匹配遵循象似原则,即前景信息须以凸显的句法形式——小句来编码,而后景信息则要求进行关系化,以关系从句这样的次级形式来体现。[4]如:

(6)我对文静而又不乏倔强的她心怀好感,但我想她会上大学,和我不是一个层次的人。高考落第后,我去了工厂上班。

以上语篇中包含两个层次的意思,“她文静而又不乏倔强”与“我对她心怀好感”构成因果关系,后者又与“但…”构成转折关系。这里叙述的主线是包含在转折关系中的他们那段感情的命运,而非他爱她的原因,即原因是后景,而转折关系是前景。相应地,在句法匹配上,原因部分被关系化,而跟那段感情命运相关的信息以小句的形式编码。

句法形式与前后景结构如果不匹配,就会降低语篇的连贯性。如:

(6)’我对她心怀好感,她文静而又不乏倔强,但我想她会上大学,和我不是一个层次的人。高考落第后,我去了工厂上班。

(6)’的句法安排相当于在作为前景结构的转折关系中插入了一个后景信息,阻断了前景结构之间的连续性,自然会影响语篇的连贯性。

不同的语篇有着不同的叙述主线,有的语篇以时间关系为主线,有的以空间关系为主线,有的以因果关系为主线,有的则以总分关系为主线。无论以什么为主线,不在主线的信息都需要作后景化处理,从而保证前景结构之间的连续性,而关系化是一个重要的后景化手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对话型语篇。

(7)甲:那个小女孩为什么哭?你去问问。

乙1:她把她妈妈刚给她买的一双新鞋子弄丢了。

乙2:她妈妈刚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子,她把它弄丢了。

乙3:*她弄丢的一双新鞋子是她妈妈刚给她买的。

这个语篇的主线是果-因关系。甲的问题已事先设定了“因”为前景,而“她妈妈刚给她买了一双新鞋”这个信息则不在前景(主线)之中。比较三种回答方式,对非主线上的信息进行关系化的处理(即乙1)比其余两种处理方式更切合这里的前后景结构,连贯性更高。

三 关系从句的再分类

关系化的语用功能显然不限于语篇功能,还包括降低权重、[6-7]增强语篇的书面语色彩[8]等。我们这里无意于系统地探讨关系化的各种语用功能,而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对关系从句结构述谓功能的关注。以上的分析已然表明,在关系从句的分类问题上,单纯着眼于核心名词外延特征的描写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完全揭示关系从句的使用动因,尤其是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使用动因。这里我们尝试以指称和述谓为纵轴、以核心名词的指称特点和关系从句的属性为横轴对关系从句作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我们的分类以Comrie、Thompson、方梅以及上文的讨论作为主要依据。列表如下:

几点说明:

1.关系从句的功能显然不是指称,我们命名为“服务指称”是基于这样的考虑:Searle只提到两者基本语用行为,[9]即指称与述谓。虽然沈家煊认为应该包括修饰,[10]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修饰只是一种句法行为而不是一个语用概念,这是因为,句法上的修饰总是可以分解为“服务指称”和“隐含述谓”,增加一个新类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隐含述谓”这一命名是为区别于小句形式的述谓形态。

2.“她妈妈刚给她买的一双新鞋子”中,关系从句有一定的限定功能,但比较弱,因为经过限定之后核心名词所指对象的外延仍不明确,我们认为此时更多地是语篇连贯的需要,见文中分析。

3.隐含述谓可以细分的功能是很多的,上表只列出两个,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丰富。

本文初浅地探讨了一下关系化的语篇功能,语篇的视角使我们得以在一个更大地范围内考察关系从句,更加全面地认识关系从句的功能。本篇的研究也再次印证,句法和章法之间本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的句法现象需要从篇章层面进行解释。另外,本文对关系从句的重新归类相较于单纯的指称取向应该说更加全面也更加科学。由于我们的视角所限,有些结论未免有失偏颇,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1] Comrie and Bernard.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177-181.

[2] Thompson,Sandra A.Coherence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1987:435-454.

[3]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含[J].中国社会科学,1999(2):188-200.

[4]方 梅.由背景化触发的两种句法结构— —主语零形反指和描写性关系从句[J].中国语文,2008(4):291-302.

[5]王 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J].外语研究,2006(6):6-12.

[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9-50.

[7]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6:175-179.

[8]郑远汉.结构变换修辞论——定中式与主谓式的换用[J].修辞学习,1995(1):1 -4.

[9]Searle J 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29-32.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55-257.

猜你喜欢
连贯性句法语篇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