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背景下的黑格尔“自然美”论

2014-11-22 04:18周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美契合审美意识

周鑫

摘要:

自然审美是美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中有不少有价值和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他指出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审美主体与自然展开的心理交流运动过程,还指出了“自然美”发生的深层原因和自然审美创造活动对于主体的价值。这对我们今天研究自然审美问题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自然审美;黑格尔;审美意识;契合

自然审美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活动之一,因此对它的研究应该是审美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建构科学的美学理论需要阐明的问题。自然审美的原理就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自然物展开的心理交流运动,最终在主体的头脑中形成自然审美意象。其实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了这些提示和思考,只是没有进一步明确地揭示罢了。因此今天我们将从新的视点出发,去挖掘和梳理黑格尔关于自然审美活动(过去称为“自然美”)的理论。

我们知道,黑格尔是“自上而下”建构他的美学体系的,他预先设定了一个不可证明的“绝对理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构了他的美学大厦。他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美”当然也不例外。他在《美学》的开篇就提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为“自然美”的范围太广,而且事物之间也无法找出一个统一的美的标准,因此美学只应该把艺术当作研究的对象,但是他又在书中花了不小的篇幅来分析“自然美”,足见他也感到自然应该是美学研究的审美对象之一,在他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中有不少有价值和具有启发性的思想。

首先,黑格尔看到了“自然美”的形成离不开主体的心灵和观照,并指出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在《美学》第一卷的开篇他就谈到:“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1]这就是说,他感到了一切“美”的根源都发源于人的内心,“自然美”当然也不例外。但他认为由于自然物受到了本身特征和性质的限制,而不能象艺术那样完全由人的主观心意来创造,所以在地位上低于艺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美”是粗燥的。他说:“作为在感性上是客观的理念,自然界的生命才是美的,这就是说,真实(即理念)在它的最浅近的自然形式(即生命)里直接地存在于一种个别的适合于它的实在事物里。但是由于理念还只是在直接的感性形式里存在,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它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2]他的这段话十分重要,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自然物是一种自然、自在的存在,它本身并不是为我们的生活和审美而存在的,自然界中也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美,自然没有自我意识,因此不能产生“自然美”;第二就是“自然美”的形成离不开主体意识的作用,特别是主体的“审美的意识”。当然,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审美的意识”与本文所说的“审美意识”由于哲学背景和研究方法的不一样而不能完全等同,不过也可以看到他对主体的心灵和意识的重视。

其次,黑格尔注意到了“自然美”是主体的审美意识和自然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从感发到契合,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就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自然物进行内感外射的交流运动过程。在谈到自然风景为什么会让人感到美时,他说:“自然美还由于感发心情而得到一种特性。例如寂静的月夜,平静的山谷,其中有小溪蜿蜒地流着,一望无边波涛汹涌的海洋的雄伟气象,以及星空的肃穆而庄严的气象就是属于这一类。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对象本身,而是在于所唤醒的心情。我们甚至于说动物美,如果它们现出某一种灵魂的表现,和人的特性有一种契合,例如勇敢,强壮,敏捷,和蔼之类。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表现固然是对象所固有的,见出动物生活的一方面,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表现却联系到人的观念和人所特有的心情”[3],他这段话中所说的“感发”,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物感说”非常相似,“感发”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主体在面对自然景物时,由于受到符合自己审美趣味或审美理想的自然物的整体形态的刺激,而自觉进行审美选择并逐步深入展开审美活动,这是自然审美活动中物我交流的初始阶段。黑格尔在这里还指出了人对自然风景产生的美感是多种多样的,如寂静、雄伟、平静等,并认为对自然产生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和情感都取决于主体观念和心情,也就是取决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与自然景物的契合程度。达到了高度契合,其实也就是达到了审美活动的高潮。

总的来看,黑格尔认为“自然美”是属人的美、是因人而显现的,因为人有着自由无限的心灵。他说:“人作为心灵却复现他自己,因为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关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为的存在,人才是心灵。”[4]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认识自己,一是从思想上去认识,二就是通过实践,“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见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5]他的这些观点可谓深刻,他指出了“自然美”发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自然审美创造活动在主体自我认识、自我塑造中的主要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自然审美问题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注释】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0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0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9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9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

猜你喜欢
自然美契合审美意识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