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故事表演教学

2014-11-22 22:43邓欣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

邓欣

[摘 要] 音乐故事表演,是一种将具体形象的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与原创音乐相融合,以帮助幼儿体验音乐舞蹈作品,通过创编动作和表演,充分表达对音乐舞蹈作品理解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降低幼儿因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感,同时可以给幼儿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快乐。本文以下就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故事教学问题做了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幼儿 音乐故事 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教育阶段抓起”,这就从人的培养角度,真正把幼儿园和中小学纳入一个素质教育系统。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全方位更新。但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早期教育也在盲目地赶超优越,从家长到幼儿教师都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的倾向,从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当前,幼儿教育与经济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突出,制约了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的培养与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启蒙阶段做好铺垫,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今后求学,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让幼儿更好的进入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可以促进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所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比较适宜采用表演方式,让幼儿能从音乐和故事中体验到学习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促进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提高。

角色表演创设的是一种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情境相类似的学习情境,表演中可以表露出孩子们真实的情感及行为方式;角色的表演及分析、讨论,可以使孩子们意识到内隐的心理过程,提高孩子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促使自身不断地成长。因此,音乐故事教学要通过角色扮演,通过建立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来演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最终培养孩子们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音乐及故事的选编。选择或创编音乐、故事的关键是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要匹配。在选择或创编音乐故事时,教师要注意音乐和故事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有时要根据故事去改编或创编音乐,有时要根据音乐去调整故事情节。首先,在选择或创编故事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中的角色不能过多,以2倒3个为宜,否则幼儿不容易把握。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时,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其次,选择或创编的音乐要形象鲜明,段落清晰,衔接和转换处要特征明显。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在音乐中加入声效,以减少对故事情节转换的提示。如在狮王进行曲教学中,教师在一些音乐处加入了狮叫声效,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可通过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在此过程中,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又如在活动“小虫青青”结尾处,教师加入了“大公鸡再见”的告别语言,将小青虫胜利逃亡的自豪感和大公鸡懊恼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让幼儿专注地体验音乐

在幼儿通过分角色创编动作和分段表演,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欣赏音乐的环节能使幼儿专注、完整地体验音乐中的故事形象,分清每段音乐所表现的特定角色的特点,体会在音乐中故事情节是怎样逐渐展开的等等。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幼儿较难掌握。在教学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听、说、玩、演四个环节,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开展,提高幼儿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首先可以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如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等,以引导幼儿根据故事角色特点与情节变化,通过模仿、迁移进行分段、分角色的动作创编和表演,用各种动作、表情表现故事情节,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让幼儿借助故事形象的描述,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在音乐中表现故事内容。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和表现,但同时要考虑音乐的结构、节奏和风格,不能因刻意追求动作的翻新而忽略音乐特点。例如在狮王进行曲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完整的欣赏音乐,再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又如在小虫青青活动中,幼儿通过完整倾听音乐,分辨大公鸡、小青虫和蚊子的节奏变化特点,分清哪段音乐表现了哪个角色,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时候角色发生变换,什么时候表现的是角色冲突,等等。有效地增强了音乐感受能力。另外,在组织这一环节时,教师仍要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语言,而是通过表情、眼神及个别的肢体语言提示幼儿倾听和体验音乐的展开以及音乐变换所带来的情节变化等,为下一步的角色表演作铺垫。

三、让幼儿自由地表达感受

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理解音乐特点后,教师可让幼儿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商定角色分配,然后进行完整表演。以狮王进行曲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一是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激动?二是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三是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四是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在表演中,要不断提醒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在音乐故事教学的构思和设计上,要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贾小红.浅谈幼儿教学活动形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6)

[2] 张红梅.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学情景创设[J].新西部,2008(9)

[3] 罗红霞.浅谈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J].中国校外教育,2008(3)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