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开场艺术

2014-11-22 13:12杨彩凤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想象

杨彩凤

摘 要:一出好戏的开头,能把观众带进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一节好课的开头就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

关键词:窥探;想象;回味

每一堂课,场开得好,能够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架起教路、学路和作者思路之间的桥梁,开拓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以下几种开场做法:

一、绘画激情

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拱形的桥;然后让学生说说平时所见的桥的样子,并画出来;最后进行比较,引出课文是如何描写这种拱形的桥,板书课题。

二、创造气氛

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先放学过的歌曲《小小的船》的录音,学生听后,异口同声地说出歌名,教师再顺势引入课题。再抓住学生爱好音乐的特点,轻而易举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显得轻松自然,为学习新课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三、亲身回味

如,教学《燕子专列》一课,我是这样开篇的:“同学们,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你们会出门做事吗?”学生中有人回答:“我会躲进被窝里睡觉;在家里火炉旁取暖……”趁学生现身说法体会时,我板书课题,讲起:瑞士居民们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四、启发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许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名篇佳作。开篇时,尽量运用口语艺术,描绘文中一个精彩片段或一段引人入胜的情节,启发想象,进入情境中去。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是这样开篇的:“同学们,你们爱看电影吗?”“爱看。”“好,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地听,在你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电影的片段时(师简略讲述《王二小》开头故事,讲到这个儿童把敌人引入埋伏圈为止)。”我抓住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求知心理,相机提出问题“这个儿童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同学们看课文。”再造的情境,深究的心理,诱使学生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五、窥探“窗口”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窗口”。它常常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开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窗口”往里窥探,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我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先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课题,然后引导:“同学们,标题就好比文章的窗口。现在我们就从这个窗口往里看,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通过剖析课题会知道作者写了“故乡”“杨梅树”“杨梅果”,同时了解到作者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来写家乡的一种特产,所以题名为《我爱故乡的杨梅》。这样,新课开始,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结构层次、中心思想有个初步的认识,为深入阅读理解全文,做好了认识的准备。

开讲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想象
跟随想象,发现童年的无限欢乐
快乐的想象
自由快乐地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有效干预 想象无边
超乎想象的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先想想再想象——看谁想得妙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