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营 高莹
摘 要:以农林院校为例,探讨大学英语课程从普通用途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转型过程中的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复合型人才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或学科当中使用的英语。Hutchinson & Waters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之上的,外语教学的内容应依据学习者的自身需求、学习缺陷和未来目标来确定。我国多数高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但由于课时有限、师资不足,尚不能满足我国对于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公共英语教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公共课程都是普通用途英语(EGP)教学模式,应试倾向明显,导致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将专门用途英语与公共英语相结合日益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专门用途英语与公共英语相结合的必要性
将专门用途英语与公共英语相结合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需要。在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大学英语课程不应是高中英语课程的简单延伸,否则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公共英语教学,会提高课程的信息量,拓展英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将专门用途英语融入公共英语教学是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英语是国际学术界最重要的通用语言,对于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专门用途英语(ESP)则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束定芳等学者指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目前高校各专业的ESP课程课时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而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则仍以普通用途英语(EGP)为主,以四、六级考试等应试目标为导向,无法满足学生提高本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二、教师转型的途径
公共英语的师资通常主修的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英语教育专业。以我校为例,只有少数教师持有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学位,因此如何实现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可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及其ESP方向发展意愿进行调查,基于普通用途英语教学与农林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理念,将公共英语教师按专业方向分类成立教研组;通过定向授课、跟班学习等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构建包括“专业进修”“同伴合作”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的农林院校公共英语教师ESP师资校本培养模式。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在校本师资培训取得一定效果的前提下,按农林各学科专业为公共英语课教师分配教学任务,根据各班级的专业特点增加ESP内容。在大一阶段侧重增加常识性农林专业英语内容,控制ESP阅读材料与听力、口语练习资料的专业难度,在大二阶段逐渐增加农林专业英语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实施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删减与高中英语知识点重复的EGP内容,提高公共英语学习的效率和实用性。采用以内容为依托(CBI)的教学方法,打造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语创新能力竞赛等相结合的农林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做出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EGP+ESP的立体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改进认知模式、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的变革,为高校EGP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出道路,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林人才提供学习途径,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启迪和思路。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6th e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作者简介:王冰营,女,1973年生,沈阳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就职学校:沈阳农业大学。
高莹,女,1975年生,沈阳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就职学校:沈阳农业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