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利,高 维
(1.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浙江理工大学 心理学系,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人们对于人际交往的过程及其质量越来越重视,社会交往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的社会现象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并不乐观。媒体报道中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社会不适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大学生依恋问题有关,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精神分析师Bowbly把依恋定义为 “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倾向”。[2]Bowbly认为,依恋存在某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会引导个体的社交行为。[3]这种模型包括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对于成人依恋的具体研究,目前存在两种取向即发展临床心理学取向和社会人格心理学取向。[4]两种不同的取向自然有两种不同的依恋定义。前者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后者认为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5]显然,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更倾向于后者。
心理学家Bartholomew等在Bowlby假设的基础上,提出成人依恋类型的四分法。Bartholomew等按照自我图式和他人图式两个维度认为依恋可分为四个维度即安全型、回避型、专注型和恐惧型。[6]有些资料也将专注型称为倾注型,将回避型翻译为轻视型、冷漠型,将恐惧型视为惧怕型、害怕型。
在实际的成人依恋测量中,采用比较多的是ECR量表。社会心理学家Brennan等人研究表明,成人依恋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维度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7]依恋焦虑指个体对抛弃和拒绝的恐惧,依恋回避指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对依赖和亲近的不适。在焦虑或回避维度得分高的个体被认为属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相反,这两个维度得分较低的人被认为是安全型的依恋。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利用自己身上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种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8]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不是一般的个性特质,因为不同的任务对具体技能与能力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个体在不同任务领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很大差异。[9]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需要结合具体环境,脱离环境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存在的。而Shere等个性心理学者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看作是状态,也可以看作是特质,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10]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1]由于人们对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大体含义相当。谢晶等人认为,所谓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该社交活动的一种判断。[12]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包含六个维度,分别为利他效能、沟通效能、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存在密切关系。而依恋作为个体成长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人际关系,必然影响着后续的心理发展过程。大学生群体逐渐步入成年期,其对待依恋关系的态度和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际交往的质量。因此,分析大学生依恋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将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以保定地区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的问卷发送,共发送问卷230份,收回223份。剔除缺失数据的问卷,有效问卷共208份。其中男生52份,女生156份。一年级学生40份,二年级学生46份,三年级学生92份,四年级学生30份。被试年龄在17岁-25岁之间。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谢晶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效能感量表》,[13]该量表包括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6个因子,每个因子有6个条目,共36个条目。6个因子的一致性系数为0.56-0.78。[14]本次研究收集数据后进行测量得到总的一致性系数为0.712。
依恋类型的测量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由李同归等翻译修订,具有较好的信度。ECR包含36个项目,测量与依恋相关的焦虑和回避各18个项目,分为4个因子即安全型、专注型、惧怕型、冷漠型。研究表明依恋回避分量表和依恋焦虑分量表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77。本次研究收集数据后进行测量的总克隆巴哈系数为0.782。此外,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表1 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六个因子的总体情况(M±SD)
如表1所示,从整体水平看,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为143.24±12.76,超过了中间值10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个分量表的得分也都超过了中间值18分,其中沟通效能的得分最高,为25.89±3.39;自我印象效能和自我价值效能次之,得分为24.76±3.55和24.37±3.44;利他效能稍差,得分为23.99±2.62;情绪控制效能得分最低,为21.88±3.62。
对各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龄段之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学生来源地上存在差异(p<0.05),城市显著大于农村;在有无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总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在年级上也出现显著性差异(F=3.347,p<0.05),事后多重检验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一年级和四年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一年级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二年级和四年级。
表2 大学生成人依恋两维度的分布情况(M±SD)
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具体的差异情况如表2所示,在年级方面,回避维度出现显著差异。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一年级的依恋回避得分高于二、三、四年级(F=2.829,p<0.05)。在有无恋爱经历方面,回避维度得分上有恋爱经历的学生低于无恋爱经历的学生(T=-6.708,p<0.01)。从依恋类型上看,害怕型依恋比例最高占58.66%,其次是冷漠型比例占15.38%和倾注型占15.38%,安全型比例最低为10.58%。
以依恋类型作为自变量,以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各个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和总的效能感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除利他效能外,在其他几个人际交往效能维度安全型被试得分均高于非安全型被试。
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亲合效能方面,安全型得分显著高于害怕型、冷漠型;在自我印象效能方面,安全型和倾注型显著高于害怕型和冷漠型;在沟通效能方面,安全型显著高于害怕型、倾注型和冷漠型;在情绪控制效能方面,安全型得分显著高于害怕型和倾注型。在总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上,安全型得分高于其他不安全型。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依恋回避与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和总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我价值效能也呈负相关(p<0.05)。依恋焦虑与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和总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
以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两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自变量,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子,结果如表5所示。
表3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情况(M±SD)
表4 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r)
表5 依恋类型各因子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
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两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368,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35,表中两个变量能联合预测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13.5%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 “依恋焦虑”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2.7%,“依恋回避”的预测力稍差为8.6%。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173.075-0.282×依恋回避-0.211×依恋焦虑。
以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两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依次作为自变量,以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确定影响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各因子的主要因素。结果如表6所示,依恋回避对大学生的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沟通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具有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3.4%、8%、4%、11.4%;依恋焦虑对大学生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具有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13.5%、8.1%、4.1%。对于利他效能,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预测效应不明显。
表6 成人依恋两维度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各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
就整体而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六个因子的得分都较高,在中等水平以上,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拥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能较好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也较高。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比较有自信,能把握交往的进度。对自我的印象也较为理想,能很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交往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价值效能水平较高。
在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六个因子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沟通效能、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利他效能、亲合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这说明大学生在沟通方面有较高把握度,能较好的进行沟通。但相比而言,对自己情绪控制的满意度较低,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时自我情绪可能影响甚至妨碍交往过程。大学生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应的增强自身情绪控制的锻炼,学校、家庭也可进行相应的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情绪控制效能,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生来源地、有无恋爱经历、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城市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这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关,城市学生从小接触的人际交往面要比农村的学生广,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也比农村学生高,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要高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这说明大学生在恋爱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有明确的求偶倾向,恋爱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二、四年级学生,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一年级学生的依恋焦虑得分较高,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和四年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得分较低,这说明年龄可能是影响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重要因素。在依恋焦虑上,性别、专业、年级来源、有无恋爱经历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依恋回避上,性别、专业、年级来源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龄段、有无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二、三、四年级,即一年级学生有更高的依恋回避,对自己的成人依恋不能勇于面对。这应该与一年级学生的胆量、自信度、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自己的依恋回避逐渐减少。有恋爱经历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低于无恋爱经历学生,这说明恋爱有助于减少依恋回避,也可能是依恋回避低的学生更敢于恋爱。
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害怕型依恋比例最高为58.66%,冷漠型和倾注型比例为15.38%,安全型比例最低为10.58%。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成人依恋不自信,还处于比较害怕担心的阶段,因此学校、家庭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努力帮助更多大学生转为安全型依恋。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依恋回避与亲合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呈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越高的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越低,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满意度越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得分也越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解释量分别为8.6%、12.7%。这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需求,通过恰当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恋爱与择偶。既不能将大学生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四处设防,又不能视而不见、消极回避,让学生自行处理。而应以亲切的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与大学生分享人生经历,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进而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空间和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和成人依恋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六点结论。
第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在城乡来源、有无恋爱经历、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城市高于农村,有恋爱经历的学生高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学生,二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
第二,在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六个因子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沟通效能、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利他效能、亲合效能、情绪控制效能。
第三,在依恋回避方面,在年级差异、有无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害怕型依恋比例最高为58.66%,冷漠型和倾注型比例为15.38%,安全型比例最低为10.58%。
第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依恋回避与亲合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效能呈显著负相关。
第六,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1]肖啸空,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压力及其应付策略研究[J].教育与管理,2006(9):48-49.
[2]李淑梅.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15.
[3]Cassidy J.,Berlin L.J.The insecure ambivalent pattern of attachment:Theory and research[J].Child Development,1994(65):971-999.
[4]Bartholomewk,Shaver P.R.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Do they converge?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M].New York:Guilford,1998:25.
[5]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21.
[6]Bartholomew K,Horowitz 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6-244.
[7]Breninan K.A.,Clark C.L.,Shaver R.R.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An integrative overview.In:Simpson J.A.Rholes W.S.eds.Attachmn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C].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88:46-76.
[8]Brown D,Brooksl.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2.
[9]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nman,1997.
[10]Shererm,Maddux J.E.The self-efficacy scale: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J].Psychological Reports,1982(51):663-671.
[11]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congnitive view[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6.
[12]谢 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04:13.
[13]谢 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330-332.
[14]马姝娟,戴美林,陈 霞.高校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79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