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王一兰
(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 德阳 618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气道阻塞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咯痰、胸闷、呼吸困难[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研究报道称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3位[2]。医护专家日益意识到,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0-02~2012-02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且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均符合要求,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能独立完成健康教育。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61.38±4.85)岁,病程2~25年,平均(10.52±1.47)年,文化程度:小学以下6例,高中以下小学以上28例,大专及以上18例,COPD 分级:重度13例,中度16例,轻度23例。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痰、气短、气沉重,痰液呈现脓样或载脓性,同时合并发热症状。对所有入选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
对患者健康教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心理护理:患者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恐惧感和焦虑,这一心理不仅使患者产生应激状态加重病情,而且降低患者的自身评价能力,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继而使患者的心情更加沉重不安,产生恶性循环。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恰当的语言交流,让患者表达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以便对心理特征做出正确评估,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要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病情较轻者可带其到周围参观,消除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病情较重者,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取得家属的配合,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饮食护理:COPD 患者病情反复,易消耗患者大量的营养物质,且患者多消化不良,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故应指导患者多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肉类、动物肝脏、豆腐、蔬菜等,少食多餐,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且每日饮水量应在2500~3000mL以上,尽量避免过敏性食物;(3)加强锻炼指导:患者在保证生活规律的同时应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多散步、打太极等,并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患者取坐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横膈膜下降,小腹鼓起,呼气时,使膈肌上抬,排出肺部气体,每天训练3~5次,每次约10~15min;缩唇呼吸:患者用鼻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小吹口哨状,气体均匀地自双唇之间呼出,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7~8次/min,每天训练2次,每次10~20min。(4)用药指导:患者常规治疗为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氧疗等应尽早开始有规律的使用,对改善患者远期症状和降低全身反应均十分有益,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残留口中而引起溃疡或白色念珠菌感染,用药后应漱口。
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评价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0)、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和呼气高峰流量(PEER);且在干预前后进行生活治疗调查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四项,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进行卡方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患者健康教后前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 1.0)(75.49±10.57)%、用力呼吸肺活量(FVC)(82.87±12.38)%和呼气高峰流量(PEER)(4.35±1.21)L/s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n=52)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n=52)
由表2可看出,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后(P<0.05)。
表2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s,n=52)
表2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s,n=5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加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患者发病时间长,病情反复,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后期易出现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国内外的学者均逐渐认识到仅靠常规的治疗方式已不能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需求[5]。健康教育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医学模式,是指以传播、教育、干预等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护理措施,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频繁,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大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必不可少,通过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近感,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悉,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和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得到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有助于患者进行深度呼吸,排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延缓患者心肺功能减退速度,最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从身心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才能正确的反映出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这也恰恰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评估患者病情恢复中所缺乏的指标。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锻炼指导及用药指导四方面的健康护理,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健康教育后肺功能指标FEV1.0、FVC、PEER 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改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后。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炼,张国林,林少姗.健康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808-810
[2]王晓霞,包勇,陈敏.健康教育对预防稳定期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4):26-28
[3]黄玉泉,莫晓婷,朱艳.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6-67
[4]潘海红.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48-549
[5]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6]厉雪琴,毛伟君,林云晴.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77-78
[7]戴克忠.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理,2009,8(8):69-70
[8]刘丽杰,崔月丽.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的效果[J].齐鲁医学理杂志,2005,20(6):5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