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本文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角度,论述了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继而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北方高校 冬季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普遍树立健康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多体育教学研究专家开始意识到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关键时期。
一、在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含义
终身体育说的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以及体育指导教育。终身体育是根据人类的生存发展规律、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对人提出的新的要求标准,并伴随终身学习发展起来的。并且,从人类发展史来说,只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够强健体魄保持心理健康。
(二)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渐渐开始关注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终身体育观念已近渐渐深入到社会家庭之中,成为人们迫切需要。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时期,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生自我意识都非常强,是进行学习、自我完善最佳时期。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这一时期对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方的冬季时间持续非常久,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把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积极锻炼的兴趣,使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生活也能够自觉进行锻炼,成为终身体育者。
二、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创新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一)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大多是各种球类学习以及健美操等等。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大多延续中小学时期的内容。这种陈旧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之中,高校学生厌倦了这些教学内容,提不起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不断丰富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冬季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娱乐性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例如:雪地足球、曲棍冰球等,创新完善适应于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特点的课程,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学习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对于体育技能、认识方面的熟悉程度,对所进行的体育运动在调节以及安排进程方面的专业能力。体育能力具有很多方面的含义,主要有对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的能力以及体育锻炼的评价内容。这其中,体育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最常用到的评价自身体育锻炼情况的办法。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只有熟练的运用已经掌握的体育锻炼技巧,发挥自身的潜力,使用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开展冬季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冬季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少,教师想要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掌握一些体育知识的基本技巧,使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形式锻炼,开展适应未来发展的以及个体需要的自主锻炼形式,例如跆拳道、健美操、滑雪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一些体育竞赛、体育写作、举办讲座等等形式不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在体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使体育锻炼与学生学习生活能够结合,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四)更新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体育教学理念,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却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不断更新观念,摆脱旧思想束缚,运用新型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参与锻炼中来。
三、结束语
高等学校冬季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有效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才。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活动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着手,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振军.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问题的探索与分析[J].体育时空.2013(24):169.
[2] 才俊.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