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枫
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书画板块里有一个“钱塘黄氏四代存珍”私人专场格外引人关注。不只是因为该专场汇聚了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的精品力作,更重要的是这批藏画都来源于钱塘望族“黄氏”。
黄氏家族的曾祖黄质文,是左宗棠的幕僚,曾任浙江书局司事,与俞樾、谭献、沈景修等名人都是好友,家中有不少名家书画收藏。祖父黄世炜,拜在鲁迅六世祖周韫山门下,颇有名望。第三代黄启壎,酷爱京剧,民国时曾经担任交通银行人事室主任。而最有说头的要数第四代黄金懋,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受家庭熏陶很小就喜爱余派老生和梅派青衣,并擅长拉京胡。上世纪50年代初,黄金懋迁居香港,成为名伶孟小冬的入室弟子。1984年,黄金懋和夫人毛芷永在美国旧金山与当地票友发起成立了“梅兰芳艺术研究会”,这是当时海外惟一的京剧流派组织。黄金懋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与北京、上海很多书画家都有交往,收藏了很多程十发、董寿平、黄君璧等名家馈赠的作品。
一门三代的翰墨遗存,既有画家的奉赠,也有黄氏历代所藏名作。在很讲究“文脉”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这样一个家族的收藏品来源正、传承明,彰显着名门望族的大气和底蕴,怎能不让藏家趋之若鹜?
这只是冰山一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名家私藏专场纷纷在各大拍卖公司亮相,广受热捧,差不多近半数都达到了100%的成交率。2012年,北京匡时推出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专场最终以2.16亿元的总成交额圆满收官,轰动一时。“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除了大量名贵书画外,还富藏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2014年,“过云楼”的名字再次出现于拍场,北京保利春拍推出的“吴门清韵——过云楼藏金笺扇面”专场中,12件拍品共成交3222万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收藏的传统,无论是皇室贵胄、富商巨贾还是文人雅士,从大门类的书画、瓷器、玉器到小品类的折扇、砚台等,经过他们的把玩和赏鉴后,其艺术价值中更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翁同龢、张学良、吴昌硕、任伯年、仇焱之、胡惠春、季羡林……这些当年叱咤风云、名动四方的大人物,或者家世显赫而遗存颇丰,或者其本身就是丹青巨匠,或者就是业界鼎鼎有名的收藏大家,他们的“名人效应”正是藏家最为看重的,他们的底蕴、学识、品位和眼光是值得信赖的。在如今的拍卖场上,以他们为主角的专场都在近几年先后叫响,其人、其事、其物,风采丝毫不逊色于当年。
而在拍卖市场上最被传为佳话的名人私藏专场则非王世襄莫属了。早在2003年,中国嘉德便推出了“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当时竞投激烈的场面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出现在该专场上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皆为王世襄、袁荃猷夫妇倾半生精力孜孜以求、精心选择的文物精品,最终,143件拍品悉数成交,成交额突破了6300万元。10年后的2013年,中国嘉德再次推出了“王世襄先生藏古籍文献”和“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专场,依然轰动如初,最终总成交价达到了5500万元。而在这之前,2011年,北京匡时还推出过“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20件拍品同样100%成交,成交额达到了9844万元。
之所以这些名家私藏专场有着巨大的市场号召力,一是与这些藏品背后的家族、身世和文化底蕴有关,二是流传有序的传承特征,同时,这些物品本身就附加了太多的故事和情感。比如在王世襄专场上出现的一件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原本是一张画案,也是王世襄收藏的第一件明式家具,这是他为了方便其夫人袁荃猷向管平湖学琴,才将这张画案创新性地改造成了琴桌。不仅如此,这张琴桌陪伴了王氏夫妇一生,数张名琴都曾在此案上进行演奏。
类似的故事在太多器物和太多名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与这样的藏品相交,我们不禁感怀,这些当年的豪门世家、风云人物、文化名流其实离我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遥远,看着曾经属于他们的那些长物,感受着附着其上的某种专属的特质,我们似乎更能体会到收藏和传承的魅力,也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