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旭
在见到庞戎之前,我知道庞氏家族有庞莱臣这样的传奇,有张静江这样的亲戚,有人们眼中价值无法估量的文化财富。这让我在前去采访的路上充满了好奇,也担心作为80后,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岁月,会让话题产生距离感。可是,当我见到庞戎,他的随意、谦和、健谈以及良好而周到的礼数修养,让气氛顿时变得非常轻松。
其实,他名字中的这个“戎”字,原本应该还有个“提土旁”,这是家族取名辈分排行的讲究。后来,因为打字比较麻烦,也就逐渐去掉了这个偏旁。但从这种来龙去脉的讲述中也不难发现,他对家族规矩还是非常在意和上心的,提到前尘往事,也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当年,他的父亲庞美南在中国第一家檀香扇厂工作,但是收入微薄。家里缺钱不得已只能转卖字画,“文征明的一封书信,好几页,只卖10块钱”。也在那段时期,庞家接济了多位后来名声大噪的画家。“文革”结束,从乡下回城后,没有房产,父亲庞美南卖掉了一幅明代书画,换了500元购置了一套公产房,一家人才有处安身。
这或许应了现在年轻人的一句玩笑话——“投胎是门技术活”。现在庞戎一边画画,一边开着自己的古玩店,还在儿子的建议下注册了“虚斋”,有人说他就是个生意人,胜在有“高起点”。
但倘若你与他聊开了,肯定会是又一种印象。他说,以前祖父家里的画太多了,都是一轴一轴卷好,平放在木架子上,分门别类、一层层地,这样的架子有好几排。他说,他从小就喜欢宋元书画,这辈子也只画宋元风格的画,说不清是为什么。
我想我能理解这种感情。世家文化对与它有过关系的人们的影响,很大程度是会促进人们去反思、去回归心灵的真实,你可以认为这是遗传因素,也可以把它当做无意识的“刺激”。
实际上,站在“活水养活鱼”的角度而言,流通比秘不示人要强。更何况,“我有自己的分寸,不可能去瞎折腾。”庞戎说。
而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没有受到足够的学校教育。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他的书房里,挂着儿子海外留学的硕士学位证,“你看,我缺的就是文凭。”
不过,只要与他说到书画,他的旁征博引又会让你觉得,文凭之类的表象真是太无所谓了。气度这种东西,必须要有时间的慢慢打磨才可以。庞戎说,无论是父亲还是祖父,在对人接物这方面,从来不小气。1958年,程十发组织拍摄关于任伯年的纪录片,找到庞美南借了154幅任伯年的画用于拍摄,纪录片拍完之后,程十发要送还这批画,庞美南却因二人对艺术的理解相投,将这批画赠给了程十发;“文革”时,庞美南即将下乡之前,拿了两麻袋的书画到一个好友家里,就当送给这位好友赏玩,好友当时推辞不过就收下了。几年后,庞美南一家回到城里,这位好友的儿子又把那些书画送回来了,说是父亲年迈,赏玩不动了。
这样的例子,给庞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辈的这种洒脱,对他是无形灌输,不少接触过他的人认为,这是个随性的人,会享受,生活过得很艺术。“真正的世家子弟,一般很少向外显摆,外界对这个圈子的准确认知其实并不多。至今为止,这个圈子里有不少好东西。我在国家文物局工作的朋友曾说,他在苏州没有看到一件好的杂项藏品,我觉得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摸着脉。后来我给他找了一件清代乾隆御用紫檀臂搁和明朝绿奇楠沉香笔筒,他很是赞叹。”
当然,家世带给他的,不仅仅只是某种物质的保障,也有比较负面的,比如那“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孤独感。“我儿子学的是工商管理,他虽然也很关心家族的这些过往,但毕竟年轻人,还是更愿意走一条自己的道路。我也不会去强求。”他说,自己最近迷恋上了的画竹子,或许,这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与排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