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杨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核心,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本身的需要。在我的音乐课堂中,决不是“学学唱唱”而已,而是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应根据教材内容“随风潜入夜”式地渗透。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在欣赏《国歌》一课时,我先指出他们在升旗仪式中演唱国歌时缺乏感情,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唱改变这种状况;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继而介绍聂耳和田汉。看学生听得非常入神,我即兴讲了写这首歌的血泪史。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暗暗为自己的讲述而得意。根据学生都已会唱此歌的实际,我又安排了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再对歌词稍做解释。最后十分钟时,让学生尽情地高歌几遍。我想这下学生的感情一定能融进歌声中,没想到,学生除唱歌声异常响亮之外,与原来毫无改变。可我已是筋疲力尽。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为了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音乐课不再姓“乐”,而是在开故事会或者说是上政治课,只不过是用歌声作了个句号。音乐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不同于空洞的说教,音乐教学中任何脱离音乐的哪怕是半分钟的说教都是失败的,而是应该将音乐中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从而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音符”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自然滋生真实的爱国之情。每个渗透爱国主义经验的环节都具有音乐性,为此,教师要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爱国情感素材,让音乐自己说话,以情激情,师生在不断的聆听、哼唱、体验中不断感受,直到理解并产生共鸣,激起爱国之情。低年级的学生反感一味地说教,如果加上图片展示或国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录像资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憎恨,从而有机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渗透自然会不露痕迹。
二、在表演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表演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例如,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特别问道:“老乌鸦生病了,小乌鸦如何去照顾妈妈,如果你是小乌鸦,你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的表情、语气、动作要怎样来表现,怎样才能把爱妈妈的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学生到台前表演时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他们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与“妈妈”交流,给“妈妈”盖被、量体温、端水、喂药等入情入景、情真意切。扮演小乌鸦的学生说,表演时想起了自己生病时被妈妈照顾的情景,有的说自己说的台词就是妈妈曾经说过的。我又进一步提问:“如果你们的妈妈就在这里,你最想和妈妈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妈妈,过去总觉得您照顾我是应该的,现在觉得您是爱我才照顾我。我想说,我也很爱您——妈妈。”有的学生流着眼泪说:“妈妈我想您了。”还有的学生说:“妈妈,等您像老乌鸦一样老了,我一定会像小乌鸦那样去照顾您。”从学生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从麻木地接受妈妈的爱到现在真正理解了妈妈的爱,这一变化让人感到欣慰。
三、在音乐剧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剧表演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且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如在教授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学生被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平时很羞于当众表演的一位学生也跃跃欲试,要到台上展露自己。于是班里很多同学表现得很诧异,也有学生甚至嘲笑地说:“她也来表演,哈哈。”结果这个同学演老婆婆演得很好,台词简洁,语气入情,简直和平时那个胆怯的她判若两人。表演后,即刻掌声四起,这位同学挺直了胸膛走下台,脸上的得意与自信不言而喻。我立即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不能因为她(他)某一点不是很好就瞧不起甚至嘲讽,这样是很不好的。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位同学表演得非常好,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对她的精彩表演表示祝贺!”接着我又说:“平时多鼓励、帮助那些生活或学习上有困难的人,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你也会找到更多的快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态和以前有所不同,他们多了一份平和、宽容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实践活动,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提高表演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与他人和谐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地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