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锋 华 瑛 王红波 王晓萍 李富贤 刘建峰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安710065)
痰饮膏原剂型为黑膏药,是本院使用几十年的医院制剂。采用传统冬病夏治方法,贴于肺俞穴,治疗习惯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由于黑膏药剂型制备工艺上存在诸多不足,如:加有黄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元素;植物油提取药物成分不完全,高温提取,熬炼,有效成分容易分解破坏;对环境及衣物造成污染等,黑膏药已不如许多现代新技术制备的透皮吸收制剂应用广泛。为克服以上不足,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对痰饮膏(黑膏药)剂型、提取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制备成具有现代制剂要求的透皮给药的贴膏剂,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1 剂型的选择为了改善痰饮膏在制备工艺、使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保持外用制剂的特点[1],拟改制成经皮吸收贴膏剂。
1.1 痰饮膏原制备工艺 处方全部药材—植物油提取(炸药220℃)—炼油(320℃)—下丹成膏—去火毒—滩涂。特点:破坏成分,工序长,环境污染严重。
1.2 现代贴膏剂工艺路线 药材—提取(油水双提法)—挥发油+干浸膏粉(100目)+基质—混匀—制成薄片状贴膏剂。特点:最大限度保留各药材有效成分,工艺简单,现代化程度高,无污染。
2 提取工艺条件优选
2.1 挥发油提取 肉桂、干姜等五味药,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等,采用油水双提法,先提取挥发油,再将药渣并入水煎部分共提。提取出的挥发油既是药物有效成分,又是贴剂透皮吸收促进剂,一举两得。
2.1.1 药材吸水率试验:按照处方比例,取肉桂等五味混合药材60g,加水60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460mL,求得药材吸水率为230%。
2.1.2 挥发油工艺考察: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有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等,根据水蒸气蒸馏原理,加水量影响较小,所以加水淹没药材一定量即可。再加之挥发油提取时间较长,浸泡或不浸泡影响不大,所以提取时间是影响挥发油提取的主要因素。所以采用单因素(提取时间)对照考察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见表1。
表1 挥发油提取考察结果
从上述实验可知:挥发油提取量与加水量关系不大,8倍、10倍、12倍提取量(7h)分别为1.95、1.94、1.95,平均1.947mL;而提取时间影响较大,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累积量增大,但5h后,增加不明显。提取5h后的提取率为提取总量的98.09%,说明5h后基本提取完全。所以挥发油提取工艺确定为:药材加水量为12倍量,连续提取5h,分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收集滤液,药渣并入川乌、附子,再加水共煎。
2.2 水煎提取 影响水煎因素有药材粒度、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由于药厂生产多使用多功能提取罐,压力较大,多半用中药饮片,所以我们选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主要因素,各设置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生物碱含量、干浸膏得率为指标综合优选水煎提取最佳工艺。
2.2.1 药材吸水率实验:按各处方比例,取川乌、附子各24g,加水20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115mL,求得药材吸水率为177%。
2.2.2 因素水平表及正交表选择
表2 煎煮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三因素三水平,不考虑交互作用,故选择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见表2。
2.2.3 试验方法、结果及分析:按处方比例称取附子、川乌、肉桂等七味混合药材,共9份,随机编成①~⑨号,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提取液滤过,定容。
干浸膏制备[2]取上述1~9号实验中各提取液250mL,离心(3800转∕ min)30min,精密量取上清液100mL,分别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浓缩至干,105℃下干燥3h,取出,置干燥器中放置30min,称定重量,计算出膏率,见表3。
生物碱含量测定[3、4、5])分别精密量取1~9号离心后上清液若干毫升(相当于5g药材),浓缩定容至50mL,用0.1mol/L 盐酸调 pH2.00,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20mL,除去杂质。酸液加氨水调pH9.00,再用乙醚萃取3次(25,20,15mL),合并乙醚萃取液,回收乙醚至近干,挥干溶剂。残渣加乙醇5mL溶解。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10mL,水10mL与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075mol/L)滴定至黄色。以乙醇5mL做空白对照。按下式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g/g)(见表3)。
公式中:C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V0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毫升数;V为供试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毫升数;645为乌头碱(C34H47NO11)的分子量
表3 水提正交试验表
对干浸膏得率与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见表4与5)。
表4 水煎结果方差分析(干浸膏)
表5 水煎结果方差分析(总生物碱)
由直观分析表3可知,影响提取效果(干浸膏及总生物碱)因素顺序为提取次数(C)>加水量(A)>提取时间(B),以提取次数最大;经方差分析表(表4、5),C因素(提取次数)影响较大,A、B因素(加水量、提取时间)影响不大,考虑到大生产节约能源,选定提取最佳组合为A3B2C3。因此,确定的最佳工艺为生川乌生附子水煎提取3次,第一次加水12倍,煎煮2h,第二次并入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再煎两次,每次加水10倍,煎煮1.5h。
合并各滤液(包括提取挥发油后的滤液)、低压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3 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取三份样品,按上述所确定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提取工艺验证
从验证结果看,干浸膏得率与正交试验最高值(33.56)基本持平,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于正交试验最高值7(0.448%),说明选择工艺科学、合理,可用于大生产。
3 成型工艺将上述提取的挥发油,干膏粉与一定量植物油、压敏胶等基质混合均匀,制成膏片,贴于带胶层的无纺布上,盖以防粘纸,即成。每片2g,相当生药5g。
4 讨 论提取挥发油,挥发油不仅能刺激穴位发热,且在外用经皮制剂中具有较好的透气促进作用。提取挥发油加入制剂中,药物成分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更快。生川乌和生附子为本制剂主药,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既是有毒成分,又是有效成分,通过长时间的煎煮,把毒性大的双酯生物碱,水解成毒性小的单酯生物碱或原碱。制剂中乌头碱的检查试验进一步证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1]李西林,沈红艺,徐莲英,等,中药穴位敷贴透皮给药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学杂志,2001,4(1):4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
[3]张兆旺,孙秀梅,尉小慧,等,川乌2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比较[J].中成药,1999,21(1):5-7.
[4]祝 林,奉建芳.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6):20.
[5]刘 芳,于向红,李 飞,等,HPLC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