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问艺术提高课堂实效

2014-11-21 12:53张原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者美的思维

张原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教与学、师与生、人与书、讲与练构成了一种多向交叉而又错综复杂的网络,而联系其中各要素的就是“提问”。那么,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用提问艺术,提高课堂实效呢?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

教学实践表明,准确把握提问时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一是提问时机的选择应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可在知识的疑问处、矛盾处、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处等关键地方进行提问。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环节来安排。如导入新课时可进行设疑提问,具体讨论时可进行质疑提问,朗读课文前可进行联想提问,课堂小结时可进行评析提问。且看一位教师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前,是如何及时设疑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那么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又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全文,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调配问题的难易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切合学生实际,注意问题的难易适度。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则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分层设问

在平时的课堂提问中,应遵循由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教者设计如下分层问题:(1)奥楚蔑洛夫有着怎样的性格?(2)奥楚蔑洛夫“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3)虽然奥楚蔑洛夫“变化万端”,他有一点本性却始终没变,是什么?(4)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他一变又变?(5)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分析作者人物形象的塑造意图。如此问题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类的学生的思维均能实现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化。

2.巧用铺垫

实践表明,为了降低问题思考的难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引用媒体铺垫,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贾平凹的《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发现美、追求美、共享美是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文本主题是教学的难点。一位教者教学时,紧扣主题,巧用表现形式和主题与《月迹》极其相似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设计课堂提问,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播放儿歌):为什么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呢?

生1:因为眼睛能够发现美!

生2:美在于用心去发现!

生3:只要心中存有对美的渴望,平凡的东西也是美的。

师:那么文中最美的月亮在哪里呢?

(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生1:最美的月亮在心中!

生2:心中之月最美!

生3:因为有了纯真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所以月亮才更加美丽。

本课教学中,由于教者能够针对主题设计提问,加之歌曲铺垫,学生较好地体会了文本的主题。当教者再次引导学生赏析作家笔下优美景物描写时,学生们自然做到了赏析时的“情景交融”。

三、变换问题的角度

角度一变“天地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碰到一个问题问下去全班鸦雀无声、“石沉大海”的尴尬局面时,教者就应想方设法变换问题角度,以此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之自觉地找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例如,一位教师教学《项链》一文,从反向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如果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故事结局会是怎样?如果丢失后就发现项链是假的,故事结局又会是怎样?”如此问题设计,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加深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获得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突出问题的思辨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进行设问,让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思维训练目的。

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教者提出一组思辨性的问题:鲁提辖是一位怎样的好汉?他算得上真正的英雄吗?这组问题自然引发了学生们对于“英雄”与“好汉”概念的界定。经过一番争辩,学生们得出一个富有“中性”的理解:鲁提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他除暴安良,做事有正义感,但他做事过于鲁莽、不计后果,可以算得上是绿林好汉却称不上英雄。在此基础上,教者进一步提问:“武松作为《水浒传》中的另一个人物,可以说比鲁提辖更细致、有谋略,那么他算得上是英雄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发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塑造中“个性与共性”的理解。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教者美的思维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