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维芬
语文是一个语言类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营造有效的阅读氛围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在快乐中学习”,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就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一个目标。通过营造有效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来促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事半功倍。新课堂强调和谐宽松的氛围,要求有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乐观的情绪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同时,有效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呈现自己的理解。如,《声声慢》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背诵作品,通过诵读和自由诵读来把握作品中的意象,通过叠词的赏析来把握词人的情感,我先是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期创作的一首真实再现生活情态的代表作,失家之悲,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让这首词字字词词饱蘸了声声泣,滴滴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阅读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作品来感受词人的重重愁,体会词人的情感。先是进行新课导入:设置情境,营造悲愁气氛。然后,引导学生一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重节奏,初识感受。我主要用到的是男女生分别齐读,让对方找错误,“挑毛病”,把握节奏。二读,引导学生注重感受词人的愁情。要求学生能读出词人的愁苦,体会字字愁苦字字悲的写法。三读,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结合背景来探词人愁因。探出愁因,感知词人重重愁。四读,理愁变。了解李清照的“愁”情变化。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这样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有效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中,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设计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教师应积极备课,可通过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我精心设计课堂,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和参与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简单有效的多媒体来丰富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东北位置。学生们仔细观察自然容易找出,并能够明确东北在中国雄鸡版图上就是它高昂的头颅。学生谈对东北地区的了解——“东北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以此来导入新课。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品读和领会本文是一篇感情对比非常鲜明的文章,作者的思乡、爱国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我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带有配乐的泛读,发挥音乐的渲染力和朗读的感召力,学生们听得认真,听得专注。之后,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为其布置阅读任务: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重音,领悟作者情感;围绕“土地”和“誓言”,从文中找出“怎样的土地”和“怎样的誓言”。这样,学生的阅读目标明确,主动性较强。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总结环节,我为学生们播放了激越悲壮的《松花江上》来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牢记国耻,奋发图强,坚定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要借助有效的载体来丰富阅读课堂,而合理有效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还能在教学中注入对爱国情感的教育。
三、注重传授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在初中阶段的课内阅读教学中,学生自然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生僻词或是接触较少的字,或是难理解的词语、句子等。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传授给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能够自主疏通词句,借助书下注释能够翻译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在第一课时(预习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读,重在整体感知,疏通词语和文意,之后,各小组有针对性地重点完成小组所承担的任务。在第二课时(展示课)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依据本文作为一篇词文并茂、情理兼备的劝学篇文章,我给学生们讲解作者借事说理,寓理于事的手法,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体味文章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字词归类积累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汇总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弄懂文中的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意义。之后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给加点字注音,解释重点实词,翻译句子等,以此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赠序的文体特征,设计了三个问题:
1. 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2.宋濂幼年时求学的条件那样艰苦,他却不以为苦, 反觉得“以中有足乐者”,关键在于什么?
3.态度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吗?
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在这样的古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因为教师能够有效设计教学环节和具体的问题,通过方法总结来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学习中的重点等,因此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效果均较显著。
四、 读写结合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要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要相结合。中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在教学《海燕》时,我引导学生多层次诵读、多角度发现、个性化体验,以此来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并在读、说、写的层进训练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圈点批注、大量地仿句说话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想方设法争取课堂高效。为了让学生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引领学生们全体起立,在配乐中像海燕一样,勇敢地、充满激情地把课文朗诵一遍。然后,进行拓展延伸,我说:“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今天,远离了革命风暴,你的人生是否经历过暴风雨?你觉得你是否是一只勇敢的海燕,讲述你的故事,唱响一曲心中的海燕之歌。写一写生活中的‘海燕,如何面对‘风雨、挫折和挑战。在10分钟内,写不少于200字的语段,要求中心明确,思想积极健康。”学生们在领会本课主旨后,联系生活,自然能够“下笔如有神”,展示自己对坚强等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方法的传授,注重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