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

2014-11-20 01:03:48张本宏陈保德许颂霄成海恩
检验医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负相关前列腺癌校正

张本宏, 章 飞, 陈保德, 许颂霄, 成海恩

(1.杭州市拱墅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杭州310000;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3.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4.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5.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前列腺癌筛查主要依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的检测。尽管PSA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但血清PSA水平受种群、年龄等非前列腺因素的影响,部分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并不出现异常增高。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1]。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危险因子可能影响血清PSA水平。为进一步了解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合理应用PSA筛查试验,我们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修订的代谢综合征定义为标准[2],调查了杭州市城区中老年男性血清PS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风险因子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邵逸夫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志愿者24 112名,排除资料不完整及有前列腺切除史、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史、尿道炎症感染者13 735名,排除PSA≥4 ng/mL和年龄<40岁者4 660名,共计有5 717名男性健康体检者进入最终的实验研究。入选者筛选过程见图1。所有入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CDS 2004年提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定义[3],2007年进行了修订[2]。具体标准:(1)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 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HDL-C)<1.04 mmol/L;(4)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7.30/11.30 kPa;(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6.1 mmol/L 或糖负荷后2 h FBG≥7.8 mmol/L或有糖尿病史。凡是符合以上5项中的3项或3项以上者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因国内体检只检测身高、体重,不测量腰围,所以本研究中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代替腰围,参照亚洲人标准,以BMI>24 kg/m2为肥胖[4]。

图1 研究对象筛选过程

三、方法

1.一般情况检查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人体指数测定(体重、身高、血压)、常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X线胸透、B超等),并填写调查报告(如既往史和药物史等)。身高测量除去鞋子,体重测量除去外套,BMI=体重(kg)/身高(m)2;血压采用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标准袖带,宽度12 cm)测定2次,取平均值。所有受试者均清晨空腹(时间>12 h)静坐15 min以上,然后采集静脉血。以上操作均由医院体检中心专职医务人员执行。

2.生化代谢指标及PSA测定 TG、HDL-C、FBG均在日立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PSA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美国雅培公司)测定。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PSA水平呈偏态分布,统计时对PSA水平进行对数转换。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向方差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与PS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及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研究人群分组比较

按CDS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将5 717名研究对象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其中代谢综合征组1 547例,占27.1%。总体来说,代谢综合征组平均年龄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血清PSA水平稍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TG、血压、FBG 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01)。见表1。

表1 研究人群分组比较

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在简单的线性相关分析中,年龄、收缩压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P<0.001);BMI、TG与血清PSA水平呈负相关(P<0.05),其它因素与PSA水平无相关性。经校正年龄因素后,BMI依然与血清PSA水平呈负相关(P<0.001),TG与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但FBG水平经校正后与血清PSA水平呈负相关(P<0.001),其它因素与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见表2。

三、BMI、FBG与血清PSA水平的关系

将研究人群按BMI大小和FBG水平分组,分别计算PSA对数均值和校正年龄后的PSA对数均值。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因素后,PSA对数均值随着FPG的逐渐升高而逐渐降低;无论校正前还是校正后,PSA对数均值均随着BMI的升高而降低。见表3。

表2 代谢综合征及组分与PSA水平的相关性

表3 按年龄、BMI和FBG水平分组的校正和未校正的PSA对数均值

随着BMI的增大,校正后PSA对数均值逐渐变小,也就是说PSA水平逐渐降低,见图2。同样,随着FBG水平的升高,PSA水平逐渐降低,见图3。

图2 校正年龄后PSA与BMI的相关性

图3 校正年龄后PSA与FBG的相关性

讨 论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症候群。大量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卒中等)、2型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的高危致病因素[5]。最近,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疾病的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一项关于非洲裔美国人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90%,尤其是存在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患者[7]。另2项来自芬兰的研究结果也发现有代谢综合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56%和94%[8-9]。由于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密切关系,研究者推测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可能影响血清PSA水平。

PSA是目前被普遍应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一项指标。当血清PSA>10 ng/mL时临床建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虽然PSA的来源具有器官特异性,但种群、年龄和体重等非前列腺因素仍然会影响血清 PSA的水平[10],这可能会影响 PSA水平临床意义的判断。最近,国外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风险因子对PSA水平也有影响。一项对38 356名60岁以下韩国电力公司员工的调查显示,血清PSA水平与年龄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11]。另一项同样来自韩国的研究显示,血清PSA平均水平的减少与腰围和FBG的增加呈线性关系,经过年龄和BMI调整后这种关系依然成立[12]。本研究结果发现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与PSA水平没有相关性,但年龄与PSA呈正相关,BMI与PSA呈负相关。因此,有研究者指出解释PSA水平的临床意义时应该考虑肥胖和年龄所带来的偏差。此外,本研究发现未校正年龄的FBG对血清PSA水平无明显影响(P=0.593),而校正后的FBG与PSA呈负相关,提示在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男性人群中低水平的PSA可能掩盖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这与Jeong等[13]报道的校正后FBG与PSA呈负相关的结果相一致。不过,Jeong等[13]认为血压异常或服用降压药者血清PSA水平要高于血压正常者。而本研究结果表明血压异常对PSA水平无影响。二者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研究者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研究人群的不同造成的。

血清PSA水平与FBG和BMI或腰围相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代谢和内分泌的改变。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肥胖或糖尿病患者血雄激素水平较低,胰岛素样生长激素1较高。瘦素和游离雌二醇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结合,减少了SHBG与雄激素结合的能力,从而导致了雌激素代谢途径的失调,影响了PSA水平。男性肥胖患者脂肪细胞中芳香酶的增加,亦导致SHBG水平降低。此外,肥胖的男性血浆容量大,血液稀释导致的PSA水平降低可能也是一种原因[14]。

总之,本研究发现年龄、BMI和FBG对PSA水平有影响。年龄与PSA呈正相关,BMI与PSA呈负相关。经年龄校正后的FBG也与PSA呈负相关。血压对PSA水平没有影响,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对PSA也无明显影响。在临床解释PSA水平时,应重点考虑年龄、BMI和血糖水平对PSA水平的影响。

[1]Martin RM,Vatten L,Gunnell D,etal.Compone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the HUNT 2 cohort,Norway[J].Cancer Causes Control,2009,20(7):1181-1192.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4]WHO Expert Consultation.Appropriate body-mass index for Asian popul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J].Lancet,2004,363(9403):157-163.

[5]Collier A,Ghosh S,McGlynn B,etal.Prostate cancer,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obesity,the metabolic syndrome,type 2 diabet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review[J].Am J Clin Oncol,2012,35(5):504-509.

[6]Nobes JP,Langley SE,Laing RW.Metabolic syndrome and prostate cancer:a review[J].Clin Oncol(R Coll Radiol),2009,21(3):183-191.

[7]Beebe-Dimmer JL,Dunn RL,Sarma AV,etal.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prostate cancer in African-American men[J].Cancer,2007,109(5):875-881.

[8]Laukkanen JA,Laaksonen DE,Niskanen L,etal.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in Finnish m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04,13(10):1646-1650.

[9 ]Lund Haheim L,Wisløff TF,Holme I,etal.Metabolic syndrome predicts prostate cancer in a cohort of middle-aged Norwegian men followed for 27 years[J].Am J Epidemiol,2006,164(8):769-774.

[10]卢一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6):572-576.

[11]Han JH,Choi NY,Bang SH,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s and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healthy men[J].Urology,2008,72(4):749-754.

[12]Kim YJ,Cho YJ,Oh JE,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s[J].Int J Urol,2008,15(10):905-909.

[13]Jeong IG,Hwang SS,Kim HK,etal.The 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with 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s in a Korean-screened population[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0,19(2):371-380.

[14]Moyad MA.Is obesity a risk factor for prostate cancer,and does it even matter A hypothesis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J].Urology,2002,59(4 Suppl 1):41-50.

猜你喜欢
负相关前列腺癌校正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国学(2020年1期)2020-06-29 15:15:30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一类具有校正隔离率随机SIQS模型的绝灭性与分布
机内校正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14: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