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明丽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相同的作品,于不同的读者,有千百种解读;同样的职业,在不同的人看来,也有不同的感受。整日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别人眼里是辛苦,是寂寞,而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侯成林教授来说,却是幸福,是享受。
不善言辞,谦逊严谨,这是记者初见侯成林教授时的第一印象。但说起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他的言语瞬间流畅起来,陶醉其间,判若两人。他常说自己所做的成绩与其他学者比起来微不足道,但追寻其走过的历程,记者笃定他所做的并不像其所自谦的那样“轻描淡写”,即使是一颗“螺丝钉”,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埋首真菌研究30年整,经历多少风霜雨雪,但岁月的痕迹,艰苦的生活并没在他脸上过多地显现,或许,他依靠的就是那份乐对艰辛的淡然心态。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安徽农学院林学系(安徽农业大学林学院)在业内的赫赫威名。侯成林老师也不曾想,能与自己的专业结下了一生难舍的情缘。
虽不是刻意为之,但侯成林自1983年入校,母校深厚的学术底蕴,给予了他当时国内最严谨的专业训练;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又让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一头扎进森林真菌的研究中,逐渐对这一份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情感。越深入,越投入,就越执着。
在之后的30年时光里,他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自己攀登绿色科学高峰的梦想,直至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1990年~1999年,他留校从事教研工作,凭着原有的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很快崭露头角,破格成为当时安徽省最年轻的副教授。但是,侯成林并没有满足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自己的研究虽然已到达国内先进水平,但距离世界的顶尖水平还有差距。因此,从1999年11月开始,怀抱继续深造梦想的他,毅然决然的跨出国门,远赴德国,开始了长达5年的海外工作和求学“探寻之旅”:第一站,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林学院,在那里他了解了先进的分子技术在真菌学上的应用;第二站,在结束访问学者的学习之后,由于工作的出色表现,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赫赫有名的前任国际真菌学会主席OBERWINKLER教授的青睐,在他领导的德国图宾根大学菌物研究所里开始国外的真菌研究工作;第三站,跟随现任德国真菌学会主席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真菌研究所学习,仅用三年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
5年的留学生活,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氛围的熏陶,与最顶尖科学家的协同合作,让侯成林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见识,而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2005年,“丰满羽翼”的侯成林回国,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绿荫,正式开启了新一阶段的探索之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侯成林靠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实现了人生积累。为搜集菌种资源,他的足迹遍布国内外深山密林,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在国内从研期间,他带领学生先后深入青藏高原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青海,东北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以及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阿尔泰地区等地区进行标本采集和鉴定;利用在德国留学的机会,他更是远赴瑞典、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中欧和南欧洲等国家采集了大量真菌标本。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哪儿有研究森林真菌的地方,哪儿就有他的身影。
在从事系统分类学研究过程中,他先后报道了欧洲、南美洲、日本、中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的斑痣盘菌目真菌30余属150余;先后主持德国教育和研究基金会(BMBF)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40余篇,十余篇文章被著名的真菌词典引用;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发明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的表彰。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真菌种类繁多,效用各异。在森林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有趣的真菌类群。有些作为病原菌能够引起林木病害,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相关林木大面积的死亡,而有些真菌,却是有应用价值的食用菌或者药用菌,例如灵芝、松茸、虫草、竹黄和雷丸。
侯成林教授自进入专业领域以来,一直致力于森林植物病害、子囊菌系统学和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菌种资源,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例如,他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利用形态学结合多基因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竹生真菌进行系统学研究;首次提出将Tryblidales目处理为斑痣盘菌目的异名,并将该目的大部分成员置于斑痣盘菌目中;首次发现针叶树上的斑痣盘菌与寄主具有明显共同进化趋势,寄主在属水平上对斑痣盘菌的种属的界定有重要意义;侯成林及其团队已经收集到世界上种类最多的斑痣盘菌菌株和竹生的真菌菌株,获得了世界种类和数量最多斑痣盘菌序列,发现了大量新种和新纪录种……
类似以上这样的突破性进展,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成果丰富了我国真菌菌种资源库的内容,提高了人们对相关病原真菌的认识,为预防与治理森林病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侯老师的方向并没有局限于此。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和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且针对相关真菌的应用开发,对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已掌握的丰富的菌种资源,他将研究的目光对准食药用真菌的种类、特性及应用研究,并在这一方面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首次从毛竹种子里分离出一株高产抗癌、抗艾滋病药物(竹红菌素)的菌并申请专利保护;成功分离出了云南特色民族用药-竹小肉座菌菌株和肉球菌菌株。最近,他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完成我国的一种药用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此项研究标志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尽管如此,对于创新这道路,侯成林依然深感任重而道远。“创新绝非易事”,正因为不浮躁,不冒进,才有了如今坚实而丰硕的成果。近期,他和他的团队正致力一项热门的基因组计划研究课题,以期有更大的收获……
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微生物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侯成林教授在埋首科研的同时,也不忘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园丁育人的本职工作。通过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首席真菌学家P. Cannon、国际真菌保护协会主席D.W. Minter首席真菌学家和德国真菌协会主席M. Piepenbring教授的长期协作,以及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宾根大学、英国CABI和皇家植物园、日本的林产品研究所等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微生物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教学科研团队水平的提高。
在学生们眼中,侯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知人善用的好老师。他能够将不同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干,并且在安排课题的时候往往从培养学生角度出发。有的时候宁愿多牺牲一些工作进度和自己的精力,也要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成长;学生在求学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野外勘察的时候,他常常身先士卒,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细微之处见真情,这种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师长般的爱进驻到了每个学生心里。“桃李不言自成蹊”,因在教育上的出色表现,侯成林先后获得“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市高校骨干教师”等称号。
30年风雨兼程,30年栉风沐雨。侯成林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那片绿林”,苍山林海留下了他的足迹,云海茫茫留有他的声音,带着长驻山林间的那份质朴和恬静,带着对事业的那份执着热情,如今已跨入知天命之年的他,依然奋战在教研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