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 辉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
——题记·摘自《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古语有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医生,这个以人为本的特殊职业,在被赋予神圣光环的同时,也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重托。海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号,在新建内科大楼的神经内科主任办公室里“坦荡真诚”和“医德自然”两块牌匾拉近了我们与受访专家戚晓昆的距离。经过片刻时间的等待,我们见到了戚晓昆教授。他刚从病房查房回来,略带些许疲惫的神色,却依然有着亲切的笑容。
在这个数九的冬日里,听他娓娓道来,感受他救死扶伤的温情,聆听他把希望播撒人间的祈愿。他让人看到了一位真正被无数患者赞誉为“信得过的好医生”,用近三十年的鞠躬尽瘁、爱患如亲,书写了医者大爱无边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诚风范。风轻云淡、宠辱不惊之间,他让我们的访谈变成了一次对生命的朝拜和参悟。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头晕眩晕、脑部炎症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与遗传病、脊髓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主要检查手段包括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组织病理学,以及分子基因生物学检测等。
1981年秋,戚晓昆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进入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轮转培训。1989年考入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师从于朱克教授,攻读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又以优异成绩获得转博资格。读研期间,他勤奋好学,借助解放军总医院这个很好的平台,感觉如鱼得水,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白天晚上稍有空余时间就拼命啃书本,喜欢研读临床神经病学及神经影像学,特别是对于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方面书籍的钻研,更是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还借助医学英文词典翻阅了大量国外神经科期刊及医学典籍,自行设计并实施神经免疫相关课题,1994年顺利地取得神经病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此后,该研究课题继续深入,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问到为什么要选择神经内科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时,戚晓昆教授的回答似乎“合情合理”。于“情”,是他弟弟本身患有癫痫,每当看到弟弟抽搐时,就渴望为弟弟以及像他那样的病人解决病痛之苦,于是上大学时选择了从医之路;于“理”,是因为大学期间,对神经系统富有逻辑推理定位定性分析及神经系统疾病复杂的发病机制颇感兴趣,符合他一贯勤于思考的性格。
戚晓昆的导师朱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军队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谈起朱克教授,戚晓昆满怀敬佩与感激;“他对待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同时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他经常对我们学生说,对待工作和学习上的自我要求标准要高一点,生活标准要低一点,做到淡泊名利。这种人生观与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我。”
耳畔常萦教诲声,难舍难断恩师情。导师严格的要求培养了戚晓昆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力,而导师的人格魅力与修为更是深深影响着他的从医思想和人生态度。在导师的教诲下,博士毕业后的戚晓昆仍然坚持不断地学习,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现代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基础,同时,还能及时掌握国内外神经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开展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脱髓鞘病等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及神经影像方面积累了较深的造诣,二者相结合,成功诊断并治愈了许多神经系统疑难病患者。其中,部分患者辗转国内多家大医院均被诊断为“脑肿瘤”,但戚晓昆教授借助其扎实的神经内科专业知识,经细致的影像学阅片后,为患者做出了准确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瘤样炎性脱髓鞘病”,不仅治愈了患者身体上疾病,也为患者消除了心理上的阴影,同时,也避免了因误诊所采取放疗或开颅的不良预后。近年来,戚教授还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并走上讲台,与世界顶尖的专科大师“对话”,并与日本、欧洲等著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
部队是一块特种钢,而军医应该是特种钢中最优质的部分,它们都需要不断地冶炼。做为军医要像大浪淘沙一样不断地去除思想上的杂质,而留取精华。
——戚晓昆
“脑血管病,譬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是神经科医师均应掌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它作为临床研究而言,既复杂又简单。复杂在于医学界对其研究了近二百年,也不能阻止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已成为威胁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头号疾病;而简单又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相对简单。”戚晓昆还向我们介绍到,在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2008年中国第三次死因调查中,脑血管病占到22.45%,是头号杀手。为此,戚晓昆早在15年前就开展了旨在挽救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生命,改善其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多种诊疗措施:开展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建立以神经专科的卒中监护、早期床旁神经功能康复为主的卒中治疗中心(使脑血管病患者能够得到系统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但是,戚晓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免疫疾病、代谢病及变性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
发现我们听到这个深奥的医学名称后疑惑的眼神,戚晓昆解释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传导纤维可出现多个部位的髓鞘脱失,就好比电线的皮脱掉了一样,但与之不同的是,神经纤维信号的传导主要是包在外周的髓鞘,而不似电线中心的“金属丝”。这种疾病的患病往往反复多次发作,且人群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不仅患者自身很痛苦,而且使整个家庭都承受着相当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医学专业问题上开始了对戚晓昆悬壶济世之路的探寻,走进了戚晓昆的勇敢、朴实与蕴含责任与担当的从医之旅。
假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 ive demyelinating lesion, TDL),也称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TIDD)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一种较为特殊的脱髓鞘病,也是CNS炎性假瘤中的一种。
近年来,TDL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为个案或少数病例的报道。目前,国内对该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观察研究比较浅显。随着近年影像技术发展及脑活检术的应用,发现该病罹患人数并不在少数,特别是其临床、影像等方面与脑肿瘤有诸多相似之处,临床中二者易于混淆、误诊或误治。即使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影像科的资深专家有时对TDL及脑肿瘤的鉴别也有一定困难。
如何及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TDL,从而提高该病患者的治愈率是目前每一个从事神经内科的医生都不容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神经内科医生和团队都向这个“堡垒”发起了进攻,戚晓昆便是其中一员。以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为平台,他一直为攻克这个堡垒而不遗余力。
早在2008年的第一届亚洲神经病理大会上,戚晓昆就总结了18例TIDD的临床影像特点,并受邀第一个进行大会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共鸣,受到好评。近来,在首发课题的资助下,戚晓昆及其同事对TDL与脑肿瘤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剖析,总结了病理证实的60例TDL及70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并做了细致的对比性研究,对TDL及脑肿瘤的临床鉴别提供了有益的临床经验,以供研究神经内外科及影像科等相关专科医师在TD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进行参考。
除了TDL,戚晓昆还擅长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典型病毒性脑炎、多系统萎缩、头晕眩晕症、以及某些神经心理障碍疾患;尤其擅长诊断神经科的少见病及疑难病,为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不断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精神下,戚晓昆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近年来共承担首发基金课题3项,其他课题多项。每年多次受邀参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中国医师协会等诸多继续教育学习班授课;另外,自2001年以来,独自承办了共9届全国神经疾病临床进展学习班,讲授国内外神经疾病临床诊治进展。2011年4月做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学习访问3个月,并在该院基础部进行讲座。2013年做为大会主席承办了第十四届全军神经内科学年会及第十届中瑞国际神经科学学术大会。
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戚晓昆不仅勇于开拓和实践,也善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20余部。其中,《炎性脱髓鞘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另有6项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每次门诊,一上午能看20多个病人。”由于戚晓昆的工作认真负责、服务周到,国内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戚主任人好,医术也好,找他看病心里踏实。”每当说起戚晓昆,病人们都是赞不绝口。
戚晓昆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科大夫,他的构成需要是合格的神经专科大夫,加上下列三种主要的成分:部分的心理学者、部分的影像学者、部分的病理学者。
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疑难病会诊和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总能看到戚晓昆的身影。在越来越多的医师依赖高精尖仪器检查的今天,无论是在门诊,还是查房,戚晓昆都是听诊器、叩诊锤从不离手。他对病人的体格检查,就像教科书一样规范。在诊断病情时,他总是耐心询问,仔细倾听,认真检查。“细微处见真章”,很多时候,就是在与病人细心的交流中,他发现了隐藏在疾病背后的蛛丝马迹,从而发现导致疾病的“元凶”,最终找到科学的治疗方法。在救治病人时,他凭借高超医术,不放过任何一个救治希望的可能,《给生命一次机会》就是CCTV-10《科技之光》栏目对他妙手回春使一个危在旦夕昏迷的大学生起死回生故事的报道。在专家门诊时,有些患者病情复杂,需要重新询问病史,全面查体,他就不怕麻烦地一页页、一项项地阅读化验和影像检查报告,审慎思考,把相应的诊断治疗措施向病人或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绝不会几句话就把病人对付走,多年如一日,他总是成为门诊走得最晚的医生。
“作为一个医生应具备耐心、认真、虚心、执着的态度,所谓耐心是指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述说,所谓虚心即不耻下问,所为认真即指对工作及其相关事情一丝不苟,所谓执着是指对未知或不解有着强烈地解决的愿望;作为一个医生应具备仁慈宽容、关爱体贴、果断机智的素质。所谓仁慈宽容是指对待患者就像长者对晚辈那样大度和包容;所谓关爱体贴是指对患者要向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谓果断机智是指对病情的判断处置要迅速、准确,而且要善于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最后,作为一个医生还应具备能甘于寂寞、不畏困难、任劳任怨的特殊素质。”从医三十年,戚晓昆对于如何做医生这一命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人生的目标与追求,实际上也是人生最高级的需要,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但我认为,人活着实际上就是为他人而活着。我的人生观就是要像朱克教授那样对待工作、学习与生活,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
——戚晓昆
1994年,戚晓昆来到海军总医院工作。斗转星移,几经变迁。戚晓昆至今仍清晰地记着初到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工作时的情景。
“虽然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实条件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医生一共只有九个人,床位21张,当时神经内科还跟呼吸科合在一起,未独立成科,科室没有像样的实验室,只能做简单的血流变学检查。”
确实,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是当时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的真实状况。面对困境,戚晓昆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尽管科室发展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他相信,思路决定出路,只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坚持突破,就会成为发展的新基础、新平台、新动力。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十余年地努力,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医疗技术力量发展迅速,现拥有毕业博士7名(含在读2名)、硕士5名(含在读3名)。主任医师职称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4名。目前,科室已发展成为了第二军医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神经病学博士与硕士培养点,以及解放军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培养点,另外,还是北京市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军神经疾病护理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验证基地。2013年戚晓昆教授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全军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神经免疫及神经肌肉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学组委员等十余项任职;还担任《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十余种期刊的编委。
科室现有病床82张,还拥有独立的神经肌肉病理室、神经免疫诊断室,配备先进的德国莱卡冰冻和石蜡切片机,可以进行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检查。神经免疫实验室可开展多项京内仅少数医院可进行血液与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如: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 G合成率、髓鞘蛋白(MBP等)、水通道蛋白4抗体、神经节苷脂抗体等的检测;同时,借助神经外科的立体定向技术可以进行脑的病理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为就诊的患者提供较为全面和完整的辅助诊断检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服务。
由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科室长期重视该病诊治研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特色治疗方案。通过卒中单元与神经康复的完美结合,使得脑血管疾病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另外,科室还在部分少见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多系统萎缩、同心圆硬化、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线粒体脑肌病等遗传代谢病)的研究以及眩晕的诊治方面的均已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再有,科室对神经疑难病症诊治有独道之处,目前海军总医院神经系统疑难病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已开展5年半余,已经会诊1800余例疑难杂症,纠正了很多错误诊断,数十名病入膏肓的患者重获新生。这种以神经科、病理科、影像科联合在一起的会诊模式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并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及广泛好评。
尽管临床、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繁忙,戚晓昆仍不遗余力为科室培养年轻医生,他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让一个个年轻医生脱颖而出。在技术上,他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手。虽然临床工作很忙且杂,他却坚持每天带领医务人员交班。在每周进行查房过程中,他经常手把手的示范,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体检手法,有时利用休息时间耐心地为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解惑,尽可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对年轻医生来说,戚晓昆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他总是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告诉他们如何做好医生、学会做人。他总是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为例证,让年轻医生少走弯路。每次学习归来,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新知识与同事分享,学以致用,不断躬耕,把理论转变为能力,大胆创新,让最新医学技术造福于病人。
科室的后起之秀邱峰从硕士开始就一直跟随在戚晓昆身边,如今已有十余个年头。在他眼里,戚晓昆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超人”,他每年都要审阅几百篇文章,兼任很多学术期刊的编委。即便如此,他对学生的论文修改还总是亲力亲为,甚至逐字逐句地修改,连中间语法标点符号的调整,思路的理清,他都会详细地跟学生解释。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除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这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行医三十年来,戚晓昆始终将这段誓言奉为自己悬壶济世的圭臬,一心一意践行着“大医精诚”的医家精神。
戚晓昆不是不累,而是对工作太热爱,太投入。他只要进入工作状态,精力就高度集中,就忘记了疲惫,忘记了休息,更忘记了自我。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当一辈子医生”,这个从踏入军营就有的梦想,至今未曾改变。“不管工作条件、环境、技术条件怎么变,梦想都不会变。”而他也经常和广大年轻人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心得,“坚持、勤奋,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