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2014-11-19 18:08邓敏罗春连王莉平沈红梅杨大玮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监控体系医学类教学质量

邓敏 罗春连 王莉平 沈红梅 杨大玮

摘 要:教学质量是医学类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全面,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寻求有效的对策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 医学类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45-02

近年来,办学规模扩大与教学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亦逐渐增加,教学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该文就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与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理论

教学质量监控指的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是保证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

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存在局限性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学校的质量监控应该是“全过程”的监控,即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开发与建设、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实践实训教学、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运行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而大部分医学高职院校往往注重对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而对和教学管理运行“全过程”和实践实训教学的监控不到位。

2.2 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和完善其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但大多尚未形成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就由督导、校内同行以及学生进行,仅仅是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而缺少社会、医院和相关的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

2.3 对实践性教学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

当前许多院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对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特别是对见习、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常常没有到位。学校往往注重教师学术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而对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考核进行有效监控,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则缺乏系统规范的监控。

2.4 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及反馈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采取了严格的监督、检查以及信息采集等措施,但发现有问题以后通常只是口头反馈,而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或措施没有具体落实以及追踪检查,所以各种问题在进行信息收集或者调研的时候常重复出现。

2.5 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敷衍了事

目前许多医学类高职院校往往注重在校生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而对毕业学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则常无暇顾及。有些学校即使收集了部分医院及相关行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往往流于表面。

3 完善医学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对策

3.1 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医学高职院校应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监控,这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的关键。应建立由院系领导、教学督导、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组成的多层次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3.1.1 建立“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即建立以教研室为基础,系部为主体、院级为督导的学校教学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由校、系、教研室三级组织共同承担教学质量责任,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不同教学质量保障监控重点,由此形成一个各有侧重、分工协作、职责明确、互保互联的质量保障组织共同体,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教学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3.1.2 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一方面,学校作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的主体,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自我管理、监控和评价,使教学处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良性运行过程;另一方面,与医学高职院校紧密相连的医疗卫生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也应作为校外质量控制的多元化评价和管理主体,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评价和监控,并及时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质量状况等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而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3.1.3 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通过督导专家、行业专家、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的随时听课检查以及教师同行互相听课,学生网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生信息员收集的信息反馈等,形成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而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学生评教座谈会等则形成定期的课堂教学监控机制。实时监控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构建起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1.4 建立学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机构

“教学督导是高校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建立学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组,对教学活动全过程及其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分析与指导, 实现督教、督学、督管,对保证学校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学督导队伍是督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而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队伍在构成上必须体现医学高职教育的特点,不仅仅由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和离退休教师组成,行业(医院企业)专家也是教学督导队伍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保证与行业的紧密联系。endprint

3.1.5 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及时收集有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管理情况的信息和意见建议,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增进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学与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并严格执行

3.2.1 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制度。定期的教学检查分成三个阶段,即期初、期中以及期末检查。期初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开学准备工作和教学秩序;期中教学检查则主要是教学运行情况,这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由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包括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教师授课情况、学生接受情况等, 系部则对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学进度、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情况进行检查;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则是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和考试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在日常教学质量检查中,教务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常规的教学检查、巡查等方式,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教学。

3.2.2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制定完善的督导工作条例,院级督导直接对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对学校的整体的教与学以及教学管理情况进行督促、评价、引导。系部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则负责对本系部教学实施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评估, 并接受院级督导的业务指导。

3.2.3 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方法和细则,每学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价,不同类型的评教人员从不同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此三部分的综合评价成绩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优和晋升的依据。

3.2.4 完善师生评教评学制度

一方面,强化学生评教。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始至终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信息源。学生评价教师就是表明学生在教学期间的主体地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一定要完善学生评价老师制度,同时要使这种制度具有规范性[3]。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评教已由纸质评教转向网上评教,可促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全员、实时评价,即全体学生随时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注重教师评学。教师通过教师评学座谈会和考试成绩分析等形式,评估各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气、学习过程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

3.2.5 加强对实践课教学质量的监控

在医学类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所以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具有重要的地位。要注重对实验课、实训课、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测评,并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2.6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因此,对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跟踪调查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反映和评价,并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3.3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如采取各种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质量优秀奖评比以及教案评比等各项奖励互动,把教师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管理从强制监控逐渐转变成为教师的自我控制、自我激励,提高教师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学类高职院校必须建设适合于自身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全部参与到质量监控工作中,对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生质量等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訾兴建,姬兴华,何玉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6):64.

[2] 史艳明.医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22.

[3] 公长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0(4):121.

[4] 徐平生.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中的作用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控体系医学类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