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伴随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各地小学品德教材陆续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完善,乃至重新编写。领会与把握教材的修订思想和编写意图,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本刊分别从教材编者和一线教师的视角,编选了三篇文章,希望此次讨论能帮助一线教师在即将印行的新教材的使用中,真正让儿童借助教材这一“起跳板”,跳得更高,发展得更好。
摘 要:优化活动设计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践行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综合性、情感性、引“思”性、辩证性、适切性、诗意性和审美性,大力提升活动创意的品质,是打造升级版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修订;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19-06
2012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修订和深度开发工作。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而言,借助修订全面提高教材质量,是关乎亿万在读和后续入学儿童道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惠及千万个家庭和社会的大事。教材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优化活动设计,是提高小学品德教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德育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所谓“活动型”,是指小学德育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注重活动设计是由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践履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本文试从活动设计的视角,探讨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品德新教材。
一、为何要优化活动设计
十余年前,实验本品德教材的编者对活动设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凭借一个个活动的牵引,儿童真正成为了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人,德育教材再不是枯燥的、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文本,展现出生活的色彩,充盈着生命的气息。这些成绩我们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多数实验本教材的活动设计存在价值取向的偏失、活动目标的错位、活动内容的肤浅、过度注重活动形式、活动的层次性与儿童最近发展区失衡等问题,必须借助教材修订予以解决。
“活动”,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按照列昂节夫的观点,活动是指“由自觉的目的所调节的人的内部(心理的)和外部(生理的)积极性;活动是对待现实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便在人和他周围世界之间建立现实的联系”[1]。小学德育课程中的活动,是指作为主体的儿童,在既定目标主导下所参与的外显的、有形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以及内隐的、观念的、思想的活动,即思维、想象、联想、追思、创意等活动。如果撇开、舍弃活动,或者说活动的创意不优化,就无法实现三维课程目标。
1.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看
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所不同:其情感目标主要强调的是道德情感,态度目标强调自尊自律、乐观向上以及负责任等;而价值观目标,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生态环境意识、开放的国际视野等,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述目标都无法通过外烁方式、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记诵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课程目标。
例如,五年级上册《祖国,你好》(修订教材未正式出版,尚在完善中,恕不注明编者和出版社)一课,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知道我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体验热爱国土”的目标点,教材安排有“祖国真大”这一框题,创设了“拼图”“查找”和“创意”等活动。拼图:即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拼连成一体;查找:则从地图上找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沙市以及南海中的黄岩岛、曾母暗沙,东海中的钓鱼岛、赤尾屿;创意:即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在深度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展开创意。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是:“某地建设环形广场,用960块黄色方砖砌成,象征中国陆地的国土面积。基于祖国的疆域考量,这样设计有什么欠缺?如果要修建与广场相配套的设施,你会有什么新的创意或建议,请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上述活动设计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对祖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的高度关注和牵挂。特别是创意活动,旨在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发现圆形广场设计中的不足,从中领悟我国的国土不仅仅限于陆地疆域内的960万平方千米,还应包括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的海洋国土”。借助拼图、查找、创意等活动,帮助儿童建构海陆合一的国土观,强化国家主权观,提升爱国意识和海洋意识。
2.从落实能力维度目标看
小学德育课程的能力维度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移情能力、反思能力、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创意地探究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等。宝剑锋从磨砺出,能力须从实践来。课程标准指出,“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学合作,来获取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实现本课程所提出的能力维度目标,因为“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例如,为了落实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即“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以及课程内容中提出的“有荣誉感和知耻心”的目标点,教材创编了《阳光少年知荣辱》(五年级上册)一课,并且设计了“调好情感和弦”的活动。活动的引导语是:“当别人有了荣誉感时,你能祝贺和欣赏吗?当有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和悔恨时,你能理解和支持吗?当别人心中还缺少荣誉感的温暖时,你能感同身受吗?让我们以情换情,以情移情,情情相共,开展一次情感‘大串联吧!”该活动设计了三种情境:其一,孙云获得了“中华成语大赛”的冠军,作为孙云的同学,你怎样向他表达感情?其二,郑廷廷十分悔恨,不该靠复制别人的文章而骗取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自己的抄袭行为十分可耻。如果你是小郑的同学,该如何向他表达自己的善意?其三,季苹是班上还没有获得过荣誉的人,作为季苹的同学,你将如何以情相慰呢?
活动旨在让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感受体验、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并把这种感受和需要表达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是理解、关注和接纳他的。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细腻地体验各种情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从落实知识维度目标看
反思近十年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存在着弱化知识目标的倾向。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绝不可能“空降”。为此,2011版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知识维度的目标。根据德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回归生活德育理念下的知识学习至少包含三种类型的知识: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2]。如何理解三类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应的学习方式?请看下表:
道德教育的知识观强调,对于育德而言,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建构道德知识,而另外两种知识旨在为学生学习、内化道德知识提供支架。小学德育课程如何才能达成知识维度的目标?道德知识“难以用概念认知或辩析的方式获得。德育要完成这类知识的学习,必须要考虑如何引发个体的行动,设计相应的活动”[4]。诚如课程标准所强调:“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
例如,按照品德课程标准中“节约资源”的目标要点,教材创编了《爱惜每一滴水》一课。课题设计前,编者充分了解学情,发现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自来水是从水管里自动来的,浪费一点水不要紧。”基于学生的认识原点,编者设计了由问题驱动的实践型探究活动:“自来水真的是自动来的吗?让我们走出学校去探访这些小水滴们的行踪吧!”实践活动分四步:首先,考察自来水的源头,怎样从江河中提取水;其次,参观自来水厂的沉淀池、过滤池,比较一下水体的变化;再次,请工人师傅讲解水的消毒装置和作用;最后,总结交流,彼此倾述和分享参与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可以孕育丰富、真切、深刻的体验,从行动中获得心灵之知,从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而言,学生只有习得了道德知识,才能内化于心,外彰于行,并转化其人格素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他们终身受惠、享用的精神财富。
二、如何优化活动设计
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立足之“根”。儿童学习本课程所要绽放的心灵之“花”,要结出的道德之“果”,都要借助“活动”这条根生长出来。
如何优化活动设计?笔者在教材修订中感悟到,应特别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综合性、情感性、引“思”性、辩证性、适切性、开拓性、诗意性和审美性。
1.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活动设计,要有强烈的目的意识。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善于针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的内容,遴选和提炼活动主题。活动意义的蕴含应体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注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课程目标要素融入活动中;另一方面,凸显开放性,注重为儿童的体验、意义生成提供抓手,为他们的潜能开发,实现个性化发展留下空间。
例如,《阳光少年爱反思》(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第一框“吾日三省吾身”,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这一目标点而新增的内容。教材正文引述了孔子的“见圣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材强调这两段名言,旨在彰显中华人文精神的瑰宝。
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编者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的活动”,并呈现了两条背景材料:其一,“我从课外书中看到鲁迅先生通过反思,决定弃医从文。他拿起笔作为武器,要唤起国民的良知,拯救民族的危亡”。其二,“徐霞客白天用双脚叩向、寻访祖国壮美的山川,晚上坚持反思、写日记。他除了在地理学方面有卓越贡献外,还为旅行者总结出了不少野外生存的智慧”。活动的引导语是:“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反思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交流吧!”这一活动设计具有强烈的目的意识,旨在让儿童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经典名句的价值和魅力;通过交流和分享名人反思的故事,帮助儿童把反思作为促进自我成长的法宝。
2. 注重活动设计的综合性
注重活动设计的综合性,是彰显编创人员课程专业品质的标志之一。檀传宝教授认为,建设“德育教材应该有‘课程专业品质”。优化活动设计,“理应建立在课程理论常识基础上”[5]。小学德育课程是综合课程,活动设计绝不可异化为各学科知识的“拼盘”,也绝非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在既定活动主题的统摄下,把相关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课程标准强调: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如此,活动的意义才会更加丰满、深刻。
例如,为了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第10条,“了解当地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与求助方法”;“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7条“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及“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的目标要求,编者设计了《火热的夏天》主题单元活动。框架如下:
从主题活动的展开着眼,编者设计的子活动包括:对夏天的小虫(诸如知了、荧火虫)的考察,对雷雨前自然现象的探究,对当地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所造成危害及逃生方法的信息搜集,对在高温酷暑中工作和劳动的工人、农民、交警的观察和访谈以及“制订暑期计划”等等。这些子活动相互勾连、贯通,将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三条主线有机藕合,充分彰显了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活动设计的综合性品质。
3.注重活动设计的情感性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要抵达儿童心灵,就必须得到儿童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这意味着活动设计必须注入相应的情感性元素。情感附着主要从课题提炼和活动引导语上体现出来。
例如,活动主题的提炼:“春风轻轻吹”,其附着之情,细腻温柔;“我和春天一起玩”,投射的情感天真美好;“我们班一岁了”,洋溢着儿童的欣喜和快乐;“中秋月夜畅想”,携带的情感浪漫而富有诗意;“谢谢你,骄阳下工作的人们”,彰显了劳动者的激情澎湃以及儿童对劳动者的敬慕和热爱。又如活动引导语的设计,《我是阳光少年》(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活动的导语是:“在班级名册上,你、我、他,姓有别名不同。然而在成长的舞台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阳光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用自己的‘情、自己的‘心、自己的‘思、自己的‘行,展现阳光少年的风采吧!”类似这样的导语,其注入和渗透的情感元素如磁石一般,会强烈地吸引和激励儿童去参与活动。
4.注重活动设计的引“思”性
引“思”,即以活动为支架,引发儿童思维的张力。杜威强调:儿童活动要“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我们每设计一项活动,都要考虑是否具有调动和发展儿童思维的磁力;注意将比较、分析、综合、想象等元素作为活动内容,让活动变得有刺激性和驱动力。
例如,《高温下》(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引领儿童感受、体验两种不一样的“温度”:一种是摄氏温度的“火热”(从测试活动中感受);一种是劳动者焕发出的精神的“火热”(从观察、访谈活动中感受)。然后,对两种“温度”进行比较、联想、思考。由此,让学生领悟劳动者的高度责任感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豪情,并由内而外驱动自己表达尊敬劳动者、感谢劳动者的道德行为。
上述案例表明,活动设计要提升其专业品质,不能“仅仅只注重直接的、具体的体验本身,它更重视内在反思与抽象思维训练”[6]。因为有了思维介入的活动,给予学生的快乐才不局限于感官性快乐,而是领悟到生活意义和智慧的一种高级快乐。按照哲学家米尔的观点,通过思维活动所刺激出的高级快乐比身体活动所产生的低级快乐更加丰富和令人愉悦。[7]
5.注重活动设计的辩证性
审视小学德育课程实验版教材,有不少活动的立意、内容的取舍,没有用哲学思想进行提炼和处理,致使活动的呈现和展开变得简单、肤浅、平面化,缺乏辩证性和立体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修订注意以唯物辩证法思想作指导,与时俱进,大力提升活动设计的专业品质。
例如,此次修订将“我们生活的地方”,改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着重从“变”字上立意,充分展示家乡(兼顾城市和农村)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风貌。教材基于儿童的视角,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借助儿童敏于发现的眼光,呈现了城市中的地铁开通了,无数的楼群长高了,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农村新修了通往家门口的公路,村里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我能乘坐校车上学了”等等,与此相匹配,教材设计了情感抒发活动,其引发语是:“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请用照片、绘画或文字把你对家乡的爱记录下来吧!”另一方面,教材又呈现了“雾霾天气增多了,嗓子很难受”;小河沟里再也看不到小鱼游了,我很想念它们”等呈现环境污染。教材设计了对话交流活动:“你身边有类似的现象吗?把你的感受、期望和建议,跟同学们说说。”
表面上看,这一设计似乎与本课的主题意义相悖,实则是用辩证法思想作指导,拓展和丰富了主题意义,从新的层面凸显了儿童对家乡的爱。因为赞美家乡是一种爱,儿童对家乡问题的关注和牵挂以及期待家乡变得更美的心愿,亦是一种爱。两种爱所表达的都是爱家乡的积极情感。不仅如此,新增的活动设计,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使活动的展开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
6.注重活动设计的适切性
所谓“适切”,是指活动内容的运筹,活动形式的设计,要与儿童所处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区”相契合。道德教育是一个渐进深化、螺旋提升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有序的强化教育,才能帮助儿童逐渐培养起持久、稳定的道德行为,产生植根于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按照德育学的这一原理,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活动设计要处理好活动内容层次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所谓活动内容的层次性,是指活动设计要体现不同学段儿童的不同要求;所谓活动内容连续性,是指科学建构1~6年级主题活动单元群,充分考虑12册教材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迸进,考虑各学期所设活动的重点及其彼此间的相互呼应、相互强化,从而帮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7.注重活动设计的诗意性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们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他们喜欢面对无生命的事物与之交谈,仿佛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有学者认为:儿童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实际上就构成了丰盈孩子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想象和诗意能拓展孩子的成长空间,是激活他们好奇、前行的引擎。依据这些思想,活动设计理应注重诗意蕴含。
例如,一年级下册《我和春天一起玩》一课,设计了“制作——放流”活动,让每个孩子用五彩纸折一条船,把自己最喜欢的讴歌春天的古诗、童谣、儿歌或自己创作的小诗写在小卡片上,装入船中,然后将“诗船”放在春水里飘荡,让它带着孩子的诗意、想象和美丽的梦飘呀,飘呀,飘向远方。这一活动设计契合儿童的天性,充盈着浓浓的诗意。
8. 注重活动设计的审美性
随着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8],实属必然之趋势。追求德育教学的审美化,需要从德育教材做起。有学者指出:“唯有心向往之,才能培育真实的道德人格。因此,追求教材内容呈现的审美风格就成为德育教材成败的重中之重。”[9]因此,活动设计应有审美性追求,尽可能把美的元素渗透到活动之中。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有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秋天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为了以美辅德,二年级上册创编了《为收获歌唱》单元,设计了“发现和品尝秋天中的‘美”的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儿童发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人的心灵美以及学生自我与伙伴们制作的作品美。诸如各种果实的色美、形美、味美,中秋的月色美,枫叶的灿烂美,中秋家人团聚的和谐美、亲情美,重阳节敬老的道德行为美,孩子孝敬老人的心灵美,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后喜笑颜开的形象美以及儿童自己用各种果实的果壳、果仁、果肉、果皮创意制作的蝴蝶、小鸟、熊猫等作品所表现出的创造美等。对这些美的元素的发现和品尝,无疑有助于用美浸润儿童的心灵,从而达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材比喻为“起跳板”。他说:“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应当随时准备弹离的踏板而已。”“他”,不仅仅指教师,也包含学生。此次修订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注重优化活动设计的品质,就是让儿童借助教材这一“起跳板”,弹跳得更高,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光全,杨争林.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8,89.
[2][3][4]钟晓琳,朱小蔓.再论德育中的“知识”与“生活”——基于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5][9]檀传宝.德育教材编写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6]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J].课程·教材·教法,2012(6).
[7]罗伯特·费舍尔.教会儿童学会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8]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作者单位:宜都市教学研究室
湖北宜昌 443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